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3G专区专题 > 正文

通信世界:WiMAX技术的两大猜想及定位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 14:06 通信世界

  本刊记者 鲁义轩 策划/执行

  就像一场火热的赛马比赛中突然跑入一匹速度更快、步伐更矫健的黑马,WiMAX带着一股新鲜的气息,以更多项明显的优势闯入无线通信的赛场,比2002年时Wi-Fi的兴起更加快速地引起了业界的过分关注。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MOTO大礼倾情放送
LG CDMA手机一元抢拍 手机中的战斗机

  被称为WiMAX的IEEE 802.16a标准将Wi-Fi的无线电波传输距离从大约300英尺扩大到了几英里远,而且能让信号在遇到障碍物时反弹和穿透墙壁,同时还能对安全隐患进行修复并增加了高质量电话呼叫功能。虽然无线宽带标准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获WiMAX标准认证的设备到明年才会面市,但是日前一个市场研究机构仍然做出预测,称到2009年全球WiMAX的用户将达到700万。

  随着IEEE批准802.16成为无线通信标准,无线领域眼看着又要面临再次洗牌的局面。但新技术的出现到成熟商用还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协作与努力,有专家预测,WiMAX至少要到2005年之后才能具备一定的商业发展规模,在此之前,业界关注WiMAX搅动无线领域的同时,更多的声音是猜测。

  猜测1:WiMAX颠覆Wi-Fi?

  作为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的确有着部署更灵活、配置伸缩性更强、更安全、QoS更有保障、长距离覆盖特性以及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等特点,诸多优点使业界对WiMAX的关注度不仅大过了Wi-Fi,而且许多人还认定这一技术的作用大到彻底解决现阶段无线技术的诸多问题,Wi-Fi大有被颠覆之意。

  事实上,通过与业内专家的采访接触,我们知道WiMAX本身与Wi-Fi不属于同一个范畴,Wi-Fi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标准IEEE 802.11b相关的互操作性组织,而WiMAX则是无线城域网的标准IEEE 502.16相关的互操作性组织,两者面向不同的应用类型。

  相比之下,WiMAX有更好的物理层和MAC层技术,效率更高,QoS更好,竞争的局面是随之而来的,但两者不存在替代的关系。作为一项无线广域网技术,WiMAX也将会与现在的ADSL和CATV技术产生竞争关系,在不同的基础设施条件下,各种技术各有优缺点。

  WiMAX技术能否容易地延长传输距离,一些业内的人表示怀疑。不过如今的WiMAX技术能避免过分拥挤,这得益于FCC的一项规定,即控制Wi-Fi信号的功率和传输距离。例如,在一个小公园内,5个用户可同时使用同一个热点而不会造成它的堵塞,而同时在几个街区之外,其他用户也可以使用同样的频段。

  IEEE负责WiMAX标准以及其他802技术开发团体的负责人Roger Marks曾表示,他对以前长期困扰远程无线传输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充满信心,新的努力将能够取得成功,因为超高速超级芯片层出不穷,成就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与Wi-Fi相关的技术标准已经取得了几次突破性的飞跃,在速度上甚至已经赶上了许多有线网络。

  在WiMAX的市场应用尚未完全明朗时,有数据表明,今后五年内全球WLAN市场增长势头依旧没有松懈,其平均综合年增长率可超过20%,且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被普遍认为是下一波WLAN发展的热点区域。近三年来,为了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几大运营企业均加快了WLAN的市场拓展步伐,随着WLAN产品价格的下降和终端产品的日益普及,特别是WLAN安全性能的提高和应用的日益丰富,国内WLAN市场的确呈现着缓步增长的态势,具有更高传输速率的802.11g也将获得较大的发展。

  技术的脚步从不会停止。IEEE内部的一个技术团体从2003年又开始研发802.20标准,据悉,这种802.20技术(Mobile-Fi)有望在每小时120英里以上高速行驶的汽车或火车内实现快速网络连接。

  猜测2:WiMAX取代3G?

  因WiMAX技术一问世就和无线通信紧密联系了起来,随之就有“传输速度比3G网络快30倍,且其基站的涵盖区域也是3G基站的10倍”的说法。

  为了得到3G网络的无线电频率营运执照,国内的运营企业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用于3G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发的前期工作,而相比之下,WiMAX无线电频谱可能是免费的,而使用这种技术的运营商所需要的基站也较少,这似乎也是引起运营商紧张感的理由。现实情况是,一些运营企业认为过分夸大WiMAX对3G的影响力是IT业界对WiMAX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定位不够明确而引发的炒作。

  事实上,WiMAX是固定无线接入标准,而3G的优势在于大范围的漫游能力。虽然WiMAX传输速率很快,但其不能漫游的问题使之与3G并不存在直面竞争。因为3G要支持快速漫游,因此从信道计算和基站建设上必然要求其高质量的无缝覆盖,这使得其小区半径远小于WiMAX,投资远大于WiMAX,这也是目前3G发展中的一个较大的障碍。并且,WiMAX只可以用来传送数据,不能同时传送语音和数据。不过,由于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都想利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把语音电话完全转移到互联网上,以大幅度削减成本,因此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那么重要。

  单纯从解决宽带上网的需求来看,WiMAX对于在固定的场合中的无线接入应用,才更有先天优势。形象地说,WiMAX的重点是实现宽带无线化,而3G的重点更倾向于实现移动通信的宽带化。

  定位:WiMAX的“最后一公里”应用

  从技术的定位上讲,WiMAX可以更适合地用于城域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无线接入部分,尤其是对于新兴的运营商更为合适。Wi-MAX本身是用来解决互操作性问题的,有更好的加密技术使安全性更高。但不可忽视的成本问题,也不能在短期内就让WiMAX在无线宽带接入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在3~5年之后,WiMAX才有望进入大规模的商用阶段,而且它的市场总量大小取决于可用的频率资源(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和设备的成本降低的速度。有充足的频率资源和合适的设备成本,运营商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也才会通过部署WiMAX网络创收和获利。英特尔风险投资部门负责无线通信领域投资的Sriram Viswanathan称:“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无线宽带无所不在,使其成为继互联网之后人类的又一大创举。”

  一些从未涉足这类技术的企业也在进军这一领域。英特尔将向无线领域投入了1.5亿美元的投资。类似Proxim公司和Ensemble通信公司这样的小公司也在开发WiMAX设备,同时还有重量级企业诺基亚、奥维通、Airspan等。由思科系统公司资助的Flarion公司已经开始销售一些装备,它们适用于即将推出的Mobile-Fi标准,该公司在韩国进行了两项测试,因为韩国是最早和最快部署新型宽带设备的国家。

  自从IEEE于2003年1月推出了802.16a协议,覆盖了2~11GHz频段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后,在2004年7月推出了最新的升级版802.16d协议;而支持移动特性的802.16e标准预计在2005年完成制定。制订802.16标准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的难题,传统的有线宽带接入技术的解决方式即意味着大规模的资金投入。WiMAX的目标一旦能够实现,电信接入服务运营商就不必再自己开发基础的硅芯片产品、建立基础工作站以及开发网络管理软件,建立网络连接的时间更可以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为几天。而最终用户就可以像使用调制解调器一样方便的连接到宽带互联网上,少了许多诸如布线等的麻烦。

  IEEE 802.16主席Roger Marks称:“尽管标准非常重要,但标准本身不足以推动行业的大规模采用。WiMAX正通过不懈努力攻克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如实现互操作性和降低部署成本等。”随着WiMAX 802.16d标准与规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基于802.16d协议系统将在全球范围运营商获得广泛应用。预计2005年,基于WiMAX 802.16d的系统将逐步上市,与有线数据接入手段共同配合,解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链接——

  什么是WiMAX

  为了推广遵循IEEE 802.16和ETSI HIPERMAN的宽带无线接入设备,并确保其兼容性及互用性,由一些国际主流的通信部件及设备制造商结成了一个工业贸易联盟组织,即WiMAX。WiMAX于2001年4月成立,预期将发布最初的10~66GHz IEEE802.16规范,如同Wi-Fi联盟是针对802.11标准一样,WiMAX是针对802.16标准的。

  WiMAX所采用的802.16a是无线广域网技术标准,频段范围为2~11GHz,这种无线技术为“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提供了一种更优于传统的电缆、数字用户线DSL和T1/E1等方式的接入手段。

  WiMAX组织将提供一致性测试用工具,加快并增进成功的互用性测试。这些工具将在设备制造商研发阶段就被使用,以确保产品及其在以后的发展及演进过程中始终遵循标准。

  WiMAX的技术优点

  设备的良好互用性使运营商能从多个设备制造商处购买WiMAX Certified设备;在更远的距离下(最远可达50km)提供优质的频谱效率;系统容量可升级,新增扇区简易,灵活的信道规划使容量达到最大化,并且允许运营商根据用户的发展为基础逐渐升级扩大网络。出众的系统增益可以提供更强的远距离穿透阻挡能力。可弥补Wi-Fi技术的不足。

  WiMAX的市场优势

  针对部件制造商——WiMAX为集成电路制造商提供了大规模量产的机会。

  针对设备制造商——基于一个标准的稳定平台来快速增加设备的新能力,使制造商能够更快地进行设备创新。

  针对运营商——提供一个能降低设备成本并加速性价比提升的公共平台,这是任何基于私有技术的产品无法达到的。填补宽带接入的市场空间,并从中牟利。快速开通T1/E1级别的、按需分配大容量宽带业务。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设备将越来越便宜,从而降低与设备配置相关的资金风险。基站可与各厂家的终端(CPE)相兼容,不再出现被一家设备制造商垄断的现象。

  针对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宽带接入选择,特别是在那些仍存在市场空间的地域,如接入困难的大城市市中心的建筑;用户距离局端很远的郊外区域;人口密度低,电信基础网络薄弱的农村。更多的宽带接入手段将带来竞争,其结果是更低的月租费用。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