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讯解雇中国高管 如何面对3G采购大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 11:07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曹增光 毛晶慧 朗讯“自曝家丑”的行为令业界匪夷所思,对于在电信行业通过“行贿”手段拿单的行业潜规则,参与者往往是心照不宣,而此次朗讯以解雇中国高管层的强硬手段,高调揭开“业内伤疤”的举动,显然并不是一厢情愿。
“朗讯应该能算得清这笔账,损坏自身形象对于未来在电信行业中的设备采购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朗讯以反腐败的名义让中国高管层下课,无疑于引火烧身,以后中国哪家电信运营商还敢和朗讯中国做生意?”一位深谙电信业采购“游戏”的人士表示。 虽然在媒体的曝光下,朗讯中国高管层遭解雇的多个版本浮出水面,但幕后真正的原因却始终秘而不宣,一场朗讯中国高管被强令离职的戏剧性表演还远未结束,现在浮出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高管“喊冤”解雇缘由扑朔迷离 一切来得都这么突然,以致朗讯在中国的每个员工都一头雾水。对于这次来自于美国总部突如其来的“解职事件”,朗讯中国的员工并不知情。 据记者查证,在朗讯中国遭解雇的高管层名单中,包括朗讯中国的董事长兼总裁戚道协,他是中国台湾人士;首席运营长关赫德,关在担任朗讯中国首席运营长之前,还曾经担任过朗讯科技青岛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另据记者了解,同时被朗讯总部解雇的“财务主管”即指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财务主管黄锦昆;而解雇声明所指的“营销管理人员”即指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另一员工。 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包括总裁戚道协、财务主管黄锦昆在内的三名被解雇人员皆三缄其口,拒绝对这次由总部扣上的“贿赂”的帽子作任何解释。 朗讯中国首席运营长关赫德却公开辟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关赫德的态度显得坚决,“总部的这个决定对于我来说确实很突然。我只能说对于公司和客户我都没有做出任何不正当的行为,而造成这样的结果可能是一些误解或者是认知上的差异吧。” 在美国朗讯公司发表解雇4名朗讯中国高级雇员的声明之后,朗讯中国首席运营长关赫德立即作出反应,出来否认美国监管部门所指的贿赂行为:“我会找出个时机向外界正式表态,因为这对于我的名誉、人品都有很大的影响,总部的决定对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关赫德的高调“申冤”与其他三位被解雇人员的缄默态度相比颇显“另类”,令这次“解雇事件”的背后原因更加扑朔迷离。目前“真相”还难以揭开谜底,由于朗讯中国的公关经理陈继红目前在四川出席朗讯网校的开幕活动,对外正式的一个说法将在她回京后再向新闻界公开。关赫德也表示,他将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全面展示这件事的始末。 同时,据记者获悉,由朗讯美国总部派发的向中国媒体澄清事由的会议安排将择日公布消息,被解雇人员是否真如之前所描述的那样涉嫌贿赂违规,可能会水落石出。 大单纷至“壮士断腕”匪夷所思 “之所以外界对此次解雇中国几位高管的行动费解,是因为朗讯中国在这几年中获得来自电信运营商设备采购的订单颇丰,因此,对于在任职期间不断交出漂亮成绩单的中国高层,总部的强腕手段颇有‘大义灭亲’的味道。”一位电信专家认为。 据记者了解,朗讯在中国电信运营商中的口碑一直很好,因此,无论是在抢占电信、网通小灵通市场还是在联通建设CDMA网络上,朗讯都拿到了令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垂涎三尺的丰厚订单,特别是在全球电信业普遍低迷的前提下,中国电信业务的一枝独秀为朗讯走出巨亏阴影发挥了直接的带动效应。 朗讯自2001年起成为联通CDMA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在联通CDMA一期工程中就赢得价值数亿美元的巨额订单,在二期工程中继续拿下1/4的订单,总价4亿美元。2003年9月,朗讯与联通再次签下逾2.3亿美元的CDMA三期合同,其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在此项工程中分别只获得了9000万美元和5000万美元的订单。 此外,在把握中国的“怪胎儿”——小灵通上,朗讯中国的“押宝”决策更为英明。面对在政策层面尚不明晰的小灵通业务,UT斯达康成为崛起的小灵通“黑马”,而朗讯自然也分得了小灵通采购单中很大一杯羹。 据记者了解,朗讯还占有全国小灵通设备10%的市场份额。单是青岛朗讯所在的山东省,朗讯与山东网通的小灵通PHS网络设备的累计合同就高达1.8亿美元。朗讯还成功获得了福建电信、江苏电信、辽宁网通等地的小灵通订单。 因此,此时在朗讯频频拿到电信行业大单的背后,中国区高管人员的突遭解雇成为难以揭开的悬疑,而只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来自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调查难以令人信服。 毕竟,对于朗讯来说,刚刚走出亏损阴霾,又步入“最有潜力可挖掘的中国区涉嫌贿赂”的怪圈。作为一家利益至上的大企业,朗讯“壮士断腕”之举的确让人难以理解。而发难的《反海外腐败法》可能也只是个名头而已。 解雇高管如何应对3G采购大单 与朗讯解雇中国高管层的“不如意”相比,朗讯在中国的竞争对手很明显会从这次事件中获益,尤其是在中国信息产业部即将派发3G牌照的敏感时期,电信运营商也欲敞开钱袋子采购电信设备。此时,背负“贿赂”污点的朗讯中国如何面对3G的采购订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运营商代表表示,朗讯在中国几乎与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运营商都有生意往来,以往的合作关系都很“默契”。在最近3G的第二次外场测试中,朗讯也积极配合网通、电信作3G牌照发放前的实验网建设等工作。 因此,强行解雇高管层的行动对朗讯在未来3G市场获取订单的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贿赂行为”引发的拨出萝卜带出泥的“连带责任”更会让电信运营商在采购朗讯设备时谨小慎微。 该人士还表示,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的影响下,电信运营商中负责设备采购的决策者,一般不会愿意只身涉险,尤其是在朗讯遭遇“贿赂”危机的“关键”时刻,避之惟恐不及的心态会让朗讯的设备采购中标经受考验。 同时,在中国电信行业的设备采购中,设备商使出浑身解数拿单,不可避免地会踏入“贿赂”的雷区,更何况这在电信行业采购中已是不成文的潜在游戏规则。如果朗讯中国在经受这次“贿赂”指控后,不按“规矩”出牌的话,也很难能拿到订单。 虽然朗讯美国总部声明不会影响到在中国的业务,但恐怕所有人都明白,朗讯在电信行业采购中已是“烫手的山芋”,运营商在采购朗讯设备时必然会持谨慎态度,害怕与其“有染”而招致“飞来横祸”将是运营商们采购时重点考量的因素。 美国朗讯公司关于解雇4名朗讯(中国)高级雇员的声明 朗讯公司曾在2003年9月30日发表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公司开始觉察到,对公司国外运营中出现的一些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行为缺乏内部管理此前已有类似事件在沙特阿拉伯发生,当地政府正在展开调查。公司依照《反海外腐败法》进行审计,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发现,公司在中国的运营过程中存在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事件,并认为公司对此疏于管理。公司已将这些发现报告至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现正和这些机构展开合作。 公司已采取措施改进内部管理,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4名卷入此事件的朗讯中国雇员正与公司脱离关系。他们在朗讯中国的职务分别是:总裁、首席运营官、营销管理人员和财务经理。目前,朗讯中国将直接由朗讯全球销售总裁罗伯特·沃斯勒负责,直至公司任命新的中国总裁。 公司相信,这一事件以及公司的疏于管理尚未对公司财务收入造成重大影响。但公司尚不能确定这一事件是否会在将来对公司的中国业务产生影响。 这一事件是在公司依据《反海外腐败法》对23个朗讯海外公司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些公司包括朗讯在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的机构,一个设在美国的中国销售机构,以及一些设在美国的从事非美国业务的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些机构中,仅有朗讯中国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并导致高级雇员被解雇。 (据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