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网络文明工程绿色活动即网络文明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地点)隆重召开。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徐文伯同志,全国学联执行主席韩峰,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登峰教授,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马伯寅等出席了会议并发言。参加这次大会的还有网络文明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代表。
在这次成立大会上,徐文伯同志首先作了发言,他说,互联网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结合点,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最近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他还指出,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立、堵、建、疏、管”等各个方面着手;净化互联网空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作为最重要的网民群体——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和网络行为。因此,积极推进大学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知识水平和文明上网意识,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对于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促进信息网络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他表达了希望大学生能够积极响应江总书记关于互联网建设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网络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做出积极贡献的愿望。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登峰教授表示,网络已经对学校的教学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师已不单是信息知识的传授者,在网络时代,他们更是学生有效获取信息知识的引导者,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各种资源的主要工具之一。全校师生应该充分的认识网络的特点,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直面它带来的危害,主动出击,使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所用,北京大学网络文明协会无疑将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它是北京大学“文明修身”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学生自发的、分散的网络文明行为凝聚成自觉的、有组织的共建网络文明的行动,将更有效地在北大的校园内培育起文明上网的氛围。
“北京大学网络文明协会”是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自10月初准备成立以来,得到了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北京大学党委、团委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学生的热烈响应,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共有200多人加入协会,在其他高校学生中间也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据协会会长的介绍,该学会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开展“网络文明文化节”等多种相关活动,把网络文明的事业进行到底。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