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电信与广电 > 正文
《新闻周刊》:中国电信横拆还是竖拆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14日 14:00 新闻周刊

  李立/文

  中国电信业的重组是当前最典型的中国式的改革,近来有关它的新闻焦点是,中国电信的拆分之争。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如何打破垄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问题;而实际上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个更深远的问题,那就是今后如何把握宏观调控的“度”的问题。现实的国情告诉我们:经济改革离不开那只看得见的“手”,因此中国电信的问题也并非可以一拆了
之。

  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是中国电信业的长久利好。  

  关于中国电信的拆分之争持续了两个多月,一时言拆、一时又传不拆的消息让业界云里雾里。5月15日,网上发布据香港媒体消息,称“中国电信按地域拆分计划未获通过”。

  时隔6天之后,5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电信要不要再分?》的专题讨论,组织专家由正、反双方发表意见,同时《人民日报》另加评论员文章“打破垄断坚定不移”,观点明显倾向于拆分。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信号,“为中国电信拆分做舆论准备”。

  此后关于拆分的消息又不绝于耳,俨然势在必行。然而5月24日又有据央视消息,称“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否认中国电信要分拆”。《新闻周刊》记者曾向中国电信集团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打听消息,均没有得到明确的正面答复。两方都称“这是国家的事”。不过,中国电信同时表示,“互联互通”是2001年以前提出的问题,今年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机,上个月关于互联互通满意率调查,联通公司为l00%,其他几家公司网通、移动、吉通等也均超过90%以上。因此,关于分拆的问题才是目前的关键。

  中国电信是要拆分一波三折,到目前依然没有定论,而且在一锤定音之前,争论想必仍然会继续。但是也有人分析,此前国家计委曾邀请专家座谈中国电信拆分一事,官方重要媒体也发表讨论颇多,中国电信拆分、重组的可能性应该很大,只是方案待定。

  横拆还是竖拆

  竞争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一段时期以来,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任何行为被冠以“垄断”都会变得臭名昭著。中国电信拆分呼声甚高,人们不需要了解太多,就会随声应和——为了打破垄断,为了竞争,当然要拆分!

  由权威机构进行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在被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居民视为应破除垄断的行业中,电信业位居第一。

  被媒体披露的拆分方案大致有两个版本:横拆——按地域拆成南北中三大集团,或以其他方式划分;竖拆——将中国电信拆分成独立经营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的公司,并将中国电信的数据局剥离出来,与其它的电信公司进行重组,市话可视具体情况再按地域拆分。

  横拆遭到的质疑较多,不少人认为,这种拆分只会将全国垄断变成局部垄断,彼此之间并没有竞争,而且地域间的互联互通反而成为问题,颇有代表性的疑问是,“从北往南打,岂不成了‘国际长途’?”因此,还是竖拆较为合理。

  主张竖拆的代表之一是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阚凯力教授。阚提出的理由是,我国电信领域到目前为止虽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格局。但离有效竞争还有相当距离。原因在于,中国电信在市话方面几乎仍维持着独家垄断的局面。而市话又是其它电信业务的基础,几乎所有其它业务都必须通过市话进行。中国电信可以借其对市话的垄断而垄断其他业务,造成对其他经营者的不公平竞争。如果把长话、数据和市话分离,虽然市话的垄断一时难以打破,至少在其他业务领域可以展开公平竞争。

  国家有意识地为中国电信培植对手。

  市话垄断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阚说,形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由电话局到成千上万个用户的电话线(业内俗称为“最后一公里”)∶中国电信只要为某个用户装了一对,用户就很难接受其它经营者提供的第二对。同时,其它经营者重复建设的成本也太高,一般情况下远远超出其承受能力。因此,电话线就成了垄断经营者“锁定”用户并维持其市话垄断的有效手段。

  “市话垄断也不是不能打破。”阚认为,宽带网进人用户家庭在未来将打破目前的市话垄断局面。在宽带网上,可以直接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长途电话和市话的区别将消失,宽带网技术将实现人们常说的“三网合一”。其他电信公司已和中国电信在宽带网接入服务上展开竞争,连“长城宽带”等非电信企业也开始介入这场争夺战。各大公司将光缆铺设到小区门口、用户楼前,从这里到用户家庭的楼内或小区内线路就是所谓“最后100米”。“最后100米”区别于“最后一公里”,产权归属业主,业主因此拥有选择电信运营商的权利。也因此可以打破中国电信通过“最后一公里”对用户的锁定。“这在我国尤其可行,”阚说,“我国的电话普及率不高,发展用户的空间还非常广阔,而且我国的基建无论速度还是规模在全世界都是最大最快的。到处都是新建的小区,这是两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阚向记者勾勒的中国电信业未来全面竞争的图景似乎正是人们希望的。

  “我不赞成拆分”

  在一片拆分声中,也有人完全背道而驰。典型代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的韩德强博士。韩认为,竞争万能论对我们这个时代存在误读。我们这个时代离完全自由竞争的时代已经很远了。真正的自由竞争发生在1840年以前,也就是工业革命以前,那时候没有铁路、没有煤炭、没有现代通讯方式,一个公司最多也就是几十个人。但是这些基础设施普及之后,美国就由高度自由竞争向垄断方向发展。20世纪初期,美国进军欧洲、日本市场的就是这些一体化的大公司,它的优势在于供产销一体化后,成本大大降低,而当时欧洲、日本的公司还处于价格联盟的阶段。到20世纪末期,美国各个行业基本都形成了垄断,都是一两家或三四家公司在垄断市场。我们现在说的500强基本也都是寡头垄断。

  韩不赞成拆分的理由是,拆分导致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还是垄断,而在这个过程中却会导致巨大的投资损失。

  但是韩的观点显然是孤家寡人。有人针锋相对地指出,“此垄断非彼垄断”,中国电信的垄断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行政垄断,而跨国公司的垄断是一种经济性垄断,它的江湖地位是在市场竞争中拼出来的。“在行政垄断的保护伞下,我们培育的只是一个有着巨人躯壳的病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韩小明教授对垄断的概念做了廓清:一体化大公司并非都是垄断。它们只是高集中度,只有凭借高集中度打压竟争对手才是垄断,也才是反对的对象。韩小明教授举美国波音和微软的例子予以说明,前者的国内市场份额百分之百,后者是百分之九十,但是反垄断只反微软,微软的主要产品是操作系统,但微软借其主要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对其生产的浏览器进行捆绑销售,使其他浏览器供应商面临不公平竞争。韩小明强调,寡头垄断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反对的垄断。而是一种大规模、程度更加激烈的竞争。

  由此看来。讨论中国电信是否拆分及如何拆之前,应该明确两点:首先,行政垄断必须打破,消除不公平竞争,对中国电信如此,对其他电信运富商也应如此;其二,拆分并非目的,因此并不是拆得越细越好。

  中国电信“心情复杂”

  以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为标志,近年来,我国电信行业不断进行改革重组,初步形成了竞争格局。去年,中国电信被一分为四,成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卫星,寻呼并入联通,中国电信业的变化不可谓不快。如今再一次出现要求中国电信拆分的声音,显示了中国电信业面临入世迫切增强自身实力的需要。

  但是也有人指出,中国电信业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拆”了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认为,垄断性行业通过“分拆”引人竞争,其前提是:第一,分拆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第二,外部竞争压力将转化为企业提高效率的动力。其中任何一个前提不成立,则分拆就难收预期效果。

  有竞争格局,但未必有实际的竞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固网业务中中国电信集团几乎占有100%份额;移动业务中中国移动占有76%市场份额,联通只有24%;IP电话50%份额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寻呼业务联通独占87%。

  隆国强说,在媒体和消费者的一片谴责声中,市话定价居然“明降暗升”。为什么会这样?表面上看,是因为在电信资费调整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未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本质上则是,政府仍然直接干预电信资费。如果允许移动电话公司自行定价,固定市话公司岂能无视消费者的抗议而进行“明降暗升”的调价?同样,如果允许固定市话公司经营“小灵通”市内移动电话,手机费岂会一直居高不下?

  中国电信到目前为止没有接到被分拆的消息,但是面对传言,想必仍然心情复杂。2000年5月17日揭牌的中国电信集团被人总结为“金字招牌、历史包袱”,副总经理常小兵曾对采访的记者说,“这个名字是一份很宝贵的无形资产,尤其在国际市场。但从我们走过的路来看,我们越来越感到,这个金字招牌同时也让我们承载起了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对整个中国电信服务等方面的不满和批评。”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后,有53万员工、19万离退休人员、近4000家附属和多种经营企业,负担之重是其他轻装上阵的电信运营商所不能比的。中国电信仍然承担着国家安全,抢险救灾,发展边、山、老、少通信和保证实现村村通电话的政府目标等普遍服务义务。2000年下半年的数字显示,中国电信集团31个省市的分公司只有11个赚钱。近几年进行邮电分营、寻呼移动剥离,在人员分配上按国家要求服从大局,对相关单位采取了倾斜政策,让一批不适应技术进步要求的员工滞留在企业,造成冗员多,同时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

  单单如何消化冗员就是问题,有人说,中国电信一个职工下岗,等于把三个人推向社会,因为他极有可能肩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

  机制不活,人浮于事,市场反映迟钝,中国电信的问题也许很清晰。但即使拆分,所有问题的解决恐怕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此。

  超越拆分背后的利益

  拆分中国电信的呼声高涨,但是也有人提醒,不能不注意要求拆分背后,是各方的利益体现。对有的既得利益集团来说,多拆几个就多几个位子;对其他在竞争中处于弱势中的电信企业来说,拆分意味着今后的竞争局面变得有利;而对跨国公司来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韩小明教授指出,中国的汽车行业就是这种模式,各家企业纷纷与国外供应商合作。进行彼此间的竞争,跨国公司借此把国内厂商作为跳板,进军中国市场,而中国始终没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对电信的不满由来已久,价格高、服务差是主要受到指责的两个方面,而竞争可以降低价格、改善服务已经成为共识。

  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拆分的声音几乎不约而同。

  因此有人指出,考虑是否坼分及拆分方案时,必须超越厂商之间及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但人们对此也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切应以消费者利益为基准,消费者利益高于企业利益,另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人都兼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中国如果没有自己的产业,人们哪来的实力去消费?

  韩小明教授认为,讨论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固守所谓的经济学规则,必须结合电信业现实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及电信业本身的行业特性。从消费者的角度,享受谁的电信服务并无区别,但是从国家角度,保住电信产业既是基于国家安全需要。而且电信业虽然从传统经济中发展起来,但又是信息经济的基础产业,基础产业阵地失守,如何能“占领知识经济的一席之地”?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电信业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未来全球电信业的市场格局是,并购风潮将愈演愈烈,数家大型电信企业组成企业集团,提供全球性业务,分割国际电信市场。有人预言:“一个国家一个电信公司”的双边体制在向“多个全球通信网的无国界”双边体制转变。全球电信服务最终将由为数不多的若干个“超级电信公司”控制。电信业的发展道路是“天然垄断——竞争——相对集中”。在此背景下,中国电信如果仅是一味拆分,也不是应对之道。

  电信业具自然垄断性

  从行业特性来看,电信是依托一定的物理网络来提供服务,同电力、铁路相似,这种网络具有自然垄断性。韩小明认为,中国电信可以走“网业分离”的模式,即服务和网络分开,服务领域全面引人竞争,网络仍维持其整体性,由企业经营,技术和收费标准由政府监管。“外国厂商进入,也只能在中国提供的这个基础平台上,和其他企业共同竞争。”

  消费者的一时利益,应该服从国家的整体和长远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也认为固话网具有自然垄断性。“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其网络整体性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效率降低的例子不少。纽约地铁的演变实例富有启发性。纽约地铁由多家私人公司分头建设,为了各自的效益,这些公司都热衷于在客流量大的线路修建自己的地铁,结果,纽约地铁的布局之混乱是世界各大城市少有的。一些客流量大的线路,并行着相距很小的两条地铁,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由于不同线路分属不同公司,在衔接上给乘客带来不便。几家地铁公司经营业绩恶化。最后交由一家经营,才有所改善。”

  但是也有人坚持认为,多网并行才能有真正的竟争。北大的周其仁教授持此观点。理由如下:1.“一个垄断网络,几个竞争性服务商”的模式从没生效过;2.在基本电信网络和增值服务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3.只有通过几个网络之间的竞争才能降低所有不拥有网络的营运商的成本;4.在电信业中时间是极有价值的资源。

  多网并行成本高

  多网并行遭遇的实际问题是,中国在建设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再斥巨资重建网络,虽然也存在其他网络。比如铁通,但范围也仅限于铁路沿线和大城市,改造和扩建所需资金仍相当可观。何况中国电信八横八纵的网络,已经是供大于需。阚觊力教授提出的以“最后100米”打破垄断,也是基于有了“最后100米”,电信运营商不必再把线路通到用户家里,从而“大大降低”重复建设的成本,但降低后的成本究竟如何估算,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还有待明确。海外筹集资金也并非前景光明一片,已经上市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今年3月在股市遭遇波折,直接原因是传出两家公司准备调整资费方案,希强通过降低资费吸引更多的用户的消息,而投资者认为竞争将降低盈利,可见投资者看好的反而是其垄断的优势。

  据称,“网业分离”的提议在国家计委召开的会上最先被否决,否定的根据是技术上不可行。另外网络由政府监管,也担心垄断的后遗症不能根除。但并没有参加此次会议的韩小明坚持认为这两点不成问题。韩曾同业内人士讨论过,结论是技术上可行。“至于网络经营,政府监管之外,如果技术或收费出现问题,服务商同样可以投诉,网络公司败诉就要进行赔偿。政府的监管并不复杂。”

  看来中国电信如何拆分、中国电信业如何重组,始终是一个棘手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像中国的其他许多经济问题一样,市场化行为离不开现实的国情,同时还应对电信业本身的特性有客观的把握,惟有如此,讨论中国电信拆分与否才不致沦为纸上谈兵。

  中国电信网络规模与发展水平

  90年代以来,中国电信业以每年平均44%的高速增长。9年间公用电信网总容量增加了30倍,资产总值达到6000多亿元。从1995年开始,我国每年新增电话交换机2000万线,占世界同期新增总量的三分之一。

  199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增加电话交换机2200万线、固定电话1700万户和移动电话1130万户,相当于一年建成两个印度电信网。

  1999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88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3%,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8.91%,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8.64%,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7344万门,用户达到4182万户。

  根据国际电联提供的资料,1998年世界排名前10名的电信运营商依次为:1,日本电信;2,美国AT&T;3,德国电信;4,美国贝尔大西洋公司;5,美国MCIWORLDCOM公司;6,美国SBC公司;7,英国电信;8,法国电信;9美国GTE公司;10,中国电信。按照1996年的资料比较,中国电信各项主要发展水平指标排名如下:

  ★营业收人排名世界第10。(台湾排名第28)

  ★移动电话用户数排名世界第二。

  ★国际话务量排名世界第11(香港电信排名第99)。

  ★电话主线普及率及主线数:中国主线数排名世界第二,但衡量电信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电话主线普及率到1998年才达到6.8%,1999年为8.64%左右,其中城市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19.19线/百人,乡村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3.93线/百人。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与中高收入国家的13.3%比较接近,与高收人国家的的54.6%比较仍有很大差距。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发表评论】【通讯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梦圆北大 学在育达
  • 国旅--休闲出境游
  • 济南地区二手房
  • 中国竹乡欢迎您
  • 粤地二手车信息
  • 时代超人 厂价销售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综述:电线上网美梦成真(2001/06/29 10:34)
    评论:AOL与微软 携手还是分手?(上)(2001/06/29 10:21)
    《南方周末》:网易并购谈判破裂内幕(2001/06/29 09:40)
    律师观点:新浪董事会有无权终止王志东职务(2001/06/28 14:52)
    还请刀下留人--拆分中国电信的另一种声音(2001/07/06 08:24)
    经济观察:中国电信改革面对生死抉择(2001/07/06 07:58)
    第三只眼看电信再拆分 资本市场会点头吗?(2001/06/24 17:15)
    分析评论:资费调整与电信分拆(2001/06/20 13:57)
    中国电信市场大格局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文化新版--网罗天下文人 荟萃奇文妙笔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追踪高考动态 贴心服务考生
    全新北京都市生活--引领时尚 白领必读
    联想全球华人共申奥专题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