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小伶
2月28日下午6点,李泽锴和中石化董事长李毅中终得同时同地亮相。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营系统集成,这是电讯盈科第一次在内地向媒体披露投资计划。小超人在形容自己的心情时说,“大地回暖”。
合资公司每年收入达2亿
李泽锴在人地以电讯盈科业务之名正式亮相的机会选择在加入WTO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后。这是一个精心准备的日子。向来对内地媒体心存防范的李泽锴用了一个诗意的词来形容他此次北上的好心情:“大地回暖”。
2月28日下午6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与电讯盈科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石化盈科”)在北京签约。之所以选择下班后的时间,据说是因为中石化董事长李毅中和电讯盈科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泽锴的日程很难对接。“双李”结盟经过一年多的谈判终于实现,很值得李泽锴专程飞到北京签约。他的助手透露,这是电讯盈科第一次在内地向媒体正式披露投资计划。
中石化与民讯盈科的合资公司是以系统集成为主营业务的技术公司。合资双方以现金方式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中石化与电讯盈科出资比例分别为55和45。石化盈科将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基地,首例在单就是建立“中国石化信息系统建设”(ERP),合同期为3年。
部长级的中石化董事长李毅中介绍与电讯盈科合作的前提是看中了对方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中石化是亚洲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分别在纽约、香港、伦敦和上海发行上市。中石化的ERP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流向优化、物资采购一工产品销售电子商务、IC加油卡等信息系统,全流程做完要达到十几亿。这是中石化这个超大型国企内部管理改革的第一步。
对电讯勇科来说,意义重要的不仅是拿到了一个超级大单。成立合资公司意味着电讯盈科早就在悄然操作的进军系统集成业务的计划渐渐找到了“可以公开”的方式。电讯盈科认为时机刚好成熟。
在2002年之前,电讯盈科与中国移动签约完成内部系统集成的大单。因为双方都认为不便透露而没有被外界知道。
据石化盈科的代表透露,合资公司对内完成中石化的项目,对外要承揽系统集成业务。“成为在国内外知名的信息技术方案系统集成商”。石化盈科前三年预期收入为2亿-3亿元。
电讯盈科分析内地系统集成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在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3000亿人民币。电讯盈科早在三年前就在为进入这个市场而做准备。有业界人士说,电讯盈科对内地市场的判断和觉醒,“有些方面已经超过我们自己”。
两次变脸
李泽锴有理由心情好。在他来北京的头两天,电讯盈科刚拿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即将推出的智能身份证系统的重大合约。
这份总值约1.63亿港元(约值2100万美元)的合约,将会为香港居民智能身份证系统,提供硬件、软件及相关服务。根据合约规定,以电讯盈科系统集成为首的财团,将负责向香港特区政府的入境事务处供应120万张经计算机加密处理的智能身份证。以香港700多万居民的数字统计,完成此计划将是一个非常丰厚的大单。有香港投资家评,此合同会带动电讯盈科股价的上扬。
李泽锴在北京也表示了对内地日后推行“智能身份证”有“一些兴趣”。以他的一贯低调的行事作风,在时机不成熟时,他不会轻易对外表示对大生意的热度。
电讯盈科做香港智能身份证系统,靠的不是自身的力量。在竞投合约之前,电讯盈科曾先后到世界各地物色最优秀的技术合作伙伴,将香港与国际的不同专业公司结合起来。此次合约的同盟包括美国ACI Worldwide公司及CogentSystems公司、澳洲KEYCORP公司司、香港的安联网络亚洲有限公司、英国Mondex International公司以及瑞士TrubAG。电讯盈科一位负责系统集成业务的总经理说,电讯盈科在做大单时一定会借助“外脑、外力”。内地大型系统集成商神州数码的一位业务经理说,“这咱开放的思路很值得借鉴。”如果与电讯盈科拼大单,不仅拼的是技术实力,要拼背后的财力和跨国公司的联盟力量。
已经在香港和纽约证券交易上市的电讯盈科是盈科拓展集团的旗舰公司,是亚洲最大型综合型通讯公司。在电讯盈科收购香港电信之前,其网络概念的泡沫使其在香港份一年内下跌90,一度为投资界和中小股民所诟病。>电讯盈科的脱胎换骨是在2000年8月完成并购香港电信,这是重大的转折点。业界人士说,当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概念的公司有这么好的运气能买到一个“香港电信”。
截止到2001年中报,电讯盈科上半年的综合营业额为113.12亿港币,中期盈利9.35亿港元;而在购买香港电信之前的2000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1.04亿港元,中期亏损为3500万港元。发生在电讯盈科身上的奇迹已经是正规性企业非能承受的。
为购并香港电信,李泽锴及其财务团队曾在48小时之内集到了120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这种财力上的神功是没有几人能望其项背的。
电讯盈科在2001后有“减低债务”之举。其一次性撇清15亿美元债务,颇得投资界好感。但电讯盈科巨额的债权债务仍然是这个电信巨鳄的一大隐忧。
电讯盈科的身份一直在变。由互联网概念公司--传统电信运营商--综合通讯服务公司。其在香港固话市场占90以上份额;在移动电话市场占30左右;而在电信增值车务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宽频、流动及网络接驳服务、互联网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数据中心及相关的基建业务等业务,已经占到全部营收的69;其中系统集成占10,而且是成长性最高的一块。
电讯盈科的两次转型对内地大型企业是有启发的。香港投资界说,李泽锴自已不会令奇迹发生,但他有财力找到最杰出的财务和科技精英,而且这一批人跟随他多年。
电讯盈科的第三次转型一定是发生在内地。其前身香港电信在1994年就与内地有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在李泽锴时代得到了延伸。电讯盈科在内地的投资总额一直秘而不宣,但有消息透露,已经超过了10亿人民币。>在中石化与电讯盈科的合同书刚刚合上的时候,李泽锴满意地离开了京城。不过,他的助手说,李会经常上来。
电讯盈科仅系统集成项目就能撬动内地一个庞大的产业市场。当然,还有别的。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