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动态2 > 正文
评论:无线局域网的市场推动力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1月29日 19:33 新浪科技

  近来业界的目光都从3G、蓝牙转向了另一项无线技术--无线局域网,很多人甚至以为这是一项新兴技术,其实无线局域网技术产生至今已历十年,为什么在经过了如此漫长的等待后,才在几乎是不受关注的情况下悄然进入了市场应用,继而又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条道路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3G、蓝牙相比,是更曲折,还是更现实?我们现在还无从判断。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点规律,十年的等待,等来的究竟是什么?从技术本身来说,经历了技术革新、市场磨合、标准统一、成本降低等等艰苦的工
作,从市场来说,等来了时运的变迁,等来了一个移动信息时代。

  用户基础群持续高速增长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在过去的几年内一直呈现指数型增长的发展态势,成为用户群扩大最快的市场之一(见下图)。两种通信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培养起用户的消费习惯,并进一步产生消费依赖,为今后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经济基础。

  全球移动及互联网市场趋势图

  从高速增长的趋势中,我们发现 ,互联网已经逐步成为了现在乃至今后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其发展趋势,必然要突破目前有线的、局限于办公室家庭等有限区域,向更为广阔的移动空间扩展。未来十年内,人们将逐步进入一个移动信息社会,商务需求总是超前于大众需求。目前商务人士在机场、酒店、会议中心等热点区域的数据通信需求已日益迫切,互联网向现在的这些热点区域乃至今后的更为广阔的移动区域扩展,成为大势所趋。

  技术发展迅猛

  GPRS、3G、无线局域网、LMDS等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猛,为互联网的向外扩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都在积极地进行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终端厂商也积极参与移动互联网市场,不断改进终端的用户界面,疏通移动互联网消费的瓶颈。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两大领域,作为两大热点技术结合的产物,无线局域网技术集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于一身,具有无线通信、用户移动性和终端便携性三大特点,极大地满足了信息时代下人们对信息产品和信息传播方式的需求。

  无线局域网作为无线IP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可以在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不便利以及移动通信的情况下,组建计算机网络,并且可以实现网络内终端的移动接入,因此具有有线网络不可取代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近几年,随着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正式颁布实施,无线局域网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成型,IEEE802.11b标准产品的传输速度达到11Mbps,突破了一直限制无线局域网发展的低传输速度瓶颈,达到现有普通有线局域网10Mbps的传输速度,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 IEEE802.11g、IEEE802.11a等标准的相继出台,使传输带宽得到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22Mbps、54Mbps。这些因素都有力地推动了无线局域网市场的快速发展。

  市场价值

  根据UK ARC Group预测,无线Internet服务的用户到2004年将达到7.5亿,占总的Internet用户的70%以上。无线局域网用户数量将从1999年的250万增长到超过2000万人口。而随着IEEE802.11标准的制订与补充、HiperLAN2标准的提出,这个市场将面临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大的商机。

  据权威调研机构IDC、Frost &Sullivan预计,全球无线局域网市场将在2001年至2005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无线局域网市场的网卡、接入点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总销售额也将在2001年达到16亿美元,在2005年达到46亿美元。

  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尽管起步较晚,但在今后几年内,国内市场的增长率将超过国际市场,增长速度也将超过100%。这种增长趋势尤其体现在港口、油田等垂直行业市场领域,这些行业正处于信息化建设改造阶段,在网络建设、局域网互联等方面将投入巨资。国家"十五计划"中特别强调了这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据估计,这一市场的价值将从2000年的1亿人民币增加到2001年的5亿人民币,并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保持超过100%的增长速度。

  从1997年开始,国内市场几乎完全由国外电信设备供应商所垄断,主要的设备提供商包括朗讯、BreezeCom、CISCO等,而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家仅西安捷通通信一家,其余均为贴牌生产。2000年,Lucent占市场分额的37%,以色列的BreezeCom公司占23%,其余的几个厂家共占市场的40%。目前整个市场仍然属于初期阶段,除了Lucent之外,其他生产厂商在市场竞争上处于均势,市场份额的变化将随着各个厂商的战略变化产生较大的波动。预计在今后的几年内,由于国内厂家在价格、技术支持、渠道方面的优势,其市场份额将大幅提高至20%,其中捷通通信由于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强大的针对市场需求的后续开发能力,将在其中占有5%的份额。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浪商城推荐
  嘉合铭数码相机专题
  • CAXIO QV4000
  • 富士6900套装版
  • SONY PC110E
  • NIKON 995
  • OLYMPUS C-40Z
  • OLYMPUS C-3020Z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