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祥/文
【eNews专稿】在完成与AOL的合作后,联想终于实现了棋局中又一个梦想——做好了向中国门户'登顶'的一切准备。现在的联想,大格局初露端倪:中国的DELL+中国的Cisco+中国的AOL=电脑及其相关产品制造与销售一网打尽。
作为中国IT业的龙头老大,联想的产业链中似乎还缺点儿什么?果然,联想总裁杨元庆适时宣布:联想预计今年度的资本开支为12亿港元,其中4成用于新业务发展,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及销售服务等,3成用于研发。据可靠消息,联想很有可能以兼并方式来进军无线通信业务。其中手机制造将是这一高难度战略扩张的第一步。
有情人将成眷属?
从5月27日起,关于'联想神州数码竞购中科健'的消息在媒体上不胫而走。
是炒作?还是试探?或是走漏了消息?目前尚无定论。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则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暧昧'。
一方面,联想抛绣球,投石问路有预谋。
中科健以手机业务为主,第一个推出国产手机品牌,并出现了一支独秀的发展势头。2000年销量为60万台,上缴税收2.5亿;预计2001年增长到150万台,销售额达到30亿、税收5亿。就其品牌价值而言,中科健对于联想来说,无疑是一块含金量不错的'魔方'。联想要挤进手机市场,看中了中科健的技术实力,这无疑是一个富于弹性的跳板。
事实上,联想集团确有进入无线通信领域的计划,并且在正与多家企业进行接触。针对并购传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于6月4日透露,联想确实曾与中科健洽谈过合作事宜。给人以想象空间的是,联想与科健同属于中科院,两家的最大股东也都是中科院,是一个家族的两个兄弟。中科健的第一大股东是科健,持有29%股份,早有出让部分股份的意思。联想相中了中科健,并抛出绣球,按说,这是一桩肥水不流外田的美妙姻缘。
另一方面,中科健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北京青年报》主办的'中国宽带论坛'上,中科健董事长侯自强回答记者提问时,否认了联想收购中科健的传闻,他称此事纯属媒体炒作。这样的'外交辞令',后来就成了中科健一致对外的宣传口径。
5月30日,中科健董事会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中科健董事会至今未讨论过有关公司资产重组事宜,而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科健集团有限公司表示曾就公司发展多方寻求战略合作,其中曾同联想公司进行过接触,与神州数码就业务合作也进行过洽谈,但至今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未与任何公司签署过有关协议。这种合作的考虑至今不涉及深科健集团持有的中科健A股的转让问题。公司方面同时表示,将密切注意相关事宜的进展情况,并根据有关规定作及时披露。
时过两日,侯自强面对媒体的'围剿',不得不“招供”,'谈过,还在谈,我们从来没有否认深圳科健集团与联想联盟合作的可能。'而且,侯先生还'澄清'了一个事实:科健集团具体的联盟谈判对象,已经锁定杨元庆执掌的联想集团,并非猜测中的神州数码。
我们从候先生的话中分明听出了'话外之音':联想入主中科健的谈判没到火候,过早泄露机密,不利于讨价还价。也许,中科建正在暗中偷笑。
怎能不偷着乐?由于联想和候先生对媒体的炒作均未作任何苛责,中科健在股市上的表现坚挺异常:5月29日,中科健在二级市场跳空高开,放量涨停,成为当日沪深两市唯一一只涨停板股票,在近一个半小时内成交量达300多万股,成交金额列深市第4名。更有趣的是,5月30日,在中科健发布澄清公告后,股民继续追捧中科健,再次升至涨停。
不管联想入主中科健的传闻是不是捕风捉影,也不管是不是有人利用这一传闻在二级市场炒作中科健股票,但有一点是可信的,股民看中了联想与中科健的联姻。既是一桩深得大众欢欣的姻缘,为何不会成为眷属?
坐享其成是上策
联想已从一个PC制造商转变为一个向中国消费者提供各种数字产品的公司,从单纯的个人电脑供应商全面转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从而成为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长期以来,联想集团一直希望发展自己的手机业务,并已经设立了手机事业部,已经开始自有产品的研发工作。据信息产业部的官员近日透露,联想报到部里的手机试产申请,已获批准。
目前,全球通讯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由于3G手机的应用和发展尚不明朗,而2.5G的GPRS手机尚未普及,市场出现一种扑朔迷离的现象。对于老牌手机生产厂商,这是一次挑战,而对于即将进入这一领域的新的商家,无疑是一大机遇。联想适时入场,一开始就从高端手机的研发入手,而且还是定位于掌上电脑型智能手机,其战略决策无可挑剔。但是,在速度为王的IT业,与其投资搭建新的生产线,不如并购现有的强势企业,而中科健正是理想中的伴侣。如果成功入主中科建,联想的研发能力将得到增强,而且手机制造基地唾手可得,将凭借其技术、品牌、资金和销售渠道,为中科建手机锦上添花,在国产品牌中再上一个台阶。
再看中科健的现状,由于国产手机在洋品牌的围剿下正处于极端的困境,虽说增长势头明显,但长期以来现金流量一直捉襟见肘,其研发和生产受到严重制约。与1999年调整前相比,中科健去年主营业务的利润下降31.9%,公司负债率已达74.1%。而且,中科健只是一个小盘股,自今年起,极力寻求更大融资机会,却又屡屡碰壁。面对这种困境,与联想并肩作战,不能说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互利互惠,互通有无,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联想入主中科健,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坐享其成的好事。但消息人士透露,联想与中科健的联姻尚无最后结果,原因是,'双方在联想入主中科健之后,如何处理中科健品牌以及侯自强的地位问题上还未能达成共识'。尽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具体时间还不能确定,但联想入主中科健的可能性却达到了90%以上。'据说,这一消息来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想高层人士',想必不是空穴来风。联想与中科健在各自领域内分别领跑于业界,强强联合,足以达到1+1>2。
樱桃好吃树难栽
无线互联是IT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去年底,日本的网络用户达到4078万人,其中一半为移动上网用户;中国也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全球手机市场10亿左右的销售量,亚洲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联想如果从中占得一席之地,前景将无可限量。
但是,市场毕竟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联想进军无线通讯领域,胜算如何,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对不利因素也不能等闲视之。市场的现状是,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手机行业几乎是全军跌入前所未有的低谷。爱立信、飞利浦、阿尔卡特、索尼、西门子的手机业务,无不呈现亏损的颓势,国产手机更是刚刚起步就陷于亏损的困境。
进入2001年,手机业的龙头老大摩托罗拉股价频跌,只剩下全球市场13%的份额;爱立信由于手机部门的亏损,而不得不宣布手机生产外包;一直比较牛的诺基亚,在第一季度实现80亿欧元营收之后,突然于6月12日发表获利予警,股价重挫23%。
与洋品牌相比,国产手机的认知度和市场份额都很低,仅占10%以上的市场。更为致命的弱点是,国产手机生产商均未掌握核心技术,甚至尚未具备整机设计和系统集成的能力,关键零部件——芯片基本上都由国外公司生产供应,无论在技术或价格上,均无优势可言。国产手机要突破这一瓶颈,还要经过一段相当艰难的历程。
从目前的态势看,联想'玩'手机,只是迈向数字消费产品的第一步,有消息说,联想正在谋求收购广东一家家电企业,并由此向信息家电领域进军。可以看出,联想无论走哪一步棋,都不会丢掉自己的强项——电脑,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所有产品都整合到联想已有品牌之下,形成较大规模,构建一个能够驾驭国际市场风浪的'航母'。
联想是一家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司,渴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杨元庆力图摆脱从事PC制造的单一局面,把联想从国内带向国际,其志可嘉。中国加入WTO,联想参与国际竞争,是一条必由之路,不压不逼,何能成其大业?在PC进入微利时代,联想从低谷进入,冲进手机市场,未必不是出奇制胜的高招。
只是,前面的路荆棘丛生,险象四伏。联想走好!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