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曾连续报道过的河南农民张占平状告摩托罗拉公司手机专利侵权案在沉寂了一年半之后总算快有结果了,昨天上午11时15分,此案的第二次口头审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结束,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布,近期将把书面裁决通知双方当事人,如对裁决结果不服可继续上诉。
由于自去年年初经过第一次口头审理之后,双方都不得再递交新的证据,因此双方无论是在陈旧还是辩论阶段,基本上仍是老调重弹。与第一次口审不同的是,摩托罗拉公司的 代理人似乎准备得更周全,除了十余人的声援团,还搬来了幻灯机,另外,在64份证据之外又抱来了最权威的牛津英汉大辞典。
辩论中,双方因一个英文单词的解释展开了激烈的对攻,从单词、语法到语言习惯,英语汉语齐上阵,活像给旁听者上了一堂英语课。
宣布第二次口头审理结束之后,合议组组长赵国虹告诉记者,现在专利权的官司越来越多,个人状告大公司侵犯其专利权的案子不在少数,她认为这很正常,因为,《专利法》规定,自专利局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满六个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专利复审委员会专用的宣传栏印证了赵国虹的话,记者看到,这块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楼在大厅的宣传栏中贴满案件预告,有时一天上下午都有案子。
经过三年多的磨砺,张占平成熟了许多,也沉稳了许多。口头审理结束之后,他不慌不忙地起身将自己刚刚出版的新书《我与摩托罗拉打官司》和一张录有他访谈节目的VCD送给旁听者。尽管结果尚不知晓,但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裁决我输了,我肯定要上诉。”
当有记者探问作为一个农民,与世界500强之一的摩托罗拉打官司是否感到困难时,张占平说:“我从未想通过打这场专利官司出风头,我不愿强调自己受过多少苦,中国人经历的苦难够多的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都会笑脸相迎!”(本报记者郭强 摄影于广富)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