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记者 杨霞清 包冉 刘晖
第一步:PC的突破
关键字:颁奖,英特尔PC创新奖(Intel Innovative PC Award),联想开天、天麒。
时间:2002年9月16日
地点:北京新世纪饭店
事件:9月16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召开了“创意·跨越——2002联想Innovative PC新品发布暨颁奖酒会”。酒会的重头戏是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向联想颁发“2002年度英特尔PC创新奖(Intel Innovative PC Award)”。6天之前的美国圣何塞,联想开天6800和天麒9220双获2002年秋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之PC创新奖。开天6800并成为全球惟一一款荣获此奖项的商用电脑。颁奖之后,联想高级副总裁乔松和英特尔(中国)总经理杨旭共同为开天6800揭开“红盖头”,正式发布了这一款被联想人认为“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标志中国商用PC历史性突破”的新产品。
画外音:对“技术联想”的期望和拷问一直也没有停止。即使是在为开天6800颁发IDF PC创新大奖的酒会上,依旧有记者在窃窃私语:“看不出这款机器有多少技术含量,其标榜的无线网络管理、自由商务的设计理念也并非联想独创……”记者的质疑还有一个有力的论据,本次IDF的8台获奖机型,笔记本/平板电脑占据5席,台式PC只有3名,其中两个是联想的。在欧美日韩诸巨头都将注意力转向高利润、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时候,联想倚靠台式PC获奖是不是搀杂了一些“技术水分”?
“什么叫技术?联想的工程师在开发开天6800的时候,在进行VPN、IC卡认证等技术特性的设计时,找到了Windows XP最底层的一个Bug,微软的工程师为此专门开发了给联想的补丁程序,这算不算技术?”联想商用台式电脑事业部副总经理陈绍鹏反问记者,“在测试的时候,开始我们还以为是自己的哪部分没调通,但最后确认是Windows的原因,美国微软确认,过去还从没有人深入到这个层面开发PC应用,所以对这个Bug非常重视,将掌握核心代码、正在开发下一代Windows产品的工程师专门抽调出来写补丁程序。”
而对“是不是别人已经不屑于做PC”的潜台词,英特尔的杨旭和联想的乔松都持不同的观点。“全球IT产业的重心正在往亚太迁移,这是确定无疑的大趋势,”杨旭表示,“你看这次的PC创新奖,不算日本,来自亚洲的联想(中国大陆)、Acer(中国台湾)、三星(韩国)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是英特尔非常关注的趋势,我们的销售量在亚洲已经占到总量的35%,而北美出货量是33%。”杨还认为,现在向亚洲迁徙的不仅仅是制造能力,应用级和核心级的研发力量和势力重心都在向亚洲倾斜。
“一件产品,买过来贴牌再销售出去是一种能力;能够制订出技术标准,告诉别人该怎么做,则是更高一层的能力。”乔松对记者笑言,“如果联想已经具备了后一种能力,你能说联想没有技术?”
陈绍鹏绝不认为台式PC已经是落后的东西,“纵观这几十年的产业发展,从分散到集中是一个基本的发展逻辑,前一阶段互联网发展的瓶颈是后台,但当后台的集中计算能力上升到一个新平台之后呢?”陈设问,“对于最终的客户来说,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直接体验还是在桌面,开天6800的意义就是要打破桌面的瓶颈。”
从正式立项开始,开天6800的研发设计时间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联想研究院、商用事业部的技术人员和前端的客户经理捆绑成一个团队,总数有四十多人。在颁奖酒会的现场,记者见到了这些研发人员。公关能力明显有些“欠缺”的他们一提起产品,或者看到记者站在演示电脑的跟前,则非常兴奋和主动。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相当年轻和不错的团队。“仅考察商用台式这一块的研发投入,不包括工薪开支,今年比去年增长20%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陈绍鹏说,“现在的量级是在几千万。”
原来联想有市场,现在研发增进了陈绍鹏和他的同事们对技术的理解,“什么是技术,一方面看专利,另一方面看业界是不是认可我们,客户是不是认购我们(的产品)。”
显然,此次在IDF上的获奖被陈归为“业界认可”的重要论据。而在记者仔细查阅IDF PC创新奖的说明时发现,Intel的颁奖原则有两条(大意):其一是获奖产品要有更高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其二是产品必须要创造出更高的效益。
“在开天6800还没有发布之前,我们已经接待了好几拨‘慕名而来’的客户,数笔几千台的单子正在洽谈中”,陈绍鹏如是结束与记者的访谈,不知道此时他是否想起两年前联想天禧电脑站在IDF领奖台上的情形,作为联想销售额和利润的主要支柱,商用部门也从“幕后走到台前”,这在联想的国际化进程中,是一步不小的跨越。
第二步:液晶电脑极速风暴
关键字:液晶电脑,7999,P4 2.0G,超A级液晶显示器
时间:2002年9月19日
地点:中国消费市场
事件:9月19日,联想消费推出7999元的极速液晶电脑。在家用市场相对“疲软”的9月,用主流配置,低廉价格,攻打市场。市场对此反应不一,渠道商积极提货者有之,对手冷眼旁观者有之,谋划跟风者亦有之。
画外音:从9400降到7999,并配备超A级液晶显示器、P4 2.0GHz处理器,在相对疲软的9月,联想此举是否迫于今年的市场压力?
联想消费市场部总经理高文平否认了这种说法,“如果市场不好,就去降价促销,会走向负循环。利润也无法保证。”他认为联想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低的价位,是来自于国际市场液晶显示器的降价。
联想高级副总裁、消费IT的领军人物刘军曾在今年6月考察韩国,当时已经发现韩系和台系面板厂第五代生产线相继进入量产阶段,而LG-Philips第五代LCD基板生产线继今年5月底试生产之后,已经能够进行规模生产,韩国三星、台湾省友达光电也相继建成或上马第五代LCD基板生产线。面板,这个集中了LCD 80%成本的部件被撕开了一条降价的裂缝。
事实与刘军的判断相符:随着韩系和台系面板厂第五代生产线相继进入量产阶段,液晶面板的生产良品率及生产的成本大幅下降,9月份中国市场的液晶显示器到岸价格大幅下调。
这也是高文平解释为什么在9月这样一个“淡”季推出这款产品的理由。7、8月的暑假市场销量可以达到全年销量的1/3,自古是“得暑期得天下”,是所有的厂商必争之时。高说:“暑期市场能够推出当然是非常好的时机,但液晶电脑和整个产业链是密切结合的。7、8月的时候时机还不成熟。甚至对很多的厂商来说现在还不成熟,但联想总能领先一步,和上游厂商有着密切的合作。”
高文平所说的与上游厂商的合作是指去年的7月7日,联想集团与全球六大液晶显示巨头LG-Philips、中华映管、翰宇彩晶、冠捷电子、PHILIPS、唯冠集团等达成长期液晶技术开发合作协议:各液晶巨头承诺给予中国大陆市场和联想集团最优的产品支持(全球最优的价格、超A级最优质量液晶管、缺货时的最优先级供货)。徐刚认为正是上游厂商的支持使联想能抢先推出低价的液晶电脑。
人们对去年5月21日联想推出的万元液晶电脑并引起的“液晶、P4大战”记忆犹新。尽管业界有着不同的声音,但联想把那一战列为联想市场征战的经典案例。经过去年的市场的大力推广之后,联想电脑液晶的配备率从1%上升到50%~60%,而且随后方正、长城、TCL等厂商也纷纷推出了液晶电脑。去年业界对液晶电脑有微词,一方面是有些供应商的有些面板以次充好,造成对市场的伤害。另一方面价格还是太贵。“不管怎么样,加深了人们对液晶的认知。”高文平说。
高认为液晶电脑具备了环保、健康和时尚等多重优势,是电脑发展的趋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液晶显示器在PC的占有率已经达到60%~70%,日本国内的台式液晶显示器占有率已在70%以上。为什么中国做不到?是相对购买力的问题。只要价格能降下来,就能达到目标。”
极速液晶机器定位于三级城市以上的工薪阶层,二次或三次购买者人群。不购买液晶的理由就是太贵,如果和CRT相差太远的话,就会舍液晶电脑而去。“当液晶显示器的价格降到现在的2/3时,就可取代CRT销量的30%,如果能降到1/2,则有望取代50%。”一位资深的厂商说。8月,显示器巨头三星公司推出2988元15英寸液晶显示器,去年同期价格为3980元。随后,明基推出2999元15英寸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价格的下调,将有效地推动液晶显示器取代CRT。
高文平承认联想推出7999元的液晶电脑,一方面出于拉动联想销售的考虑,另一方面液晶电脑是联想长期发展的路线。并表示欢迎其他厂商的跟进,共同把这块市场做大。
联想此次推出低价位液晶电脑,将会对销售额有多大的提升?其他厂商是否会跟进?中国市场上能否迎来液晶电脑普及的第二波?这是联想在9月留给市场的悬念
第三步:昭阳新跨越
关键字:六周年,联想昭阳日,市场第一,50万台,V71、S60,合作
时间:2002年9月18日
地点:北京联想大厦
事件:9月18日,“超越梦想,激情昭阳”的联想昭阳日活动在北京正式拉开序幕,旨在庆祝联想昭阳六周年,发布新品V71和S60系列。联想集团笔记本电脑事业部总经理夏表示,联想昭阳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两次跨越,将朝着第三次跨越——“从成长到成熟”发起冲击。联想要在“技术研究、产品规划与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与质量工程”、“供应运作、客户关系与市场营销”这三个环节上提升自己的关键能力。会上联想请到了Intel、Phoenix、仁宝、纬创等这四家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价值链和与联想的合作,并与Intel、Phoenix就技术合作举行了签约仪式。
从1999年第四季度冲到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第一之后,联想昭阳笔记本销量连续2年保持领先,总销量超过50万台。
画外音:50万台说多也不多,因为中国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本就不大。在日本市场上,笔记本电脑和台式PC的销量比例是5∶5;在美国,至少也是4∶6。在中国市场,尽管这一两年来发展势头很猛,但笔记本也不过才占整个计算机销售量的10%多一点,“我们认为,迅速发展的时机已经到了,”夏说,“发展的契机就是无线上网、真正自由的移动办公,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熟,决战就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联想集团商用市场部总经理张晖则用更清晰的数字来说明问题:“达到下一个50万台销量,我们计划最慢2年、最快1年。”
昭阳日中,除了历年来各种昭阳笔记本产品的展示,与Intel、Phoenix的技术合作签约仪式亦是一个令媒体十分关注的焦点。但从联想那里,只能听到委婉的“无可奉告”。对此夏坦言:“笔记本产业是国际分工合作最发达的一个领域,来自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伙伴一起合作。但后台的商家往往不愿意走到前台,今天能请到四家代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Intel、Phoenix是芯片及主板级的巨头,仁宝、纬创则是制造环节的领跑者,对于后二者而言,迄今只有50万台销量的联想昭阳笔记本并不是合作的理由,而在信息化、电子商务迅速升温的中国大陆市场,涌动着的需求才是真正的诱惑。问题是,联想怎么保证这种合作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
细节暂时不得而知。
第四步:深入数码影像领域
关键字:零花钱,数码影像,柯达
时间:2002年9月16日
地点: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
事件:9月16日,联想把手搭在了影像巨头柯达的肩上。两巨头宣布在数码影像领域开展合作,用联想高级副总裁刘军的话来说,“联想要赚点服务的零花钱。”
按照联想和柯达的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联想将陆续在全国大中城市的50家联想1+1专卖店内建立“联想数码影像中心”。该影像中心将结合联想的数码产品技术和柯达的影像专业技术,为用户提供数码照片冲印、数码证件快照、多媒体光盘制作和数码影印制作服务。同时,到今年年底300家联想1+1专卖店将加入柯达数码服务网络。
画外音:刘军在解释柯达联想的合作模式时说,联想和柯达合作能够优势互补。比如在数码照片冲印方面,联想1+1专卖店作为柯达数码冲印网络的一个节点,由联想1+1专卖店收取用户的数字照片传递到柯达数码冲印店,采用柯达的专业设备进行输出并发送到联想专卖店,联想专卖店最后提供给用户冲印后的照片。而在数码证件快照方面,联想提供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柯达提供软件和影像专业技术,为用户提供现场的快速证件照。
联想的目的显而易见,借助柯达在影像方面的技术快速切进数码影像领域,带动数码应用及产品的普及。刘军把这次合作看做了联想1+1从家用电脑品牌到数码产品和服务品牌转型的一步。
进入数码影像服务领域,一方面可以带动其他数码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也可以当作一个业务来做,把卖产品转换为卖服务,赚点“零花钱”。
在柯达方面,尽快普及数码冲印服务是当前的业务重点,今年,其数码冲印设备的销售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4倍。“加盟贷款”、数码服务网络和跨行业策略成为数码服务普及的关键因素。“联想1+1专卖店的加入将进一步扩大柯达数码网络的服务覆盖面,”柯达民用摄影产品部中国总经理陈耀荣说:“柯达和联想的合作有助于数码冲印技术的普及应用。柯达数码网络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的服务网点已经扩展至700个,联想1+1专卖店的加入将为数码相机和电脑用户带来更方便、价钱更大众化的数码冲印服务。”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