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中国联通成立十周年专题 > 正文

网络篇:网络是联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 17:18 通信世界

  本刊记者 乔楠

  近十年来,中国联通建成了覆盖全国、联通世界的综合通信网络。

  1999到2003年,为适应市场需要,中国联通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通信网络基本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多亿元,年均投资规模达到400多亿元。截止2003年底,公司建
UC立体声聊天 无限下载MP3作K王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成了覆盖全国、总容量1.2亿户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2001年仅用半年多时间,建成开通了覆盖全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其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在世界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前所未有。2003年3月28日,中国联通又将CDMA网络整体升级到CDMA 1X,目前公司正在加快CDMA精品网建设步伐。

  三期工程为CDMA发展保驾护航

  2001年,中国联通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建成了覆盖全国332个地区、92%的县及发达地区乡镇的CDMA网络,并在2002年初投入使用。2002年下半年,中国联通又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在二期工程中,IS-95A的一期网络平滑升级过渡到CDMA1X网络,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新增容量2000万户,整个CDMA网络容量达到3500万户。同时,中国联通也在二期工程建设中全面加大了对城市楼宇和室内的覆盖,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型城市的楼宇和室内覆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3月底,CDMA二期工程竣工。

  经过前两期工程建设,中国联通CDMA网络全网覆盖和网络质量大幅度提高。2003年下半年,中国联通又紧锣密鼓地展开了CDMA三期工程建设,到今年第一季度,CDMA三期工程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后,CDMA网络容量超过5000万。CDMA三期工程建设的目标,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的全面覆盖,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同时,也要加强数据业务的运营支撑能力。

  经过CDMA三期工程的全面建设,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CDMA1X网络。而CDMA1X网络拥有强大的数据业务支撑能力,又给联通数据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如今,除了一些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外,即使在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甚至在一些农村乡镇,用户都可以享受到完善的移动通信服务,可以享受到基于CDMA1X网络的高速移动数据业务。随着CDMA三期工程第一阶段的完成,中国联通CDMA网络质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改善,全国省会城市和一些重要城市将首先达到精品网络的要求。

  倾力打造CDMA“精品网络”

  在去年联通的工作会议上,王建宙总裁表示,“精品网络”应当具有三个特征:先进的网络技术、一流的网络质量、差异化的增值业务。

  在精品网络的基础上,公司又提出了“旗鼓相当,各具特色”的实际发展目标,旗鼓相当的重点是加快网络覆盖,以适应当地的市场需求;各具特色,就是要凸显CDMA网络的各种优势,把CDMA强大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由于联通C网建设超速发展,网络建设时间紧,因此在运营初期不尽完善。中国联通在全网提升覆盖质量的同时,也发动各省分公司也加快了网优步伐。从去年12月开始,上海联通就率先发起CDMA“扫盲”运动,扫平千栋楼盲点。随后,山东联通经过5个月的建设,CDMA三期工程全面完成,整个山东境内CDMA网络在深度、广度、厚度上实现了全方位立体覆盖,无论覆盖还是网络质量均已跃居省内一流。为了让广大用户充分认识山东CDMA的网络现状,2004年元旦,山东联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千金测试网络,联通承诺更好”活动,面向全国用户有奖征询CDMA网络覆盖盲点,社会反响强烈,用户数量增长极为迅猛。

  近两年来,中国联通在全面推进CDMA网络建设的同时,把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筹划。为了全面提高网络运行质量,中国联通认真汲取了国内外运营商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维护、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采纳各方之长为我所用。中国联通不仅要在CDMA网络的规划、勘察和工程建设中体现“精细管理”,而且在网络的运行、维护工作中也要体现精细管理,全面提高投资效益。同时,在扩大网络覆盖和进行网络升级的过程中,中国联通还密切关注不同厂商的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每月都要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有效提高了不同厂商无线网络之间硬切换的成功率。

  在全面扩大CDMA网络覆盖和优化的同时,中国联通还一直致力于运用CDMA大基站、超远程覆盖的先进技术优势,打造近海、草原、湖泊等超远程覆盖的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在我国山东、海南、广东、浙江、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建设并逐步开通了近海CDMA移动通信网络,通信覆盖近海100公里范围,满足海上航行和海洋作业时的导航、定位预警、救助等生产安全需要。同时,近海CDMA移动通信体系还向近海交通和生产行业提供海上气象、海况、鱼汛预报等公益服务,有利于强化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渔民的根本利益。在烟台2·22海难中,在其他通信信号中断的时候,CDMA手机信号饱满,在大海上通话清晰,为这次海难的救援提供了有力的通信支持。据了解,目前中国联通CDMA海洋网络覆盖日趋成熟,大部分地区海域信号优于GSM信号,已经得到海上用户的广泛认可,在海上安全生产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质量是市场竞争的基石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建宙在今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网络质量是市场竞争的基石”的观念,加快目标网建设,加强运维工作,加大网优力度,完善支撑系统,实现网络质量的全面提高。

  打好目标网建设攻坚战。在网络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加强主要交通干线、旅游景点及城市室内的覆盖。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GSM网络建设首先要解决高话务负荷和影响网络安全的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省会及重要城市的覆盖。对于确有市场潜力并有效益的重点地区可进行适度扩容。要尽快在北京、上海、广州建成“G&C双模系统”商用试验网,并在上半年开通。

  推动运维和网优向纵深层次发展。要彻底改变重建设、轻维护的观念,加大网络优化力度,不断提升网络质量。建立健全“全程全网”的运维管理体系,加强对干线的管理,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体系和应急处理体系,提高核心故障的自维能力。健全必要的维护与监测手段,重点抓好网管的建设和使用。重视维护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维护人员的素质。在维护管理和网络优化方面,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并有所创新。要推进国际漫游业务的发展,努力提高国际漫游服务质量。

  强化支撑系统建设。支撑系统建设要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总部和省分公司两级管理部门积极性,与核心支撑厂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强化更加贴近用户、更好服务市场、更好服务管理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运行支撑管理,切实提高支撑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和处理能力,向“精确资料、精准计费、精细服务”迈进。

  联通致力打造“精品网络”

  中国联通G网经过了10年的建设,而C网的建设时间只有短短3年的时间。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网络覆盖一直是联通工作的重要之重,在中国联通董事长王建宙提出的“移动为主,综合发展;两网协调,差异经营;效益领先,做大做强”的24字经营方针中,也可以看出公司对移动工作的重视。中国联通十周年庆典到来前夕,记者走访了联通移动通信业务部副总经理朱学东,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朱学东副总经理告诉记者,中国联通作为市场的后来者,要想做到国务院领导提出来的“旗鼓相当,各具特色”,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

  中国联通C网一期工程的无线网络规模只有1500多万,这个数字只能实现全国的基本覆盖,而随后上马的联通C网二期工程意义则更为重大:一方面二期工程解决了C网一期工程在覆盖方面的空白,C网二期工程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网升级到CDMA1X,这实际也是在全国的C网上搭建了一个数据业务的承载平台。联通C网的二期工程,无论是从网络质量还是网络覆盖方面,与一期工程相比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在C网三期工程中,联通公司提出了一个“目标网建设”的思路,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把网络质量提高到与竞争对手“旗鼓相当”的水平。对联通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到“旗鼓相当”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联通三期工程的工作重点就是完成重点地区的网络覆盖。毕竟联通的C网只建成短短三年的时间,在网络建设方面,联通公司从没有像这几期工程这样在一两年之内这么大的投资去建设全国的网络,因此完善覆盖、提高运营质量就成为了三期工程最主要的内容。在提高网络覆盖的同时,联通也在不断加强对网络的维护和优化,提高网络的运行维护水平,提高整个网络的质量。

  《通信世界》:一些用户在初期使用联通的C网时,认为网络质量不够好,目前中国联通C网的网络覆盖情况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

  朱总:目前中国联通C网的覆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特别是在北京、山东等地区。网络覆盖里面涉及到很多除技术层面之外的东西,比如地铁、写字楼、停车场等一些室内的覆盖。联通从去年开始的三期工程,就将室内覆盖作为一个工作重点。这方面包含的因素很多,比如城市的统一规划、业主的管理思路等。在网络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除技术之外的困难,比如在网络规划中我们认为在一个地点架设基站是非常理想的,能够取得最经济最有效的对本地区的网络覆盖,但是因为业主或者周围居民不够配合,就可能造成我们原订方案的修改,这就会牵涉到一系列问题。

  《通信世界》:现在联通C网的覆盖已经基本到位了,那么下一步将如何做好网络优化等工作呢?

  朱总:联通的网络建设时间比较短,并且每一年都是在大规模地开展新的建设,所以真正能够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现除了网络覆盖之外的问题的机会不是很多。做好网络的运营和维护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其重要性比单纯的网络新增和扩容更重要。通过网络优化和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来提高全网的质量,这是一项没有止境的工作,需要在新的水平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对我们移动部门来说,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加强全网的管理和质量将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信世界》:联通发展GSM用了十年的发展,发展CDMA网络用了仅仅不到3年的时间,已经初见成效,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朱总:比较关键的有几个方面:第一,是从总公司的领导到各地方分公司的领导,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单纯依靠GSM网络走一些老路很难达到“旗鼓相当,各具特色”的竞争局面;第二,从CDMA技术体制的发展来看,在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过渡的时期,这种技术体制具有其他技术体制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中国联通依靠C网在短期内缩小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在技术和服务方面形成局部优势;第三,联通公司对内部机构进行的整合以及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非常有效的运作,如果没有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的运作和全公司的统一,联通公司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

  《通信世界》:如何理解“精品网络”?联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能实现“精品网络”?

  朱总:“精品网络”涵盖内容非常多,既包括网络覆盖、规模、质量、运行维护的效率,还包括对用户服务以及向用户推出基于CDMA1X的各项无线数据业务,这些都是在“精品”的范围内。可以肯定的是,能够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和相关各项业务的需求,都应该被考虑在“精品网络”的范畴之内。对于联通移动部门来说,“精品网络”就是要打造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善、技术水平较高、运行效率较好、用户满意的网络 。

  《通信世界》:建设一张相对完善、高品质的移动网络,对于中国联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将会起到怎样的推进作用?

  朱总:把网络建设好是中国联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战略。如果不具备基础的承载网络,再好的技术和应用都会受到制约,建设和维护好网络是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这是毋庸质疑的。联通的C网在整个建设环节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其中大量的工作是要在网络建设完成之后,对网络进行优化、对全网进行协调管理以及对全网运行维护工作的提高,这些都是拥有一个完善网络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与网络的建设工作相比,运营维护工作更需要一种踏踏实实、细致入微的工作精神。不仅中国联通,其他各大运营商也都应该将这项工作列为公司的重点工敘,因为这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