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手机引发暗战 隐变国内手机市场格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 11:43 太平洋电脑网 | ||||||||||
作者:太平洋新闻中心 鲁洪暠 2004年被称为中国联通的双模手机年,凭借一部可以在GSM网络和CDMA网络上自由切换的双模手机,联通努力破解着资本市场对其最放心不下的难题------G网与C网的两网相争。
联通公司宣称其双模“世界风”手机将于7月上市,董事长王建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描述了双模手机的三大用途:一是让G网用户享受CDMA1X的数据业务;二是使C网用户可以到GSM制式的国家和地区去漫游;三是能互相弥补两网覆盖不足的问题。而究竟这样的功能给手机厂商能够带来什么?而国内手机手机市场将有什么新的格局变化?通过这样的变化我们有看到手机技术带动一个怎样的变化? 危机四伏 2001年,CDMA概念曾经一度被吵得沸沸扬扬,在技术上的优势也曾让CDMA这项技术变得炙手可热,当时19家厂商信誓旦旦准备瓜分这个不可预测的大蛋糕,但事过境迁,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到底带来了什么。现在CDMA网络用户数量只是一千多万,而相对与GSM用户的两亿多,相去甚远。虽然现在厂商的数量早已不只那十九个幸运儿,但对于联通今天一二月份相对放缓的CDMA速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能抹去的另一面,那就是大多数厂商的亏损。据悉,现在的CDMA手机厂商中只有三星在赢利。很显然,当初的热火,原因就是厂商看中了潜在的利润,而现实的残酷,使得大家必须清醒的去认识一些事情。除了利润以外厂商还必须面对的是,技术生命周期缩短所带来的产品风险,国内网络从模拟到数字完整过度花费了十四年,CDMA用户发展到1300万花费了两年,以这样的速度去探知3G,一旦3G风暴般到来,一些不做准备的厂商在自己没有成长的时候就已经累死了。 在那些共同仰望的岁月里,国内手机厂商得益于牌照的优势曾经和外来人建立很好的友谊,科健与三星,LG与浪潮,大唐与摩托罗拉……但当这些异帮人成长起来时,有些伙伴却被一脚踢开。但这也许只是一个裂口,对于很多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才一个永生不敢触碰的伤疤,在技术上的劣势,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更多的意味着市场的淡出,研发投入过大而导致的资本压力,产品战线过长,营销利润难以实现,这些或多或少都存在与国内手机厂商中。加上现在以韩国手机厂商为主的国外厂商,例如INNO、PANTACH、VK中桥等等,又在悄悄的进行新一轮的进攻,内忧外患,让国内手机厂商疲惫。 巧变格局 现如今已经发布双模手机的厂商有摩托罗拉、三星、LG,7月2日,上海联通正式对外界宣称率先在全国首推“世界风”双模手机。为此,联通还特意举行了预登记活动,宣布首批5000部双模手机预约登记的正式展开。而据此次双模生产厂商之一LG的有关调查,2004年国内双模手机市场的需求量预计在20万台左右。虽然对于联通本身来说,双模手机有着很大的资本意义,但对手机厂商来说或许是一个信号,由于高昂的研发费用和市场风险,对待双模手机更多的厂商采取的是一种观望态度,而成功发布双模手机的厂商无论在C网还是G网都有着非常强的势力。或许从这一点上可以让很多厂商认识到CDMA不只是一棵摇钱树,会有更多厂商放缓跟随联通的脚步。而这样,对于像摩托罗拉、三星、LG这样的大厂商来说不仅扫除了很多对手,也同样为自己通过CDMA迈向3G提高了一个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