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听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评论:当手机越来越不“像”手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 09:03 信息时报

  记者 伍健文

  “玩手机”一直是很多用户的业余爱好。在餐馆、地铁站,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大家手机的玩法越来越多了,跟前几年一味埋头玩短信相比,现在可以戴上耳机听收音机、听MP3、上网、摄像……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星迹争霸 激情竞技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无限下载MP3你作K王

  不过,手机这些“花巧”的功能,在行内也遭遇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近日就有人士专门针对智能手机发表意见说,智能手机不可能普及到较大的市场中,因为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最多不过是打打电话和发发短信,没必要浪费银纸购买一些用不上的功能。

  不同的声音,对于冷静看待消费者需求无疑是很有帮助的。然而,如果真的对市场情况进行观察的话,“花巧”手机的迅猛发展确实不容忽视:厂商们之所以对摄影手机趋之若骛,跟销量上升不无关系,据预测,摄影手机在今年手机的总出货量中将占1/4份额。

  “手机玩法”的兴盛,其实反映了用户差异化需求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其中,最突出的就包括娱乐型和炫耀型。在这种新兴的需求主导下,手机越来越集结了游戏机、玩具、音乐盒、首饰、PDA等功能。其实,不但手机终端如此,整个通信行业也不例外,手机上网、下载游戏、铃声等“花巧”功能,使数据业务在移动和联通两大运营商总收入的比重,几乎逼近10%。

  因此,在时下这个缤纷多彩的市场,我们再也不能用“性价比”这种简单的定义,来一统消费者的价值标准了。不少消费者其实是很乐意为部分所谓的“闲置”功能埋单的,看看前两年一些厂商如何凭借“宝石手机”等概念发家,就不难理解。当然,前面所提到的不同声音,也反映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意见——这本身就是需求差异的一种表现,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手机厂商同样生产中低价位的产品。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功能的手机,其实也是整个3C融合大潮中的沧海一粟:凭借着技术进步,传统家用电器、电脑和通信产品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在越来越多“三合一”、“四合一”冒出来的市场中,如果仍然独沽一味,路子只有越走越窄。就像历史重演一样,技术推动市场洗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