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小灵通”,星火燎原专题 > 正文

众企业博弈小灵通终端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 11:22 新京报

  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传统的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中兴通讯、朗讯和异军突起的金鹏、华为、普天等;

  第二阵营:一些传统的国产手机厂商也杀入了小灵通终端市场,比如夏新、康佳、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纵情享受人生第一乐趣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上网实用手册
侨兴(中电通讯)等;

  第三阵营:一些家电厂商,包括金正、创维、步步高、中讯天创等。

  政府态度

  1999年10月,信息产业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省市局在无线接入(PHS)发展问题上,不要一轰而起,没有上马的项目一律暂停。

  2000年5月份,信息产业部发文要求各地电信企业的小灵通项目一律暂停,等待评估。

  2000年6月29日,信息产业部又下发了《关于规范PHS无线市话建设与经营的通知》该文件明确小灵通是“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定位为“小范围低速移动无线接入。”

  2000年11月21日,信息产业部第三次发文,要求提高小灵通的月租费和通话费。

  2001年2月,信息产业部第四次发文,对小灵通收费提出明确要求,规定了两种收费方案,同时提出的“大城市暂时不发展小灵通”。

  2002年下半年,政策有所松动。

  2003年3月10日,北京通信怀柔放号,3月28日广东电信珠三角5市放号,4月29日,广州放号,北京城区有条件放号。

  设备厂商技术称雄

  设备厂商在小灵通终端生产领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从小灵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设备厂商起着非常关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小灵通商用网络在中国市场开通的早期,其产业链并不完善,尤其是终端生产方面没有人愿意对一个政策前景极不明朗的产业进行投资。如果想让自己一手引进和主导的小灵通市场得到发展,设备商就必须为运营商提供配套的终端产品,而UT斯达康正是这样做的。

  随着当初是出于这样的被动目的,但是小灵通出人意料的大受欢迎,让设备商们终端生产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终端方面的收益甚至不亚于系统设备。资料显示UT斯达康2003年第三季度收入有57%来自小灵通手机业务,而只有33%来自服务供应商使用的设备,其毛利率达到32%。

  也正是凭借这种先入为主的优势,UT斯达康、朗讯以及中兴通讯这三家小灵通设备的主要生产商也在终端市场一度形成三家瓜分之势。而UT斯达康最高时曾拥有70%的占有率。虽然后来随着更多的厂家的进入,三家垄断被打破。但至今UT斯达康仍然有超过45%的份额。

  另一方面又有更多的设备商加入小灵通终端领域。实际上这也是所有设备商在终端领域方面固有的优势。

  然而,华为方面也坦承,公司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就是借进入小灵通终端的契机积累全面进入通讯终端设生产的经验。并为3G终端生产做准备,这与当初设备商只是为了推动本产业的顺利发展而提供终端单纯心境相比,已经不同了。

  手机厂商 触类旁通

  进入2003年,小灵通终端生产领域的新兴品牌飞速发展并形成一点竞争实力,使传统厂商感受到巨大竞争压力与挑战,这其中就包括夏新、康佳、TCL等国内知名的手机生产商。

  在小灵通产业链中,终端曾一度是小灵通发展的瓶颈。因为只有几家系统厂商从事终端生产,灵通手机价格昂贵、型号品种单一,曾颇受用户抱怨系统商配套提供终端的模式也让运营商一定程度上比较被动。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的3月,小灵通在政策上得到了政府的默许,用户数量飞速的增长态势则让手机厂商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

  有手机厂商表示,他们进入小灵通市场具有独到的优势,同为通讯终端手机厂商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已经有整体把握,利用已有的品牌形象,营销方面更是经验丰富,运用娴熟灵活。加之制造灵通手机和制造GSM手机生产设备上没有太大区别,技术上不存在太大障碍,更没有牌照的限制,手机厂商在小灵通终端领域可谓触类旁通。

  新兴厂商担忧前景

  2003年小灵通终端生产领域出现的新面孔当中,还出新一些陌生的品牌,例如金鹏、中讯天创、互通、泰丰等等这些新兴的生产商此前几乎都没有从事通讯终端生产的经验。但是在小灵通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下纷纷进入这个行业。

  以中讯天创为例,这家位于深圳的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专门从事小灵通终端产品的生产,因此这家公司提供的数据在2003年短短一年间,公司售出150万台小灵通产品,销售额达到6亿元。这家公司的华北区销售总监宣称公司目前在国内小灵通市场所占份额已经进入前四强,而西北市场的占有率更超过90%。

  同样宣称自己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位的还有互通,这家公司称2004年第一季度以40万部的销售业务位居UT、中兴通讯、朗讯之后进入“第一集团”。

  小灵通未来前景的不明朗是这些企业普遍忧虑的问题。中讯天创公司方面表示,相对于设备商和手机厂商背景的终端生产企业中讯天创这样的专业企业的可回旋空间更少,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已经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研发机构,从事双模小灵通以及3G方面的研发。而广州金鹏去年也曾宣布将在今年推出PHS/GSM双模小灵通。

  双模热的背后是这些企业希望避免局限于小灵通终端领域,实际上中讯天创表示,就曾有生产GSM手机的计划,但是有关牌照壁垒没有实现,但并不排除今后适时进入的可能,这表明专业厂商已经在未雨绸缪了。

  本报记者 李嘉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北京爆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