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4日电(记者吴学俊)面对火爆而又略显无序的宽带市场,业内人士呼吁,强化市场细分,以科学的分工协作来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加快社区居民宽带生活进程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宽带接入市场“大动干戈”的一年:中国电信的目标是全年发展180万户宽带用户,其中ADSL用户30万,以太网接入用户150万;背靠上市公司的长城宽带网络服务公司今 年要在全国建成完工宽带社区用户300万,预计投资25亿元之巨;系统集成商出身的北京蓝波万维从1998年开始专注社区宽带接入市场,而且目前只做北京地区,吃掉了北京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广电背景的湖南电广传媒准备将去年底增发股票募集的资金,大部分用于组建湖南省22个市、县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建成1000M的双向宽带光纤网络;还有联通、网通、吉通、铁通……有这么多力量进入宽带市场,应当说是好事,因为市场教育的总成本小了,市场成长的速度快了,相关产业敢跟进来了,宽带产业的生态环境会迅速建立起来;但好事有时也会被办坏,饼只有一块,你多吃一口,我就多饿两天,弄不好大家都吃不饱,或者食而不化,最后难免有一批人支不住而倒下。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是无情的,然而,在一个产业刚刚兴起的时候,提倡分工合作、建立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环境更是当务之急。想当初ISP刚起来的时候,大家为了抢夺本来就不多的上网用户,费尽了心思:降价、半价时段、包月、机时卡……等等。其实,互联网是一个大产业,接入仅仅是冰山一角,但直到后来很多ISP快死了,才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最好的内容网站、最大的主机服务商、最有名的电子商务软件,没有一个是ISP搞出来的原因。被称为互联网先烈的瀛海威公司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企图架设自己的全国骨干网跟163、169竞争。现在看,任何一个有类似想法的人都将必败无疑,聪明的人都选择了做163的代理。原瀛海威总经理张树新后来在反思瀛海威的业务定位时说,当时的互联网生态环境是不完整的,有许多环节没人做,造成上下游都吃不饱,谁也发展不起来。瀛海威在接入上投入了过多精力,在企业上网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这些真正赚钱的业务上反而缺乏远见。
今天宽带市场的状况与1996年ISP的状况很像,蜂涌而上,在社区网新兴市场上,电信、广电、众多上市公司、系统集成商、甚至包括一些房地产商……各路人马大搞“圈地运动”,于是地是一家比一家圈得起劲,宽带生活是一家比一家勾画得美妙,而期待着宽带生活的社区居民却喊出了“宽带为什么离我们这么远”的心声。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论是业界人士,还是咨询机构几乎都持同样的看法:宽带产业若不想重蹈“泡沫产业”的覆辙,就必须创造宽带市场良好的分工合作的生态环境:主干网铺设、做最后一公里接入、宽带社区网络运营维护及内容服务、以及宽带设备提供将成为宽带市场细分的方向,那些不能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业务特长准确定位的公司、那些企图“通吃”的公司,一定会被各种以专业见长的公司打败。
国家已经批准了7家电信业务经营商,都可以经营数据网络和宽带业务,未来还会批准更多。竞争将不会允许任何一家公司成为既掌握资源又直接服务最终用户的上下游企业,电信分拆,网通成立,国家的大政策也正体现这一思路。象电信这样的主干资源拥有者应该完善骨干网络,改进服务品质,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服务给下游服务商。而下游服务商可以专心于“最后一公里”的运营与服务。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有足够的综合实力通吃宽带市场,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宽带市场各个环节的建设,提倡专业分工和互补合作,是迅速发展我国宽带产业、带动我国信息产业迅速跃升到一个新水平的必要条件,我们呼唤宽带市场迎来一个“合作”的春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