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3日,金山公司公布:首批毒霸已在渠道售完,现渠道订货量已突破20万套。与此同时,整个市场出现广泛的同行回应和价格跟风。而这一切,都源于金山公司的又一次价格运动。
2002年9月11日,金山软件公司在北京宣布,旗下金山毒霸事业部的两款产品《金山毒霸2003》和《金山网镖2003》以50元的超低价格进行为期50天的大型促销活动。相比市场上 普遍价格保持在200元上下的反病毒软件,金山此举着实令人咋舌。
金山:50元最合理
杀毒软件市场从来就没有平静过:9月9日,北京翠宫饭店,交大铭泰公司发布《东方卫士2003》版。9月10日,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瑞星公司也推出了他们的2003版杀毒软件。紧接着9月11日,北京海龙大厦,金山跳出来宣布《金山毒霸2003》以50元的价格在市场上推出。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
据介绍,这场名为“蓝色安全革命”的限期促销活动将从9月21日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届时,在公安部反病毒软件产品检测中获得最高分的最新反病毒软件《金山毒霸2003》和完善的个人网络防火墙《金山网镖2003》将同时以50元的促销价格面对最终消费者,这两款产品的定价分别为199元和129元。
调查显示,目前计算机用户中只有6%的人对于目前的反病毒软件价格表示可以接受,而有近40%的电脑用户表示反病毒软件的价格在50元左右时,才考虑购买正版杀毒软件。应该说,有将近90%的用户被当前的反病毒软件高企的价格挡在了门外。
金山公司介绍,通过北京的连邦软件专卖店、大恒光盘中心以及西单图书大厦等地进行实地销售试验,发现50元反病毒软件产品的销售总量增长也在10倍以上。可以断定,同电脑配件一样,基本不受盗版威胁的反病毒软件市场应该起码具备300万至500万套的市场规模,单一品牌应该具备零售100万套的能力。
可以想见,正是基于这90%的潜在消费者和上百万套的市场容量,金山率先发起价格攻势,其真正意图无非是迅速占领杀毒市场,特别是在新用户群体中营造品牌优势,蚕食瑞星、江民等其他软件厂商的市场。
市场:再起波澜
金山的50元低价软件刚刚亮相,已经有消息传出,作为三分天下杀毒软件中的另外两家,瑞星和江民达成联盟,态度强硬,坚决不降价。
瑞星明确表示,不会跟着金山打价格战,瑞星将依然维持自己的价格体系,出货90元,零售198元。在瑞星看来,金山的降价不会对瑞星的市场销售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并且举例证明这一结论:年初金山把出货价降到38元,但在市场中并没有什么起色,反而在7月份从连邦排行榜中跌出工具软件前10名,市场占有率萎缩到5%左右。
而王江民则认为金山在搅局:“叫金山闹吧。因为他们在技术上的本事已经全部用完,只好玩这样的噱头了。”有业内人士认为,金山发动价格大战,受冲击最大就是江民公司,因为瑞星现在已在网络病毒防护、企业级市场上占有了相当的份额,而江民的KV系列主要走单机板市场。
相比之下,交大铭泰的策略更加灵活。交大铭泰主管营销的副总裁朴圣根公开对媒体表示迎战的决心:其实我们在传统杀毒软件和病毒防火墙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为了方便不同需求的用户,我们随着《东方卫士2003》的上市还将推出高性能的《东方杀毒王》和《东方网盾》,都只卖50元。也就是说,交大铭泰打算采取分级产品的价格跟进策略应对金山的“蓝色安全革命”。
杀毒软件市场上的价格战并不稀奇,只有最坚强的厂商才能经受价格洗礼。价格战往往意味着重新洗牌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软件:价格是瓶颈
有资料显示,连续几年大幅度的PC市场增长,已经使中国PC使用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即使在今年,一个PC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的时期,PC市场也有1000万台的规模。
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网民人数已经接近5000万,相比之下,中国反病毒软件市场尽管受盗版冲击远不如办公、实用工具市场那样严重,但用户需求量却只有100万套,并没有成长为一个更有规模的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件憾事。究其原因,价格的因素至关重要。
从早期的K ill,到现在的金山毒霸、瑞星等产品,价格一直保持在200元左右。这使得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购买和装配杀毒软件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金山公司副总裁王峰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的产品价格受渠道终端店面升级模式的影响严重,从产品销售到后期服务,中间商承担了过多的工作。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现在的绝大多数用户已经使用了在线升级的方式,加上宽带的普及,用户群体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会从网上订购各种工具软件,包括杀毒软件在内的服务。这大大降低了渠道中的服务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而交大铭泰的朴圣根甚至公开表示,单纯的杀毒软件本来就只值50元!
也就是说,杀毒软件不仅仅是早已具备降价的可能性并且到了非降不可的时候了,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国内的杀毒软件厂商,包括瑞星、铭泰、江民以及金山自己,都是历经10年,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的,现在终于有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积累。如果这种价格战继续,中国各软件厂商忙于内讧,本来就已经活得够艰辛的中国软件产业将无力发展自己独有的技术,更何况国外杀毒软件厂商正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
不管怎样,由金山发起的价格战火已经点燃,价格战对国内杀毒软件市场而言是喜是忧,杀毒软件市场又将演绎何等大戏,我们不得而知。(本报记者肖可)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