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无线互联:下一轮泡沫?今年IT业最热门的是什么?不是电脑、不是软件、不是移动通信、不是网络,而是无线互联。据预测,2003 年底全球上网手机的数量将超过上网计算机的数量,届时人类将一跃进入移动信息社会。于是,我们看到各大通信运营商、移动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均积极投身其中并期望从中获利。在经历了有线网络泡沫之后,我们是不是正在鼓吹另外一个美妙而虚幻的泡沫呢? 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一直是人类的理想。正因如此,没有人掩饰自己对无线互联这一巨大市场的野心,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跑马圈地”,要在这一领域树上自己的大旗。 我们看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相继宣布开通WAP业务;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手机制造商正从普通手机向WAP手机全线过渡;传统PC行业巨头不甘落后,纷纷与通信元器件厂商、手机厂商开展合作,研制各类掌上终端产品;几乎所有网站都争先恐后推出WAP服务。他们声称,谁掌握了无线互联,谁就掌握了未来。但真的是这样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扩张机会和赚钱机会?还是一个不断往里投钱,又看不到未来收益的“陷阱”呢? 第一轮WAP风潮已退 目前这种火热的场面更像是一场虚假的繁荣,因其并没有真正带动无线上网的大规模应用。 记得年初WAP风潮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乐观的估计认为年底国内W AP用户将达到500万。实际情况呢?目前国内申请开通WAP业务的用户尚不足10万户,而且近一半用户在广东地区。用户群没有培养起来,也就没有了发展和赢利的土壤。 是什么制约了WAP用户的发展?一是费用问题。按照现行收费标准,手机上网最少也要支付一分钟一毛五分钱的通话费。由于手机等掌上终端屏幕狭小,只能容纳极其有限的文字,想阅读一条信息就得不停地翻页,整个过程的花费足可以买好几份报纸了。二是内容问题。从目前已开通的WAP网站看,不但内容极度匮乏,而且所能提供的信息如天气预报、股市行情、列车时刻表等,用户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免费获取。第三,手机等掌上终端本身的设计,如内存小、操作不便、屏幕狭小、不便阅读等,也成为WAP应用的障碍。在狭小屏幕的限制下,浏览和搜索都将变得不堪忍受。这样一来,互联网的丰富资源优势无法显现。 第一轮WAP风潮已经消退,这一点无可否认。 随时、随地、我自己的 据调查,多数WAP用户最不满意的是内容服务,“花了钱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诺基亚高级副总裁欧复凯指出,移动服务符合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它给用户带来的增值可以用3个词来概括:随时、随地、我自己的。“随时”是指无需等候,立即获取信息和服务。“随地”是指不受地点的限制,无论哪里。以后人们还将看到另一层含义,即基于地点的服务。比如走在商业区,你可以用移动电话接收附近商店发来的广告,或者查询附近电影院上演的影片。“我自己的”是指与我有关的特定的信息与服务。 各内容提供商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是把原有的有线网络内容简单转换一下就能满足WAP用户需求的。e龙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黎刚称,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行业,也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装进手机里。正如60年代电视改变了娱乐界,造就了“电视的一代”;80年代电脑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促成了“电脑的一代”;90年代因特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诞生了“网络的一代”;无线互联将造就崭新的“无线互联一代”。这一代人钟情于无线产品,嗜好时尚,富有主见和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对信息服务有着个性化和深入化的要求。为此,像e龙专门定位于城市生活网站,提供各种各样短小精悍的实用信息。 手机是最好的工具吗 用什么通信终端来上网?手机、呼机还是PDA呢?这些终端之间能否实现互联互通呢? 怡启投资集团董事长龚照南认为,未来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通信工具功能更完善,使用更方便,而且要求随时随地通过简单便携的通信终端接收和发送信息。为此他近期注资成立深圳照南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广东瑞华移动通信合作建立了“ 网捷”综合通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网捷为各种通信终端之间架起了桥梁,从而使各种通信终端如电脑、手机、呼机、传真机、电话、 PDA等实现双向交流。这样一来,只要是网捷网站的用户,只要拥有任意一种通信工具就可以随时接收或发送邮件信息、语音信息、传真信息以及预定的个性化信息等,而无需购买所有的通信工具。该平台一经推出即大受欢迎,数月内用户就逼近100万,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开发的先锋。 同时龚照南认为,内容服务一定要收费,“把网站的赢利完全寄托在网络广告上是不现实的,最终还是要靠对用户提供有偿服务来获得稳定回报”。但用户为什么要付费呢?譬如说一条金融信息,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必不可少的,对有的人却可有可无甚至毫无价值。“ 给用户的信息恰恰是用户最想要的,这样收费才有希望。”为此针对目标群体,网捷设置了信息点播个性化服务。 移动性与互联网的融合,将带给我们更高效率、更多选择的移动信息社会。在这里,一切以人为本,所有技术和服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中国,正加速奔向无线互联,前景是无比美好的,但必须保持冷静,找到一个好的突破口。 (秦海波)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