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微软公司和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开业。这是自6月26日微软CEO鲍尔默抛出“长城计划”之后,微软中国策略转向的又一体现。
频频合资
微软公司在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占50%的股份,对微创的投资额是200万美元,微软的中国合资方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公司———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微创是继今年1月17日微软在北京宣布与中关村科技、四通合资成立中关村软件有限公司后,在中国成立的第二家合资软件企业。
微软以前从来不做合资公司,而现在何以在中国频频建立合资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现在兼任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的唐骏这样解释,微软以前从来不与中国本土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而这一次,微软却这样做了,主要原因是出于对中国友好的表现,微创软件这样的合资公司是通过战略合资的方式实践了微软对中国软件业的承诺与投入。在记者问到微软今后是否还会继续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时候,唐骏的回答是肯定的。
近期微软中国策略的改变有目共睹,在今年上半年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微软中国就使出了三招二式,三招是:1月11日,微软与中星微电子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5月16日,微软与TCL建立合作伙伴关系;6月12日,山东大学、济南得安公司和微软宣布三方将开展安全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合作;二式是建立两家合资公司中关村软件有限公司与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而6月26日微软公司鲍尔默进行的为期两天北京之行,还向中国奉送了62亿元人民币的大礼包。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微软正在为中国而变。微软中国总裁唐骏说,微软要适应中国,只有适应中国,微软才有可能在中国取得成功。
借力中国
中国的软件业在先后丧失了80年代软件初创期领先的第一次浪潮,90年代应用软件兴起的第二次浪潮后,显然已经开始了第三次发展浪潮,这一次,是以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为主要拉动力量的。而中国软件也很明显步入了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如果能够抓住机会,中国软件无疑将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也必将以最快的速度在5-10年内迅速赶上欧美国家和印度;如果这一次没有抓住第三次浪潮的机会,中国的软件将继续行走在漫漫长夜中,甚至可以说,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软件有可能永远落后于别人。唐骏表示,中国软件业现在还不规范,最短也要5年才能占主导地位。
没有疑问,与微软的合作对于中国软件产业吸引外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软件等相关信息产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计委方面的表态让人鼓舞。他们说:今后,国家计委将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国企业与国际著名软件企业的合作,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加快发展。
微软果然这样做了,在中国政府最需要大力发展软件业的时候、最需要资金和修路者的时候,微软来了,带着它那62亿的“修路”费用,与国家计委签下了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国家计委支持微软与中国境内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开展包括出口、投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在内的一揽子合作计划,涉及金额超过62亿元人民币,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软件领域最大的一个对外合作项目。
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黄存义表示,微软将在四个层次参与中国的软件产业:一是给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建议;二是引进微软公司的技术,比如与中软公司在Windows安全性上的合作;三是帮助培养人才,如“Architect2000计划”;四是建立合资企业,如中关村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和上海交大软件学院。
微软中国改变策略,其实是看中了中国的这个市场。唐骏说,微软总部把中国看得非常重要,看好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李梅影)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