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联想杀入数码相机市场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在国内数码相机领域,一直是索尼、佳能、奥林巴斯、尼康、柯达、富士等国外品牌的天下,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90%。相对它们而言,国产品牌仅仅是一个新生儿。一些业界分析家认为,联想的及时介入,会给正处于关键转折期的中国数码相机市场注入一针催化剂,并一举打破现有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
这样的情形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长虹、康佳等国产家电厂商的成功反击,联想等国产电脑厂商的崛起。不知道,在即将蓬勃发展的数码相机领域,国产厂商能否重演当年“本土品牌翻身战”的辉煌一幕?
8月8日,国内PC巨头联想对外界宣布,开始全力进军数码相机领域。联想数字家庭事业部总经理贾朝晖放出豪言,仅2002年一年就要销售12万部联想数码相机,从而一举抢占20%的市场份额,而用3到5年时间,将市场份额再提升到30%以上!
尽管联想在国内PC市场是响当当的龙头老大,但是在数码相机市场,联想同样是一个新人。作为一个新人,联想凭什么敢抛出如此“大话”?联想又到底能有多少胜算呢?
-市场即将井喷
切入时机绝佳
近几年来,国内数码相机市场几乎都是以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有关数字显示,国内数码相机市场1997年时仅仅不足两万台,而到2001年,这个数字迅速增长为18.5万台。据CCID预测,2002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容量为29.2万部,2000至200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6.28%。即使是这样一个较高的速度,业界许多专家还认为可能趋于保守,认为2002年应当达到50到70万部。刚刚进军数码相机市场不久的联想认为,未来几年国内数码相机市场将出现井喷式的高速发展,最迟到2004年,中国数码相机的市场销量将突破100万部!
不仅如此,在需求急剧增长之后,各大品牌显然看到了中国数码相机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机,因此纷纷加大投入,推出了花样繁多、功能各异的新产品。而在各种新产品轮番上阵的同时,往日价格高高在上的数码相机的价格也是一路下滑,尽管还没有整体跌落到普通消费者可以随意消费的程度,但这已经大大刺激了人们对数码相机的需求。
很显然,在度过了几年艰难的市场孕育期后,数码相机市场正呈现一种蓄势待发之势,一个广阔的天地已经触手可及。
“联想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进军数码相机市场,是因为已经看到该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与现有电脑业务具有协同效应。”贾朝晖表示:“正因为如此,现在是最佳的切入时机!”
联想的想法是有根据的。据联想自己统计的数字显示,2002年的4到6月份,3个月的时间里,联想销售3个型号的数码相机一共达1.95万部,这个数字估计占同时期市场销量的10%。联想开门第一炮就打得很响,难怪即使作为“新人”,联想也有日后问鼎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的野心。
其实,给联想带来信心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理由。去年10月,国家计委就在公告中指出:发展数码相机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计划力争到“十五”末,使我国数码相机整机年产量达到500万台,国内品牌占有率提高到50%。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国内PC市场领头羊的联想显然有理由、更有义务在这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战役中冲到最前列。
-打破两大瓶颈
跨越用的起阶段
虽然近年来,数码相机在国内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我们甚至已经可以看到胜利的曙光。不过,国内数码相机仅仅0.7%的保有量还远远低于27%的国际平均水平。那么,在市场需求巨大和数码技术快速发展双重动力的推波助澜中,到底还有什么在阻碍着数码相机在中国的普及?
在联想的数码相机策略暨新品发布会上,人们似乎有些意外地发现,联想推出的数码相机并不是具有三四百万像素的中高档产品。相反,联想推出的是130万像素带LCD的联想SO.SHOW303数码相机,而且价格只有999元!这又是为什么?
负责联想数码相机业务的贾朝晖一语道破天机:“联想做数码相机的策略就是要让广大消费者‘用的起,用的好,用的全’,立志为国人打造数码相机适用精品。简单一句话,联想就是要一把将数码相机令人望而生畏的价格拉下马,让高高在上的数码相机走下神坛,走向消费者。”
再回到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在阻碍着数码相机在中国的普及?联想认为,其实,在国内数码相机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大瓶颈,那就是应用和价格问题。
从消费者的反映看,首先是应用的烦恼。一方面,通观全新的数码摄影全过程,无论是摄影技术、成像技术,还是共享方式等等都与传统摄影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由于众多传统相机厂商对自身传统业务的顾忌,在对消费者数码影像应用的教育过程中,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导致大部分消费者对数码相机核心应用价值认知不足。
此外,价格瓶颈也是直接制约产品普及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大部分主流数码相机居高不下的价位,还大大超出了潜在消费者的购买预期与能力。
贾朝晖表示,联想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全面推出联想1+1数码相机业务,并以极具震撼力的“999”元价格推出数码相机精品,正是基于对国内数码相机市场存在的“应用”和“价格”两大瓶颈的认知的结果。
他说:“我们将以数码相机普及者的身份进入市场, 通过‘用的起,用的好,用的全’的三个策略发展阶段,不仅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让国人用的起;还将积极围绕中国用户的使用特点进行设计开发,让不同的消费者都能用的好;最后,在保证高性价比的前提下,让用户充分体验摄影、存储、传送、编辑、分享的数码摄影全过程。”
-五大发展策略
打造国产神话
一些业界分析家认为,联想此次介入数码相机市场是联想集团继今年5月18日正式宣布消费IT向数码战略转型后,作出的具体业务发展的重大举措。联想此举无疑是希望通过打破数码相机普及过程中应用和价格这两大瓶颈,迅速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给正处于关键转折期的中国数码相机市场注入了一针催化剂,加速了中国数码相机市场成熟化进程,并一举打破现有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引发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的大地震。
当然,联想要想成功,关键还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如何真正让广大消费者用的起数码相机。只有用的起,把数码相机普及了,未来的发展才会有深厚的基础。
贾朝晖分析指出,现阶段,只有打破现有市场格局,才能迅速跨越用的起的阶段,进入用的好、用的全的更高阶段。而为了顺利跨越让消费者“用的起”的阶段,联想首先制定了五大发展策略——通过3T运作,打造国人适用精品;夯实全程客户参与的研发体系;巩固业界战略联盟;深化体验营销与阳光服务;加强技术研究的投入,从策略上明确发展目标。
其实,仔细分析,联想的这五大战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快速推出产品冲击市场,二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含量,三是完善渠道和服务。
从联想目前在数码相机市场中扮演的角色看,在第一时间点保证产品上市,抢占先机是走好第一步的关键,而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提升自己,则是考虑长远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至于渠道和服务,这应当是联想目前最大的优势所在。据了解,“数码风景线”正在全国近600家联想1+1店面全面铺开。而基于产品的“阳光服务”,则以业界领先的高科技、信息化手段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全心、全技术的服务保障。
“有了这五条,联想完全有信心在数码相机领域再一次打造国产神话。”
-面临多方围剿
困难挑战不少
让本土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并最终占据半壁江山,这不仅是联想等国产品牌的目标,同样也是政府对未来国内数码相机市场发展的希望。但是,雄心也好,希望也罢,在国产品牌突围的道路上,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品牌问题。众所周知,尽管目前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相比全球市场近2000万部的销量而言,还十分弱小,但是巨大的潜力却早已吸引了几乎所有全球知名的数码相机品牌一起涌入中国市场。这里面有来自传统照相机领域的佳能、尼康、奥林巴斯等,也有来自传统冲洗服务领域的柯达、富士等,还有来自消费和IT制造领域的索尼、三星等。相比这些已经在数码相机领域大有斩获的国际巨头而言,联想目前依然只能算做是一个新人。如何利用自身在PC方面的优势,迅速扩大在数码相机领域的影响力,是联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技术问题。数码相机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跟PC类似,变得非常标准化、模块化,因此即使是后来者同样也可以做出同等质量的产品。但是,由于一些关键的数码相机技术和专利仍然掌握在少数国外品牌手中,因此如果包括联想在内的国内品牌不在核心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就难免有受制于人的威胁。
再次是规模和成本问题。规模化在IT领域是竞争制胜的关键之一。前面提到的佳能、索尼等国外品牌,已经在数码相机市场打拼多年,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大的销售数字,这一方面会给消费者造成消费暗示,另一方面也具有成本上的优势。联想现在“初来乍到”,如何尽快上规模,同时有效控制成本,将直接关系到联想的竞争能力。
当然,像联想这样的本土化厂商,在对本土市场及消费者需求的充分理解上凸显了优势,加上在数码相机应用设计上下功夫,真要在一定时间后打一个漂亮的翻身战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的情形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长虹、康佳等国产家电厂商的成功反击,联想等国产电脑厂商的崛起。不知道,在即将蓬勃发展的数码相机领域,国产厂商能否重演当年“本土品牌翻身战”的辉煌一幕?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由于价格和应用的突破,数码相机将会迅速成为IT市场新的热点。而作为第一个推出以产品的应用普及为主要策略的厂商,联想这针“催化剂”,也必然会改变目前国内数码相机的市场格局。新一轮洗牌显然已经开始了!(文/陈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