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场大环境影响,2001—2002财年联想集团增长放缓,联想的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杨元庆的领导能力一度受到媒体的质疑。不过,在联想集团于近日公布了上半财年的良好业绩后,利润5·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5%的数字彻底扭转了舆论风向。负责统领全局的杨元庆与负责投资的马雪征也可以在一唱一和中从容不迫地回答记者的问题。
不做没有回报的投资
记:并购中望的时候马总谈到,联想目前有20亿港币资金用于投资和并购,如果有需要的话还会有几倍于20亿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投入。请介绍一下联想进一步的投资和收购的计划。
马雪征(以下简称马):联想目前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或者说明年,如果没有大的变化,资本性开支都是在十亿到十五亿。但是资本性开支虽然定了规模在十亿左右,但是我们很小心看到它的回报率,如果回报率不能做到集团内部的投资要求的话,我想可能这不是一个急于把钱花完的问题。
记:今年联想在技术方面投入的力度特别大,研发投入大概有八亿,大力度在技术上投入,有没有考虑投资人压力?
马:联想研发费用占到联想整个营业额大概一个点左右,我相信跟国际的IT高科技的公司相比,1%的营业额花在研发上是很小的数字了,投资人和市场上都应该高兴地看到联想去增加研发的开支。
市场决定新品策略
记:联想的NC(网络计算机)计划已经停止,除了NC以外,根据联想与神州数码两家姊妹公司未来发展,可能有很多未来的地方可能碰撞的领域,这方面我不知道联想这边是怎么样规划的。
杨:大概七年以前就有NC的概念了,但是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产业模式,这里边我们认为目前的确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边。所以这是第一点看法。是不是真正能够成功,市场反应到底怎么样,我们现在并不是非常清晰。
记:微软最近在全球公布了平板电脑的全球策略联盟,并宣布和国内外大量厂商结盟,联想作为国内最大的PC厂商,却没有具体的一些举措宣布,为什么?
杨:平板PC跟刚才提的NC是一样的。我们决定做不做,什么时机做,还是由市场来决定,我们认为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以及和微软合作关系现在都不是问题。
本报记者卢轶男
-观察
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企业IT是欧美企业特长,消费类IT是亚洲企业的优势,联想试图双剑合璧,演绎一场新IT争霸战。迄今为止,在IT领域,还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例子,即使是联想树为标杆的IBM和三星,而联想似乎决心改写这一历史。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联想能做到吗?
表面看来,尽管消费业务增长不大,但家用电脑已经成为全球第三,联想正在发动的数码热潮显示了未来膨胀的诱人前景;企业IT相对国外名家们起步较晚,目前已经成为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IT和企业IT俨然成为联想称霸的左膀右臂,中报业绩成为证明联想能力的最佳证据。
杨元庆带领的联想一直试图证明自己是技术联想而不是买办联想。但我们看到的是,联想更多的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项目的投资。面对煤体的质疑杨元庆抛出了一个包袱,联想12月将举行一个类似英特尔IDF的技术展示,希望在那时,能看到联想已经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卢轶男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