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BP社报道】在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布的2001年度上半年联合结算中,营业额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增加了14.0%,达到2480亿730万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加了13.3%,达到160亿4000万日元,从而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增加。纯利润同比增加了17.3%,达到62亿400万日元,在该公司的中期结算中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如此佳绩的主要贡献来自医疗用内视镜业务。预计该公司本年度全年营业额将与去年度相比增加9.3%,达到5100亿日元,营业利润将增加1.4%,达到360亿日元。
不过,虽然整体业绩喜人,但是“数码相机(数码静画相机)业务却拖了后腿”(该公司执行董事、影视营业总部长、小岛佑介)。在包括数码相机在内的影视关联部门,营业额虽然比上年度同期大幅增加了14.2%,达到了988亿5500万日元,但营业亏损却为40亿4400亿日元,陷入了亏损。数码相机的营业额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6%,达到637亿3400万日元,营业亏损额却为67亿7000万日元,预计2001年度全年亏损扩大为112亿日元。
代表董事社长菊川刚表示,“在影视、医疗以及产业3个部门之间取得平衡这一点十分重要。经营的课题是尽快从依赖内视镜业务的局面中摆脱出来。为实现这一目的,数码相机部门便显得格外重要。必须提高该产品的效益”,而指挥数码相机业务的小岛则再一次表示决心,“我们不会允许出现更多的赤子。要在2002年度扭亏为盈”。
未能有效因应市场的变化
奥林巴斯之所以在数码相机领域苦苦挣扎,其原因在于数码相机市场发生了变化。
首先,数码相机的平均单价正在急剧下降。在2001年1月~9月期间,日本国内数码相机的供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急剧增加了37%,达到328万台。另一方面,同期日本国内的供货额却只增加了约15%。“其结果,在供货时平均单价下降了7000日元以上”(小岛)。
除此以外,用户的嗜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近半年,用户在选择数码相机产品时从过去看重高分辨率高性能过渡为偏爱“体积小、重量轻”的轻便型产品。而该公司投放的附加10倍变焦功能等的产品却“未能成功地被用户所接受”(小岛)。
由于受到这些市场变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拥有过剩库存,并且陷入了激烈的价格竞争的旋涡。这也是该公司出现大量赤字的最大原因。“在初期经销商告诉我们,产品肯定会畅销,你们就管多多制造吧,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亏损是在实现增长过程中必须要忍受的痛苦”,小岛的脸上藏不住看错市场的懊悔。
在最近半年我们需要继续忍受库存整理所带来的痛苦。到目前为止该公司一直以月产量40万台的规模进行生产,但在2002年1月~3月份期间该公司估计将以月产量10万台的规模进行生产。此外还将采取措施降低制造成本。2002年度成本降低目标为10%。从2001年底起,该公司将开始在中国进行生产,并打算将目前在日本国内进行的生产陆续转移过去。2002年3月,该公司计划首次在中国制造新产品。在同一时期,该公司计划推出单反式高级数码相机的标准规格。(记者:高桥史忠)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