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仁
8月22日,全球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副总裁菲利普·斯万(PhillipSwan)悄悄抵达北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短暂工作访问。23日,菲利普·斯万与联想进行高层会晤。25日,《北京晚报》报道:“菲利普此次访问中国的主要行程是与联想高层会晤,双方就已经秘密合作了3年的有关蓝色家电的技术问题作了进一步交流。至此,业内外有关‘联想要在家电方面有重大举动’的猜测也告水落石出。”据说联想集团动用百余名工程师、历时3年研制的新秘密武器,是要染指家电市场的“蓝色家电”。
蓝色家电的定义
蓝色家电是家电的一种。家电分为三类:白色家电(如洗衣机、微波炉)、黑色家电(主要是电视机、冰箱)和蓝色家电。蓝色家电是将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集成于传统家电,藉此建立起家庭网络化环境的新一代电器。从广义上讲,蓝色家电包括机顶盒、Web游戏机、WebTV、WebPhone以及掌上电脑、手持PC、可穿戴PC等所有能通过网络系统交换信息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从这个描述来说,蓝色家电就是前两年热起来的信息家电。信息家电是从IT这个角度来定义的,蓝色家电是从家电系列来定义的,本质上是一回事。
从专家的描述来看,蓝色家电具有三个特点:一为家用电器,适合普通家庭使用,功能和操作都比传统电脑少且简单;二为信息设备,以网络应用为功能核心,以嵌入式系统为技术核心,能接入公共信息网络,主动获取交互信息;三为配置简单,组成部分比传统电脑少,没有硬盘等永久存储设备,设备价格比较低廉。从功能上来说,蓝色家电、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区别是:白色家电用于家务劳动,黑色家电主要用于娱乐,而蓝色家电是网络上的家电,人们通过它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交流信息,并实现对电器的随意控制。
联想之所以动用百余名工程师、历时3年研制蓝色家电,根本是由于产业发展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后PC时代”的必然选择
联想是从PC制造发家的,PC走过了20个年头,目前正处在转型时期。
从内部看,在“摩尔定律”和“贝尔定律”作用下,PC获得飞速的发展。前者断定微处理器的速度会每18个月翻一倍,后者认为如果保持计算能力不变,微处理器的价格和体积每18个月减小一半。PC发展的神速,使其功能的开发大大超过了一般用户的可利用度。据调查,一般用户只利用了电脑所有功能的30%不到。这就意味着,PC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放缓的过程。如今全球PC销售量的下滑其中一个原因就缘于此。
从外部看,正式诞生于1990年的互联网(WorldWideWeb)比PC的膨胀速度更快。电话在达到5000万用户前持续了75年,收音机用了35年,电视用了13年,移动电话用了12年,而互联网的诞生和广泛发展只用了4年的时间。“吉尔德定律”认为,未来25年里,主干网的宽带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麦特卡尔夫定律”断定,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N个联结能够创造N平方的效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PC还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独立发展的风采,就迅速被互联网淹没其中,从一个似乎无所不能的“聪明机器”成为了一个茫茫网络的一个纽结,PC在社会生活中迅速边缘化。
正是基于这一点,PC的转型已经成为IT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999年3月8日,比尔·盖茨在深圳宣布了一个以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维纳斯”命名的计划,试图用装上机顶盒的信息家电把PC扫地出门;接着,中科院北京软件工程研制中心针对微软的“维纳斯”推出了一个“女娲”计划,用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女神挑战希腊女神;2001年4月份,英特尔制造出一个“延伸的PC”概念,英特尔为厂商指出的出路是向PC周边设备延伸,让PC成为家庭的指挥中心。TCL已经为自己打造一个Hic(家庭数码信息中心)概念。联想亦在同期推出“.home策略”,第一步是以电脑为核心,向打印机、外围存储产品等其他电脑应用层面的产品延伸,第二步会向“网络互动”、“家庭自动化”产品延伸“蓝色家电”就是联想发展的第二步计划。
“蓝色家电”产业的诱惑
2001年4月13日长虹将其麾下的17款彩电全面下调40%~50%,随后TCL、乐华、高路华等品牌迅速跟进,降价促销潮又迅速波及到空调、冰箱、小家电等多个行业。家电市场饱和,企业盈利空间减少,为占地盘,为活下去,不得不走近乎自杀式的以损失质量为代价的路,僧多粥少的家电行业连年实行降价恶战。技术创新的成果因恶性的价格战而无法显示其应有的价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占领市场的动力也就由此减弱。另谋出路,开辟新的战场,几乎成了家电大企业共同的方向。
一方面,与家电企业相关的是IT行业,进入IT领域就成了家电企业求生的最近路;另一方面,互联网使PC由独立的工具成为互联网的一个纽结,使各种原先各自独立不相关联的家用电器,产生关联,构成互联网的一部分成为可能,“信息家电”的概念由此产生,家电成为终端,PC作为家庭服务器。这也就意味着家电企业因互联网走上与IT的自然关联,进军IT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于是裕兴率先攻战机顶盒,海信磨蹭着进来实施了“一体两翼”,TCL来势汹汹提出“天、地、人、家”的发展战略、力推“兼容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产品HiD,海尔由软到硬倡导“e家庭”、率先提出“蓝色家电”,澳柯玛也忙不迭地进入IT领域安营扎寨……家电转型,一个新的行业诞生。
如果说家电行业基于家电的价格大战下不得不转移,互联网发展又给这种转移提供了实现的条件,标志着家电向IT领域在规模进军,提升IT领域混战的烈度,那么,PC行业进入“后PC时代”,英特尔提出“延伸PC”观念,生产PC的厂商转身向家电行来靠去,就意味着加速了一个新兴的行业蓝色家电的诞生和发展。家电厂商和生产PC厂商逐鹿“蓝色家电”领域,一试高低。
联想是中国PC制造业的龙头老大,在全球PC市场销售疲软下,今年第一季度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联想对世界PC发展的走向是了然于心的,看到了PC的转型势在必然,信息家电是未来的方向。作为PC的老大,他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众多家电企业进军这个领域去拓荒,而自己坐视不理。所以,三年前就开始了进军家电行业的打算。当然进军家电市场并不意味着联想意在到传统家电市场里分一杯羹,而是要利用自己在IT方面的优势,打造一个基于家电技术和IT技术整合基础上适合网络发展需要的新产品。而这个产品据传将很快在9月份掀起盖头来。
这次全球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副总裁菲利普·斯万来京与联想秘谈,就在于双方有着共同的诉求点。
从联想这方面看,进军家电行业,联想的行为早已露出端倪。在TCL提出Hic概念时,他没有去附合,而是推了自己的“.home策略”并制定的发展的步骤。联想要在已经进入信息家电的企业中争当老大,目前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借助于外力是必然之举。联想是搞硬件的,联合的对象当然是要寻找在软件上有力量的伙伴,而微软无疑是联想的最想联盟的伙伴。
从联想这个角度来看,开发适合信息家电软件早已战略制定。1999为中国提出“维纳斯”计划,2000年大力在全世界推行其“PC-Plus”战略,这种适应“后PC时代”的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实现互联网的时时处处、基于任何设备的连接,用户借助PC、手掌机、移动电话、甚至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实现相互通信和时时接入互联网。微软的新战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使每种家电、手持设备、办公设备等具备计算机功能;给这些设备提供软件支持,使之具备数据通讯功能;大力投资开发无线高速互联网接入技术,让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微软幻想未来家庭战略的所有电器设备具备“大脑”,能彼此交换数据信息,如洗衣机可与家用电脑交换即时信息、电冰箱在牛奶快用完时发电子邮件订购牛奶等。微软要在中国推行自己的新战略,当然也要寻找硬件方面的合作伙伴,由于联想是做IT产业,与微软有着天然的共同语言,而且联想是中国IT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举足轻重,进军家电市场的步伐已经迈开,与其合作也是比较理想。
正于基于双方对PC发展趋势的研判和双方相互借重的心理,使他们走到一起。全球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副总裁菲利普·斯万的中国之行,为这种合作敲响了开场锣。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新浪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网合作媒体,其中细节未经新浪网证实,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