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锋
手机七月开始走钢丝
“这是一条对目前的飞利浦最划算的出路”,飞利浦手机中国负责人士这样形容刚刚做出的决定:自己不再生产手机,而交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甚至包括部分的 研发业务。他称,这一计划将历时约两个月来完成,力争9月份交接。
6月27日,飞利浦向全球发布了该消息,明确表示,飞利浦原在法国的另一家制造厂将关闭,所有生产业务交由CEC,自己只负责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昨天,飞利浦手机市场总监孟旭对记者表示,飞利浦和CEC旗下的深圳桑达公司原本建有合资厂,负责生产飞利浦手机,这个合资厂过去由飞利浦控股,现在,飞利浦将其股份转让给了CEC,从而使后者实现对该工厂的控股,这意味着“工厂的管理权转移给了CEC”。
这一举动是否会对飞利浦手机市场造成影响?孟旭表示,调整主要出于财务的考虑,影响会有,但会很小。飞利浦正在增加中国的市场人员,同时将原在法国的研发队伍移交给CEC,可以说,飞利浦手机的研发队伍基本没变,“我们为明年准备的新产品仍会陆续出来”。他同时保证,飞利浦将向CEC陆续提供相应技术。
经过这一调整,中国著名的国有电子企业CEC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国内控股手机制造基地,而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在国内的生产基地均由外方控股。CEC不排除接其他品牌“单子”的可能性,但从目前来看,飞利浦交给CEC的是全球手机生产任务,这也会是后者的最大客户。
“今年以来,飞利浦手机全球在亏损,我们希望找到一种途径可以节省成本地继续在这个行当里做下去”,孟旭并不讳言。
走在飞利浦前面的,是在手机领域更有名气的爱立信,他们从4月1日起,把中国以外的工厂全交给了新加坡公司,自己只管设计和市场,爱立信称之为“生产外包”,当时,爱立信有关人士也将其原因解释为“压缩成本,恢复利润”。摩托罗拉在上月底也不再在美国生产手机,并有部分生产外包。
同在欧洲,西门子移动通讯的负责人始终拒绝生产外包,我们自己做得很好,为什么外包?持同一观点的是诺基亚。与此同时,韩国三星凭借CDMA的优势进入相关领域,图谋世界三甲。甚至中国台湾的大霸手机,也不甘心给摩托罗拉们做嫁衣,从贴牌生产者摇身变为自有品牌,声称用1。2亿元砸开国内市场,也是要进前三,它的真正法宝据称是低价。
震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看到,爱立信和索尼即将开始的合资业务,目标是抢得第三代手机的头把交椅,“在第三代手机推出之前,这家合资公司不会给我任何回报”,爱立信CEO最近表示。西门子、诺基亚,甚至摩托罗拉最近推出的手机也都瞄着第三代,西门子一口气亮出了包括GPRS手机、KJAVA手机的三款新手机,诺基亚声称三年内销售一亿部JAVA手机。
两种思路表明,爱立信和飞利浦希望轻装上阵,诺基亚、西门子则希望通过市场延续效应过渡到第三代,看起来,前者更像走钢丝,一旦第三代市场没那么快启动,它们将付出不算小的代价。在刚刚公布的一季度市场报告中,诺基亚仍是全球老大,西门子出人意料地成为全球第三名,而年初西门子公司定的目标是两三年内达到前三。
到2005年,中国手机拥有量将达到3。5亿部,现在只有1亿部,这意味着未来两三年将是手机在中国全方位普及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第三代的推进速度。调整期的排名只是暂时现象,关键看谁能抢到第三代的制高点,而有关专家也提醒消费者,尽管第三代看起来还挺远,但只要市场一启动,厂商们早就准备好了,那时,我们的手机真的该换了。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