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2001年9月3日,全球信息产业两大巨头惠普公司和康柏公司向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一份声明,宣布将通过股票置换的方式于明年第一季度进行合并。合并后的联合公司将保留惠普的名称。惠普股东将持有新公司64%左右的股权,康柏股东将持有剩余的股权,此次合并涉及金额250亿美元。这一消息传出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无论是从合并的时机、合并的主角还是合并的数额,都足以让业界震惊。
人们心中不禁要问:要顺利完成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型并购,只靠投资银行的居中协调与双方首席执行官的的努力能行吗?从近期惠普电脑与康柏电脑合并案一波三折的发展态势来看,显然是不够的。由于全球个人电脑市场需求增长趋缓、价格竞争白热化,惠普与康柏皆面临盈利逐季下滑的压力。尤其是康柏电脑,过去一年多来虽然一直在裁员并进行企业重组,但亏损数字却依旧在扩大。同样,惠普电脑虽然还在赚钱,但盈利却只有去年的十分之一。
因此,合并案宣布后,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只有一连串的质疑,而华尔街的投资人更是用抛售所持的两家公司的股票来表达对该合并案的不满。恢复交易的第一天,两家公司合计跌掉了一百亿美元的股票市值。紧接着爆发了“9·11”事件,两家公司的股票市值又进一步萎缩了一百四十亿美元。
除了来自投资者与分析家的质疑外,惠普的8600名员工普遍反对与康柏合并,但由于员工持股合计并未超过5%,还不至于影响到合并案的进展。然而,12月12日,颇有影响惠普创办人之子沃尔特·惠勒特致信两家公司的董事会,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合并,这立即使并购案陷入了混乱。
对此,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12月19日首次发表声明,公开驳斥沃尔特的反并购观点。同时,惠普和康柏还撰写了长达50页的倡导并购的宣传材料分发给投资者,并在《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上刊登大幅广告,阐述并购计划的好处,称这一计划将促进惠普和康柏进行有益的变革和创新。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股东投票表决最早也要到明年2月底才能进行,所以双方的争论将继续进行下去,而且必将变得更加激烈。
目前看来,如果整合成功,合并后的新惠普将主要由图像打印、接入设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服务四个部门组成。新惠普将确立并维持在个人电脑、打印领域等业务上全球第一的位置。结合康柏服务器37%的市场份额,惠普再全力推进IA-64位服务器,从而在高端市场上与IBM和SUN等公司一较高低。据双方声明,合并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优化成本结构。新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线,提高管理、采购、制造及营销等方面的效率,整合客户资源,并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上采用直销等方式,预计合并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即2003财年,综合成本将节约20亿美元。到2004年中期实现全面合并之后,节约金额还会进一步提高到25亿美元。
但舆论认为,对于惠普和康柏来讲,当前使双方都裹足不前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成本问题,而是双方的优势都集中在比较成熟的产品或技术上,这些产品的市场增长慢、利润低。所以,新惠普真正的考验还在于在高增长高利润的服务领域是否具有足够的实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合并如果进展顺利,无疑有利于新公司稳住阵脚,但如果只把目标锁定在削减成本上,这次合并真有点像有人所说的“携手走进夕阳之中”。
而并购计划一旦失败,康柏的日子将更不好过,康柏有可能不得不剥离出部分业务以维持生计。究竟结果如何,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并购成功与否,摆在惠普与康柏两家公司面前的都是一条荆棘丛生的坎坷路。(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