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信息产业部电信日大型活动报道专题 > 正文

游五洋:引领可持续发展是电信业的天然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 16:06 通信信息报

  游五洋:电信技术作为ICT的主体,具有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民主等功能,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电信业的天然使命。为了引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电信业要持续发展,扩大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作用,继续提高通信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张茂州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E歌时代来临了!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飞鱼大赛秀出你的风采

  “通息通信技术:引领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实质上也是对电信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深入探讨。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导思想的今天,电信业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哪些关系?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部中国电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游五洋。

  记者:今年世界电信日提出了“信息通信技术:引领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题,有人认为电信业负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使命”,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游五洋:联合国2002年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即使增加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超出地球的承受能力。这需要在以下三个关键领域统筹行动:经济增长和公平、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社会发展。

  电信技术作为ICT(信息通信技术)的主体,具备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民主等功能。

  首先,在世界范围内,电信产业都是新兴的、快速增长的产业,这源于电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人们对通信的巨大需求;其次,通信技术在其他传统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节约能耗、提高产出的效果;第三,通信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更便利地参与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民主。

  记者:要解决可持续发展必须涉及到一个资源问题,工业每前进一步,能源离告罄就接近一步,这是人类在不断寻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否为人类解决这种矛盾提供了可能?较之传统资源,信息资源有哪些特点?

  游五洋:工业社会的特点是对物质资源的过分依赖,这诱发人类无节制地、掠夺性地竞相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结果造成资源浪费和日益匮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衡,这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此,有学者提出了“工业化危机”和“增长的极限”等反思和警告。对于工业化的种种弊端,停留在传统治理改造状态,局限于物质能量过程内部,那么就不能彻底解决治理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简单地实行关停并转难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摈弃工业经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高知识含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大大促进了信息经济和信息化的孕育与发展。

  目前,以信息化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行信息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以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就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改造、替代传统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解决工业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这主要通过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信息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信息化解决工业社会危机这三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信息化带动经济增长。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具有倍增、催化和优化作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一系列综合效益。信息化扩大经济活动范围,开辟新发展空间,改进生产性能,增强人员素质,拓展劳动对象,减少资源消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力质量、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系统运行的有序度、强化经济调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改善上层建筑功能等方式发挥对国民经济的优化作用,实现经济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

  第二,信息化促进社会进步。信息的充分利用是准确了解社会系统运行状态、把握政策推进和控制尺度、促使社会系统稳定、高效发展的关键。信息化有利于优化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社会整体的繁荣进步。通过信息化改善生活质量和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均衡发展,缓解地区间、社会阶层间发展不公平矛盾,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环保、防灾等方面存在的传统问题,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生活的多元化、知识化和智能化,创造更广泛的个人空间,将人类文明程度大为提高。

  第三,发展信息化解决工业社会危机。解决工业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采用新的发展模式,核心是如何提高国民经济质量效益,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工业经济难以在不增加资源投入的前提下获得发展,而资源消耗的结果必然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污染,产生治理与发展相互制约的矛盾。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肩负发展与环保双重负担,因此必须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这个答案是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改造、替代传统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投入产出率,避免无谓浪费,消除资源损耗,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灾害发生,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记者:我国电信业近年来获得了高速持续的发展,它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有多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游五洋: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第一大产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电信业是信息产业的主力军,运营业带动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研发、软件业等形成一个大的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比重。

  其次,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部门,使传统产业重现生机。通信信息技术运用于传统产业中,对传统产业的装备、工艺流程、管理方式、交易方式和最终产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改造,促进提高生产效率。

  记者:“信息通信技术:引领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主题的提出,对我国电信业的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游五洋:首先,电信业本身要持续发展,继续保持国内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保持对国民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第二,要扩大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作用,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第三,继续提高通信服务水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电话、网络带来的信息便利。这就要求高度重视通信普遍服务。

  记者:可持续发展应该优先解决世界上穷人的问题,但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城乡以及东西部之间数字鸿沟也在不断拉大。考虑我国电信业的现状,您认为应如何尽快缩小数字鸿沟?

  游五洋: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仅依靠竞争是解决不了普遍服务和数字鸿沟问题,还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变得突出。在目前情况下,尽快缩小数字鸿沟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包括对西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税收优惠,对不发达地区群众通信消费的直接补贴等。其中一项就是建立竞争中立的普遍服务基金制度,让运营商公平地承担普遍服务义务。

  记者:有人认为我国电信业发展过快,已经没有大的发展空间。您认为我国电信业是否还具有持续高速成长的空间?要保持这种持续高速的成长,电信运营商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

  游五洋:肯定不会出现过去的那种高速增长,但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而且发展速度也会快于其他产业。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我国不过5.57亿电信用户,电话普及率不过40%多,发展空间还很大;第二,在移动通信领域,价格和利润仍然很高,说明这一领域竞争还不充分,还存在快速发展的空间。

  要保持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政策的问题。对运营商来说,最重要的是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毕竟这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其次是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追求技术和业务的创新。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