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邮件 搜索 短信 聊天 导航
上移动梦网
赢手机大奖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电信与广电 > 正文
“长市分离”?--中国电信可能将再次拆分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02日 11:43 南方网-南方周末

  至少有两个经济因素为改革浪潮推波助澜。首先,推动两项基本改革的是对在位垄断者日益增长的效率低下的不满。一方面,垄断者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降低成本是未来定价的基础。如果垄断者无节制地花钱,为了补偿收入的不足,他必然会相应地调整价格;另一方面,不仅仅是价格水平,价格结构同样是扭曲的。              ———引自《电信竞争》

  5月,本应是中国电信阳光灿烂的日子。根据计划,这一阶段中国电信将远赴海外,进行上市前的巡回路演。不过目前对于中国电信负责人而言,海外上市已经让位于拆分。

  虽然决策部门对拆分之事三缄其口,具体操作方案也未最终确定,但诸多消息表明,继去年5月原中国电信被一分为四后,剩下专营固线通信的中国电信集团,将再度面临被拆分的命运,前后时间只差一年。在内部调整未有结果前,中国电信海外上市之旅,据称只能被迫推迟。

  对电信业再次大动干戈,出发点是打破垄断坚冰。围绕拆分方案的选择,决策层此次态度审慎。北京大学教授、电信专家周其仁已经撰文警告:行政性分拆如果不当,将来市场总还要追加成本把格局再调整回来。这种风险让操刀拆分者不能不慎重而行。分拆定局

  即使是最挑剔的批评家,也无法否认近年来电信业的改革成绩。

  以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为标志,电信业改革重组步伐快捷:邮政和电信分营,中国电信一分为四,又先后成立网通、吉通、铁通。国内电信市场也从过去中国电信一家,到现在7家运营商并存,竞争态势初显。

  但是,这些连续改革却不能替代这样的现实:电信行业的垄断并没有彻底打破。去年中国电信被一分为四后,就有人说这种拆分仍然是卖酱油的卖酱油、卖醋的卖醋,实际根本没有竞争起来。

  打破垄断的逻辑并不复杂,通过竞争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一分为四后的中国电信给消费者带来的,却是备受争议的电信资费调整。5月20日,资费调整后第一个月结果出来,北京市民电话费平均涨幅在30%左右。实惠没享受,价格反而涨了,中国电信也因资费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

  据分析,国内有线市话基本上仍由中国电信独家垄断,而市话是其他电信业务的基础,只要对市话具有垄断地位,就可以对其他经营者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导致缺乏有效竞争。彻底打破电信垄断,成了进一步拆分中国电信的出发点。

  但至今为止,信息产业部不愿就拆分中国电信之事作出正面答复。新闻官王立健只是泛泛称:“政府的态度很清晰,要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一遇到实质性问题,他就表示无可奉告。

  广电总局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陈晓宁一向对电信和广电改革比较关注,对于此次电信拆分之事,他却不愿发表看法,只称问题太敏感。他表示,到了7月份以后,也许政策会相对明朗一些。

  但是从相关决策部门的诸般动静中,却不难发现,拆分中国电信的决心其实已经下定。

  5月10日,由国家计委和国家体改办出面,召开了一次电信营运体制改革专家座谈会,主题就是讨论是否拆分中国电信。除政府官员外,像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韩德强等专家则是这次会议的主角。

  当事方中国电信也派员参加。

  据参加会议的专家介绍,要不要再次拆分中国电信,会上争论相当激烈,专家们大致分为两派:阚凯力代表的主张拆分派、韩德强代表的不要拆分派。主张拆分的在人数上占了较大优势,“我提的拆分方案得到了很多与会者的赞同”,阚表示。

  负责承办此次会议的是国家计委高新技术司,记者想就详细情况采访马德秀司长,她谨慎地表示,这是内部会议,绝对不能向外透露。而且据了解,像这种会议计委已经开过数次。

  但很快,这次会议的内容被部分披露。5月21日,《人民日报》以大篇幅推出“中国电信要不要再分”的报道。报道以正反两方面辩论的形式展开,并配发编者按。阚凯力被安排为正方,极力主张必须打破电信垄断,要再次拆分中国电信;韩德强以反方角色出场,不主张拆分中国电信,而应该让小公司联合。

  后来记者了解到,阚、韩双方的文章正是在计委电信座谈会上的观点,后来应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将秘不外传的座谈会内容在《人民日报》推出,并且将主张拆分的观点列为正方,显然深具含义。

  此外,这期的《人民日报》还专门配发署名评论《反垄断坚定不移》,提出:“不能指望通过一次分家就把电信体制的垄断问题彻底解决,反垄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种表态显然在支持阚的论调,由此也可以看出高层拆分中国电信的决心。

  在再次拆分中国电信声音渐起时,5月,由法国人让·拉丰和让·泰勒尔合著《电信竞争》一书在国内出版,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亲自为中文版作序,并提出“中国电信业的改革还将继续下去”,副部长张春江还参加了新书出版座谈会。

  《电信竞争》是基于欧、美电信改革实践写就,以探讨电信业竞争而在全球电信业产生广泛影响。两位信息产业高层负责人如此推许这本专著,似乎也有某种暗示。如何操刀

  事实上,虽然经历过一分为四,但保留下来的中国电信集团仍然堪称巨人:拥有全国80%的电信网络资源,并在固定线路电信业务、数据传输及互联网接口服务等方面占据支配地位。2000年中国电信收入高达1710亿元,占了国内市场份额一半以上。

  如何对这个巨人再进行拆分手术,主管部门正积极运筹,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研讨。信息产业部的王立健说:“没有作出结论之前,大家都充分发表意见,这有利于决策。”据了解,具体拆分方案将由计委和国家体改办提出。

  据透露,专家们形成的比较主流的拆分方案是“长市分离,数据剥离”。即将中国电信拆分成独立经营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的公司,并将电信的数据局剥离出来,与其他电信公司重组。经营市话的公司则可根据情况再划分成不同地域的独立公司。

  这其实正接近于阚凯力提出的方案。阚自己也承认,他的方案得到了上层的重视。这点从阚的观点作为正方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也能体现。他认为只有如此,国内电信领域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才能形成。

  但这种拆分方案让中国电信如芒在背。中国电信的一位负责人士忍不住表示不满:“有些专家想法很不负责任,可以说是逆潮流而动,不排除有迎合某些公司的想法。”

  “某些公司”或许指的是中国网通。根据阚的观点,中国电信数据局所拥有的分组交换能力本来在国内实力最强,但它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将它剥离出来,并组合进入网通,将会促进电信分组交换业务和IP电话的发展。网通新增这几百亿元的优质资产后,也能很快在海外上市。

  由于在数据剥离上仍存在分歧,据了解,专家们在“长市分离”上基本达成了共识,这也成了中国电信最可能的拆分方案。如果执行这一方案,让人不禁想起1984年美国对AT&T的拆分。

  当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打破电信垄断,对电信巨头AT&T实施拆分,保留了它的长途业务、制造子公司(现在的朗讯科技公司)及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市话业务被又一分为七,包括大西洋贝尔、西南贝尔和南方贝尔等。后来这种拆分被业界称为“美国模式”。

  也有人提出质疑,即使将中国电信的市话业务按区域分成无数个小公司,但是每一区域内,它依然是处于垄断地位,并没有起到鼓励竞争的目的。当年AT&T被拆分后也有这种后果。

  此外,据香港媒体报道,信息产业部还曾计划按地域,将中国电信分成南北两大地区集团,各自独立经营电话及数据网络业务。但据记者了解,这种纯粹按地区拆分的方案并不为多数专家和相关决策部门看好。非拆不可?

  在各种分拆方案讨论得如火如荼之际,相反的声音也随之出现:中国电信非拆不可吗?

  曾屡列消费者投诉榜首、被视为垄断代表的中国电信,此时看起来像是沉默的羔羊。“拆不拆分,是政府的事。这属于国有资产重组,我们没有说话的权利。”一位电信的负责人私下表示。

  不过他还是表示,对于即将面临的再度分拆,电信职工普遍感到比较悲观,“中国电信去年拆分后,刚从组织、人事上调整到位,今年本打算该从内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但是没想到却又遇到分拆。”

  在全球电信企业中,中国电信按营业额排名第15位。北京电信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张翎博士提出,拆分中国电信会很伤元气,入世以后同国外电信巨头们竞争将更加困难。“本身规模就小,又一拆再拆,根本无法再与他们竞争。”电信的一位人士悲观地表示。

  张翎表示,即使电信要反垄断,其实从各国经验看,拆分也不是最好的方案。而应该考虑扶持其他的竞争对手,他表示其实可以采取“英国模式”。

  根据拉丰的《电信竞争》,1984年以前,英国电信公司(BT)仍然完全垄断了所有的业务。为引入竞争,英国采取与美国不同的做法,BT并没有被分拆,而是引入新的进入者电信运营商Mercury。它从1986年开始与BT展开激烈竞争。1991年以后,又一些新的运营商取得了经营许可证。

  这种观点几乎与周其仁不谋而合。这位著名电信专家表示,政府下命令拆分政府独家拥有的公司,固然是政府毋庸置疑的权力,但是行政性拆分的结果是否合适,最终还是要经受市场的检验。

  他认为,中国电信在固线市场一家独大,即便进一步拆分也难以形成可操作的竞争,无论是横切还是竖切,电信独家垄断的难题仍不能得到解决,电信改革政策不能局限于在各种行政性分拆方案之间做选择。

  周提出的方案是“广电与电信不对称双向进入”,即让电信市场对有线电视网络开放,广电也可以部分对电信开放。这样允许各大通讯运营商与广电联盟,电信市场大局将全盘激活。他表示,1996年后的美国、1999年的欧盟以及2000年后的中国香港地区,其实都已经这样做了。

  周的方案实际上就是“英国模式”的中国版。当年英国在1991年有线电视公司获准经营电话业务,为了保护其与BT和Mercury竞争,不允许BT和Mercury经营有线电视,采取的正是“不对称双向进入”的策略。

  作为反方在《人民日报》上亮相的韩德强也提出,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垄断,不要拆分中国电信,而应该让小公司联合起来,与电信竞争。但是这种观点支持率并不高。

  也有人士提出,如果没有触及到垄断的根结———投资主体单一化,无论是行政性的分拆,还是市场性的重组,如果竞争各方仍然由国家充当惟一股东,真正意义上的电信竞争就难以形成。周其仁也表示,他这种方案的前提是政府不能充当所有网络和营运商的惟一老板。

  目前,方案的抉择尚未明晰,如何操刀也关乎中国电信下一步发展大计,这也许是一个需要审慎的时刻。但无论如何,新一轮的电信业改革已箭在弦上,竞争格局也将由此而变。(本报驻京记者庞瑞锋)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发表评论】【通讯论坛】【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1.8元租别墅办公
  • 出国旅游去
  • 高雅古典式竹木帘
  • 精选产品 大礼促销
  • 更多IT信息
  • 广东区二手车信息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中国电信不宜再度分拆 (2001/06/01 12:58)
    论中国电信的“倒掉” (2001/05/30 17:22)
    据传--中国电信改革方案未通过暂停上市工作 (2001/05/29 10:32)
    分析:中国电信业的改革目标 (2001/05/27 14:45)
    信产部副部长否认中国电信拆分的两种说法 (2001/05/23 15:14)
    中国电信可能再分割 各方专家意见不一 (2001/05/22 15:00)
    吴基传:中国电信业的改革还将继续下去 (2001/05/22 10:47)
    信息产业部透露中国电信可能再分割 (2001/05/21 17:12)
    中国电信 要不要再分? (2001/05/21 07:30)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订阅手机短信顶级新闻 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动漫迷总动员--首届网络闪光动画大赛!
    透视两性:男人的一夜性与女人的一夜情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