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寻找日韩3G的“致命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3日 12:30 财经时报

  在3G问题上,日韩模式是否依然拥有强大火力?为此,《财经时报》调查了几大日韩厂商

  金错刀

  “3G就像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对大家都是一个重新起步的机会。”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轻松填问卷开心拿大奖

  近日,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周晓阳这样评价3G机会。

  在备受期待的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上,日韩模式一直是一枝独秀。这是因为,面对3G悬念,许多人都会把眼光放到几年前——模拟向数字转型的悬念。不少日韩厂商抓住了这个机会,一跃而成为“数字英雄”。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三星电子。三星电子做手机从1984年开始——生产一种个头庞大的车载电话,这是一种比大哥大还要大的手机。

  到1996年,韩国首先实现了CDMA手机的商务化,这时三星开始大量生产CDMA手机。到1998年,三星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已达到第一位。据三星(中国)会长李亨道介绍,1993年,在韩国CDMA手机市场,摩托罗拉占80%,但到2001年,三星的市场份额占到了48%,摩托罗拉不到10%。

  在3G上,日韩模式是否依然拥有强大火力?

  为此,《财经时报》调查了几大日韩厂商,如NEC、DoCoMo、LG电子、三星电子等。对他们而言,从模拟到数字的作战经验会成为障碍还是催化剂?在3G产业链中所谋为何?他们的机会和威胁又在哪里?

  事实上,日韩企业的3G模式依然是悬念重重:

  1.战略复制并不简单。

  这方面的典型是NTT DoCoMo。NTT DoCoMo于2001年开通WCDMA移动业务FOMA,是全球最早推出3G业务的企业。截至2003年7月底,NTT DoCoMo发展FOMA用户65.87万户。

  在i-mode最风光的时期,DoCoMo进行了大量的扩张,但事实证明3G发展的模式远没有那么简单,要把某种3G模式快速复制到其他国家将面临极大的风险。比如,DoCoMo进军美国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说明了日本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复制性。

  虽然已经进入中国三年时间,DoCoMo在3G领域依然没有什么实际业务,同时也在为过去两年的战略失误展开调整策略。

  2.竞争之战危机四伏。

  由于在竞争战略、产品线上太过雷同,日韩IT厂商也在面临同质化竞争。除此之外,日韩厂商也需要面临另外一场战争:如何用自己的新技术打败自己的旧技术。

  对于竞争,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周晓阳的观点颇有代表性:“3G时代的竞争,就像打球一样,三局两胜。至于在3G的时候是和谁竞争,很难预测,是不是会和日本厂商竞争,很难预测。至于是不是和某一个公司竞争,目前不太好预测。我们不太在意某一个竞争对手,而在于三星怎么样用自己的新技术打败自己的旧技术。实际上我们的市场份额上升,你很难看出由于我们的提升造成别的厂商的下降。”

  3.日韩3G后继乏力?

  已经走在3G市场前列的日韩厂商,也在面临后续火力难题。由于技术、应用以及市场需求等问题,日韩两国的3G业务“先行者”第一阶段业务量极少,只能够惨淡度日。

  从2001年10月率先“布网”,到2003年3月,一年半的时间,NTT DoCoMo仅发展了15万3G用户,第一场战役,NTT DoCoMo以惨败收场。对此,电信行业专家王煜全认为,日韩3G的整个产业链还在形成过程中,离真正成功尚有距离。

  王煜全把日本3G模式比作“丰田模式”,日本电信运营商与增值服务提供商的关系比较类似丰田汽车和它的零件供应商的关系,日本3G产业链与欧美的差别也正如丰田和福特的差距,丰田由于与供应商结合紧密,只需要200-300家供应商就能造出汽车,而福特的供应商以千计。

  在王煜全看来,中国3G模式要学“福特模式”,不能学“丰田模式”。王煜全称:“日本的3G模式一开始就采取了行业合作的模式,但问题是,日本企业天生的行会性质的管理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竞争。中国企业如果能像福特那样,在运营商与增值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适当的产业链条,就可能超过日本和韩国。”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