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中国电信格局重组“传言”录专题 > 正文

电信重组传闻有感“浮躁”是一种不良情绪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13:18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最近的业界有点儿浮,有点儿躁,甚至还有点儿闹。

  有关“四合二”改革方案的,有关3G命运前景的,有关中国网通上市进展的,有关中国联通盈亏状况的,阵阵传闻、种种版本,有鼻子有眼地在媒体上、在企业间、在员工中充斥着、扩散着、弥漫着,虽还算不上是沸沸扬扬,但已多少搅得人有些浮浮躁躁的了。

  浮躁是一种不良情绪

  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不良情绪,心理学甚至把其纳入“亚健康”之列。人浮躁了,终日会处于忙忙忙、烦烦烦的应付应急状态之中,脸色会暗淡似灰,眉头会紧锁如川,脑子会呆若木鸡,瞅谁都不顺眼、逮谁跟谁急,长久下来,就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丧失收放自如的弹性,不病才怪!企业浮躁了,领导的战略判断力会缺失、员工的目标执行力会打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弱化,层层衰减下来,想不垮都难!不敢想像一个国家要是浮躁了,后果将会怎样?

  北京人遇到自己反感的人和事总爱说一句话:你怎么回事啊?有病啊?这听的人一听就急了:说谁呢?你才有病呢!这个“病”就是指心理有毛病。浮躁就是心理毛病的一种,我们或者可以换种说法,叫它是心理“感冒”了。就像人人都会身体感冒一样,心理感冒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常见的、能治疗的、可以痊愈的,只要我们正视了、抓紧了、对症下药了。

  对于大多数浮躁的人或者企业来说,浮躁或来自于生活、发展的目标不明确,或有了目标但这目标又太高太大而力不从心,或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了达到目标的能力就是对实现目标的专注度不够。

  我所看到的我想分析的“浮躁”,只来自于第三种:因为左顾右盼、因为不够专注、因为不会凝视。

  我儿子,一个10岁的孩子,学习一般,却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又是书法爱好者、又是乐队的小号手,还是航模小组的,甚至还曾经是校模特队的一分子,哪一样都跟“学习”沾不上。即便这样,逮住点儿空还不忘他的游戏机,一天到晚就看他忙乎啦。于是“浮躁”就成了家校联系本上、家长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了。是呀,一个小孩子玩性正浓,还得串演多种角色,他能不浮躁?成绩能优秀才怪!

  如果说一个未成年人的“浮躁”,也许当归咎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不法,使他忘了学生“本色”。

  那么一个成年人、一个成熟企业的“浮躁”该怪罪谁呢?也许是生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如何解压?方法很多。心理学家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说白了就是只做自己该做的事儿。是企业的员工,聪明的你只需要对你的顶头上司忠诚服从,尽职尽责地完成眼下的手头的工作——“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本关于员工忠诚的好书)。“何时上市”是你上司的事儿,“四合二”和3G是你上司的上司的事儿,隔着若干层呢、离你远着呢,操那心?还是俗话说得好:没拿那份钱不操那份心;是企业的高层你操的心可就多了去了、大了去了,但智慧的你也可以拨冗“偷懒”,比如把钱数上亿的项目报来,比如非关乎企业命运的人和会议不见、不陪、不出席,比如只对手下那十几二十个“二级”恩威并施、发号施令。

  这么絮絮叨叨、这么谨慎用词、这么费劲分析,可谓用心良苦。我无意打击你的远大理想,我也不想泯灭你的宏伟抱负,实在是“你浮躁、我难受”、想为你做点儿什么,尽管我也会浮躁。美国有句谚语,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这里的“轻”,你可以理解为,地球离开谁都照常转;你也可以理解为,干大事者往往需要小我忘我的精神;你还可以理解为,无欲少欲者自轻自乐。如此想来,你是不是轻快多了。看!阳光如此灿烂,如你的笑容。听!鸟鸣如此动听,像你的妙语。人在快乐时最聪明。快乐的你会吃惊地发现:脑子特别灵、点子特别多、效率特别高。原来工作是如此美丽呀!

  我一直记得多年前一位新闻前辈曾对我说过的话:凡成事者,要心存高远更脚踏实地。

  我一直以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这一国家级口号的提出是有其深刻背景和现实意义的,是针对“浮躁”现象而来的。

  当然,祛“躁”减“压”还有许多方法。你或者可以亲近大自然、流汗健身房。你或者可以对可有可无的“应酬”说“不”,如果说“不”不行,你还可以尽量把其安排在白天。你更可以在一个静静的夜晚,轻轻掖掖孩子的被角,一边享受美妙舒缓的音乐、一边沉浸在《光荣与梦想》(一本反映美国社会的实录巨著)的波澜壮阔中。

  浮躁与媒体的“炒作”有关

  浮躁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就发生在你、我、他的身上,它就出现在我们熟悉的那些企业中,说与不说它都在那儿竖着立着,与媒体何干?有关!是一些媒体的过分“炒作”,传播并助长了“浮躁”之风。这么直白?会不会有些言过其实、危言耸听?我知道,肯定有媒体会觉得刺耳。可这是事实呀:拨拉拨拉眼下业界这些“热闹”事儿吧,哪一件哪一桩与媒体的“炒作”无关?

  比如“四合二”重组方案吧,5月下旬最先就是从香港某媒体捅出来的。该消息称,从去年年底开始,国资委已经开始考虑“四合二”的运营商重组模式,以保证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具体方案为:一家固网运营商和一家移动运营商合并,形成两家全业务运营商,而最可能的结果是移动+网通、电信+联通。并称,这种重组方案不仅考虑到移动网和固网的平衡,而且在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实力上也较为合理。因为根据信产部的运营商排名,移动和电信的市场占有率均在30%以上,而联通和网通的占有率则相差无几,均为15%左右。甚至还称,“四合二”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这件事情应该是国资委在操作,信产部只是执行部门。沧海横流方显“媒体”本色。于是乎,一些业界内外媒体像逮住个“大鱼”似的,以“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敏感”的名义,纷纷忙乎开来:左手致电国资委,右手采访运营商,耳朵还不忘倾听“专家之音”。对“第一手新闻”进行了“添油加醋”般的轮番“回锅”炒作。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乎,真的、假的、半真半假的、有影无影的信息,就这么在空中满天飞舞着。弄得运营商的高层们哭笑不得、一头雾水:“这哪儿跟哪儿啊?”防记者就跟防贼似的,就连平时可以喝茶聊天的朋友拿起电话也会敏感地问一句:“大记者有事吗?”就差打出“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标语来;弄得企业员工们人心惶惶,四处“打探”消息,仅我接到的电话、短信就不下二十。有关“四合二”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着,你能说媒体与制造“浮躁”无关?

  同是媒体,同是“包装”新闻,也许我们在一些同行眼里过于“保守”、过于“迟钝”了。但我们认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当我们“吃不准”的时候,宁可“一慢二看三通过”为好。这与媒体一向标榜的“独立独到独家”的宗旨在某种意义上并无二致、并不矛盾,毕竟责任重于一切,媒体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帮忙而不是添乱。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月以前发生的与媒体“炒作”有关的一件事儿:电信日纪念大会刚刚结束,记者们蜂拥而至把国际电联标准化局局长赵厚麟先生层层“包围”住了。作为老朋友,我的“问候”和“谢意”是无法“挤”过去了,只能远远地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旅途劳顿、脸色疲惫的赵局长。记者们的提问大多集中于“电信业垄断”和“3G牌照”上。在回答一个年轻记者提出的怎么看待中国电信垄断问题时,我注意到赵局长的“不耐烦”。他不客气地说,几年前媒体就问过我这个问题,能不能换个话题?电信垄断各国都存在,甚至比中国严重得多。几经改革,中国电信业的垄断早已被打破,垄断已不再是阻碍电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了。作为媒体,你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能人云亦云。要更多地关注电信企业的成长进步,而不是一味指责批评。最近我回国较多,与国内电信企业的老总们接触多了,我发现他们和他们的企业在服务观念、经营理念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是不是可以成为你们挖掘的“新闻”?

  赵局长的话虽不多,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让那些自以为“见多识广”的记者们哑口无言。

  赵局长的委婉善意的“批评”难道不值得我们媒体反思、深思吗?!

  (中国电信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电信重组新闻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