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村通纪事专题 > 正文

无线接入:解决农村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15:54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李进良

  在通信技术和业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去年,国际电信联盟将世界电信日的主题确定为“帮助全人类沟通”;前年,国际电联将世界电信日的主题确定为“信息通信技术为全人类服务:帮助人们跨越数字鸿沟”。这体现了人们对电信普遍服务的重视。

  当前,我国电信普遍服务的现状如何?怎样跨越“数字鸿沟”,有效解决电信普遍服务的“瓶颈”问题呢?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固定电话网络规模和用户总数均居世界第一位,电信普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使得通信业在东、中、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电信普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受到了一定限制。近年来“村村通”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约12%的行政村尚未通电话。这表明,我国东西部、城乡之间还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

  启动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而加快交通、通信等公共设施建设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要开拓农村市场,就必须进一步改善农村与外界的沟通环境,加快通信、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正在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没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开发西部资源、发展西部经济将无从起步,更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六大之后,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而电信普遍服务是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地区有线通信网络建设成本高且时间长

  传统固定电话的本地环路共需三种类型的电线:从交换点到配线箱为干线电缆,从配线箱到分线盒为配线电缆,从分线盒到用户为引入线。安装本地环路线路的费用非常昂贵,而且维护成本又很高。有线通信网络设施包括线、杆等,这些设施容易被偷盗和遭受天灾破坏。据统计,由于故障报告、调度及修理活动频繁,有线电话运营公司总维护费用的绝大部分被用于维护本地环路。而且,有线接入安装建设要数年之久,这样资金回收也就延迟了。实际上,建有线通信网络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被证明是本地接入网,无论是发展中的经济社会还是发达的经济社会皆是如此。因此,一个国家的电信网首先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及人口密集的城市建设起来,而电信普遍服务则需要作为运营商长期的义务来逐步解决。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建成了“八横八纵”光缆干线,连接各大城市的主干网也已基本完善。但要实现农村普遍服务,依然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全国共有乡镇4.62万个,行政村73.27余万个,自然村500多万个,乡村人口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按4口之家估算共有20184万个家庭。要想实现“家家通电话”目标,就像人体毛细血管与主干血管数约140∶1一样,我国预计必须铺设有线本地环路的缆线长度将达上千万公里。

  一般而言,在整个电信工程中,线路的投资占总投资的近70%。在电信工程实施中,农村和西部地区区别于城市和东部地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地广人稀、地形复杂。西部农村地区各行政村离乡镇、县城等几乎都在几十公里以上,通信网络建设投入大、运维成本高。粗略估计,为了解决占总人口63.91%的乡村电话问题,仅以电话普及率达到2%计,即需1600亿元的巨大投资,如果要达到“家家通”的水平,就要高达20000亿元的投资,这显然是电信运营企业难以承受的。另一方面,铺设有线电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即使每年铺设缆线10万公里,也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另外从通信消费状况来看,由于农村消费需求比较低,新装电话平均月话费收入也就是30元左右,投入大收益低。因此,电信运营商对投资建设农村电话网络感到力不从心,所以,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步伐大大放缓。

  □无线接入是解决农村普遍服务问题的重要手段

  与有线接入手段相比,无线接入的主要特性,就是它在有线通信的分配和接入网络中采用了多址无线电系统,从而可以替代光纤、铜线等有线网络。要解决农村电信普遍服务问题,无线接入手段拥有比有线网络更明显的优势。相比而言,无线接入具有如下优势:

  建网成本低:从投资成本来看,无线网络能够表现出“电子化”的特征,即电子产品按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芯片元件密度加倍、处理速度加倍,而芯片成本减半。通过对比,在一个铜线网络中,大部分的成本都花在了电缆材料等方面,其成本一直无法像“电子化”的产品成本那样很快地降下来。据测算,

  在1000人的行政村为20户建设一个干线长5公里、配线长5公里的铜线网络,每户平均需要资金10000元。距离长1倍,投资也要加1倍;如果距离长达50公里,则投资要高达50000元/户。而无线则在50公里以内,不论远近,都可以作到低于1000元/户。

  运营成本低:节省运营成本是采用无线环路的另一大优点。取消铜分配线和铜引入线后,由于故障和维护活动大大减少,因而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线路维护的投资每年约为总投资的4%,摊给每户约为400元。我国村村通工程的实践表明,无线环路只要维护费50元/户,能够大大减少每户每年的运营开支。如果将节约的投资成本与运营维护中减少的成本合在一起,就更降低了无线接入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据测算,有线接入网络投资回收期长达50年,而无线接入网络只需2至9年。

  建网速度快:接入系统能否快速部署,这对运营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如同蜂窝移动通信所证明的那样,与那些要投入数年之久的有线接入相比,无线系统确确实实能够在数月之内,甚至于在数周之内就安装起来。这样就加快了资金回收,运营商能进而再将资金投到新增网络容量上去。

  可逐步扩容:无线接入的另一大优点就是,它对用户需求预测方面的不确定性表现得更为“宽容”。无线接入初始投资少、扩容方便,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逐步增加投资、逐步扩容,由此减少了过量供给的资金投入,可实现更快的回报。

  可靠性高:无线接入的基站一般安装在电信运营部门特定的机房和塔顶,终端就设在用户家中,没有或很少有户外设施,不像有线电话的杆、线易被偷窃,也不怕狂风暴雨刮断线路,可以确保遭遇天灾时的通信安全。

  由于拥有以上独特的优势,在陆地通信业务中,一些国家越来越特别强调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实际上,与有线固定通信相比,公众蜂窝移动通信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也印证了无线接入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TU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饱受战争困扰的柬埔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的发展中国家。到2001年底,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0多个国家的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同时,整个非洲的无线电话已经在数量上超过了固定电话。至2002年底,柬埔寨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万、移动电话用户43万,无线电话用户数是固定电话用户数的10倍。应当看到,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人口都居住在农村,移动通信技术较之固定通信技术在成本上、施工上具有显著优势,因此移动电话便比较容易得到发展。

  综合全球电信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移动电话用户的增幅远高于固定用户的增幅;落后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直接建设移动通信网,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通信市场需求分析

  如果将国内通信市场进行综合分析的话,可以大体分为高、中、低端三块市场。

  高端市场:高端市场用户既包括商业人士、白领高管人员、工程师、律师、新闻记者等群体(他们的支付能力较强,通信业务量需求较高,移动性大,经常使用手机),也包括年轻科技人员、大学生等时尚一族(他们通信业务量需求并不很高,支付能力也不强,但喜爱玩电脑,常使用手机新业务),这些用户属于中国可能的潜在高端用户群。

  中端市场:中端市场用户包括城市每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工薪阶层、中小学生和家庭妇女,他们的支付能力不强,希望每月的信息通信消费低于100元,还包括乡村的富裕农民、牧民、渔民等。中端市场用户一般不上网,主要进行通话和发短消息。该用户群在确有必要时才购买手机,当确有必要时才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消息。如今,单向收费的无线市话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近两年来,中端市场用户数增加得很快。

  低端市场:低端市场用户主要包括农村每月通信业务量需求很低的农民,也包括城市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打工族。低端市场用户的支付能力很差,当确有必要时才打电话,希望每月的信息通信消费额低于30元,最好靠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予以补助。针对国内电信业城乡之间和东、中、西部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要有效解决占总人口64%的乡村通电话问题,推广应用SCDMA等无线接入系统,无疑是解决电信普遍服务问题的有效途径。保守估计,如果按30%的农村家庭使用无线农话来考虑,未来5年全国总用户数将高达6000万;乐观估计,如果按30%的农村人口使用无线农话来考虑,未来5年全国总用户数可能高达2.4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可以预见,农村通信市场的启动,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民邮电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