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厂商动态 > 正文

东芝押赌新技术重振雄风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1日 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邱伟北京报道

  1.狂赌芯片

  《21世纪》:东芝会长西室泰三曾经说过,“在日本所有的芯片企业中,也许我们是惟一一家可以作出声明,无意剥离芯片业务的公司”,这话究竟什么意思?芯片业务在东芝
的地位核心到什么程度?

  平田信正(以下简称平田):无论过去还是将来,芯片都是东芝的支柱产业。

  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东芝芯片业务一直以DRAM为中心,但后来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势力越来越强,我们就从这个领域撤退,转向其他领域。目前,东芝从分离器件、集成芯片、NAND闪存三个方面打造芯片产业链。

  根据计划,从2003年起4年内,我们将投资3500亿日元建立两座芯片工厂,主要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闪存;而在今年5月份,我们将推出世界上最小的芯片,线宽只有90纳米,远远领先于英特尔和三星;同时,我们还把注意力集中在融合计算机和通讯等各种功能的SOC(SystemonChip)领域上,包括SOC软件的研发。

  在这些领域,我们要建立自己很大的优势,不会被其他厂家轻而易举地追过去。

  《21世纪》:这种技术上的领先对东芝意味着成功?还是东芝认为用最新的技术就能挽救目前萧条的危局?

  平田:这个问题很尖刻,但也非常有价值。一个企业是不是应该集中所有的力量,不间断地进行尖端技术的开发?

  东芝以拥有世界顶级的研发中心而闻名,在我们的研发中心活跃着2000多名博士,如果把所有的研发课题都让他们去做,相信我们会做出世界上水准最高、技术最先进,当然,也是成本最高的东西来。

  但我们不是这样,你知道冈村社长提出了一个“01行动计划”,但你不知道,为了配合“01行动计划”,冈村社长又发出了一个缩写为“TM1”的一个倡议。

  “TM1”,即“TurntoMarketNO.1”,要实现“TM1”,就必须先把市场方向把握对,方向对了才进行贴合于市场的研发。一旦东芝认准了方向,就会全力以赴。

  《21世纪》:那您觉得东芝目前把握的方向何时才能带来实际收益?换句话说,毕竟东芝还没有盈利,而且过去一财年的业绩报告离预期还是很远。您预期,对芯片的“狂赌”会在何时给东芝带来光明?

  平田:因为我们一开始的投资就是在科学的预期下进行的,我想带来具体收益是肯定的。如果非要说具体期限的话,我觉得在2004年中期就能看出好的苗头来。

  因为有预测认为在2004到2005年,各类数码产品和移动通信产品的需求量会扩大,对芯片的需求随之会有非常大的增幅。这正是我们当初的投资预期。

  《21世纪》:东芝曾经是世界第二大芯片制造商,但后来听说东芝排不上老二的位置了,甚至有调查显示东芝的排名到了全球第五位,是不是这样?若是的话,您预计东芝还会不会重返第二的宝座,甚至超越英特尔成为第一呢?

  平田:10年前,包括东芝在内的一些日本企业,在DRAM芯片领域都有着辉煌的过去,但现在都下去了;而英特尔,以前生产DRAM为主的时候,经营状况一度不好,但它后来转型成了世界第一。所以,我们要想取胜的话,有必要向英特尔学习,不拘泥于某一个产品,不去争名次,而是抓住时机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战术,比如,我们可能会在SOC领域有一些建树。

  排名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看实际结果:尽管我们把DRAM业务卖掉后芯片销售去掉了一大块,但是,去年芯片的销售额仍比2001年增长了17%左右。

  《21世纪》:有评论称东芝在芯片上的动作是“绝地反攻”,并预期在不远的将来重现10年前主宰全球芯片产业的辉煌,您怎么看待?

  平田:我很赞同这种说法。目前东芝境况不好,但这更多是由经济大环境决定的,现在,我们的战略已经明确,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2.挑战三星

  《21世纪》:东芝的“迪吉莫奈”方向好像和三星电子的定位非常相似,而且,一直以来,包括东芝在内的诸多日本电子厂商受韩国厂商的制约非常大,三星是不是东芝很大的一个竞争对手?

  平田:我曾经作过东芝的亚洲总代表,和韩国的经济界人物,包括三星现任的高层们都有过接触,我觉得韩国企业家积极进取的心态非常强,事实上,韩国企业后发制人,势头非常猛,出现了像三星这样的竞争对手。

  韩国经济危机后,可以说作为一个产业集团非常完整留下来的只有三星一家,其他的都被拆分组合了,加上这几年韩国货币相对估值较低,三星成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目前,三星在资金方面有很强大的实力,同为世界领先的企业,怎么能在竞争中取胜并保持领先的位置?他们也在考虑和努力,从这点上来讲,他们的战略和我们的战略有相似之处。我们虽然是竞争对手,但也会有合作。

  《21世纪》:但给人的感觉是,东芝和三星竞争非常激烈,两者产品线基本都是重叠的,而且在营销手法上也非常相似,像在大型的体育活动上从来都能同时看到三星和东芝的身影,外人的感觉是东芝在“死命”地学习三星?

  平田:你好像说反了。实际上,三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东芝的,所以它在很多方面都和东芝很像。

  从整体竞争来看,韩国企业资金雄厚,特别是由于外汇市场的影响,有价格优势;而且,韩国企业的行动、转换比较快。东芝也有自己的强项,比如开发能力强大,在基础技术方面我们的能力很强,许多产品的创新是从日本萌发的。

  《21世纪》:但是,目前三星无论在数码还是移动通信等方面都已经奠定了领先的地位,东芝有何良方去追赶和超越?

  平田:东芝以前跟GE差得很远,但如今在某些领域GE都已经被我们超过了,作为顶级企业,超越别人和被别人超越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我们还有包括笔记本在内的很多领域领先于三星。我们会巩固优势,扩大新市场,来对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21世纪》:和富士通、索尼建立的松散联盟是否有助于东芝渡过难关并追赶三星?

  平田:和东芝的合作其实不止局限于富士通和索尼,我们和日本的很多厂商都有各种形式的合作,合作是我们的策略之一。

  《21世纪》:有专家预测,东芝公司与三星的未来竞争焦点将集中在移动电话和闪存上,您怎么看待?

  平田: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这两方面正是我们现在致力去做的。

  3.迁徙中国

  《21世纪》:您怎么看待东芝在中国的投资,东芝日本在裁员,在中国却增员?

  平田:对东芝整体来讲,中国是最重要的一个地区。

  我们从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进入中国,从1990年代起直接投资到现在,目前的独资合资公司已有34家,总投资额达10亿美元。

  《21世纪》:您刚提到对中国的投资没有间断,但据我所知,直到1999年,东芝仍对是否在中国“大规模”投资举棋不定,然而,1999年后东芝开始决定要在中国大规模投资。作出这个改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平田:对中国的投资一直在做,只不过在外界看来,是有一个速度忽然加快的过程。

  在整个1990年初,东芝对中国的投资是领先于世界其他企业的,但先期投资建立的企业基本上属于出口加工型的。如今的投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把在发达国家所做的一切都搬到了中国,比如,在杭州的生产基地将成为东芝全球最主要的笔记本生产基地,产品将出口欧美等地。这可能就是“大规模差距”的原因吧。

  中国已经成为东芝重要的发展基地,我们不仅仅在中国进行生产活动,还有销售、研发等等整个环节。

  《21世纪》:我们知道,杭州生产基地属于东芝“01行动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更多地被认为将生产基地迁徙到中国等低成本地区,以应对亏损。目前看来,中国能给东芝带来什么?

  平田:虽然有劳动力方面的考虑,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中国拥有大量的技术人员,中国员工们能力非常高。

  从整体来看,还有一个货币流通性的问题。中国的货币一是相对稳定,二是不属于特别高的那种,因此,由于人民币的特征,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无论在建设费用还是土地使用费等方面都有优势。

  而且,像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对零配件的采购、物流等方面的环境要求比较高,而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的配套很不错。

  《21世纪》:入股TCL这样的中国家电厂商又出于什么考虑?

  平田:我们同中国发展势头比较好的企业有各种形式的合作。

  TCL其实是购买东芝半导体的一个大客户,同时将会在很多领域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购买股份的意思并不是要参加分红,我们有更长久的考虑:成为TCL的股东后,我们能更长久地了解它的未来发展,双方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这对双方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非常有利。

  《21世纪》:现在看来,东芝在中国发展碰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笔记本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对现在东芝在中国开展业务还有影响吗?

  平田:当然,我们在中国地区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新的投资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困难,这是对一个企业很平常的挑战,我相信都能克服。

  关于笔记本的风波是这样的:2000年5月份这件事情发生了,它只影响到了后半年。从事实上来讲,我们的产品没有质量上的问题,我们的活动也不是违法行为,这两点事实在当时没有适时得到大家的理解,我觉得很遗憾。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时炒作此事件最凶的千龙新闻网,高层们却都在使用东芝的笔记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