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平衡现在与分配未来--中国手机市场两难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8日 09:44 计算机世界网

  记者 侯晓轩 杜昊 包冉

  2亿7千万户的存量市场,5200万户的新增预期,频繁更新的消费习惯,勾勒出中国手机市场的火爆曲线;3G猜想悬而未决,“曲线救国”巧取牌照,高速增长放缓后的“软着陆”,则考验着所有手机厂商的智慧;从高库存到价格战,关于手机市场的“盛世危言”一直没有停息,如何平衡现在与未来的资源分配,兼顾规模、速度与健康,成为必须解答的两
难命题――

  “滞胀”重压

  供给膨胀和需求增量停滞走向严重的不平衡,正在给中国手机产业链的上上下下施以越来越大的压力。

  2004年2月底的一天,天气灰蒙蒙地,还下起了小雨,正值早春二月的北京春意不浓,寒意却不少。时间刚过早晨8点半,位于西三环的京都信苑饭店容纳几百人的多功能厅便坐满了人,“信息产业部2004年电信业发展与政策通报会”正在这里举行,台下坐得满满登登的听众大多数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系统设备以及终端设备厂商,他们对于下一步运营商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的关注远远大于其他行业,甚至甚于运营商本身。

  “运营商的政策通气会,我们一定得来听听啊!”某个专程从广东赶来的手机厂商这样说道,“了解运营商下一步做什么,了解国家政策的方向对我们的工作有指导意义”

  强烈关注的背后,当然是强烈的利益纠葛。就在距离京都信苑饭店不到一千米之外的北京公主坟手机商圈内,迪信通旗舰店、中复电讯、手机地下超市里每天都是熙熙攘攘,买手机的人头攒动,卖手机的抓住一切机会促销,店门外则挤满了收购旧手机的二道贩子,等待被年轻消费者淘汰的8成新的“旧”手机。

  “手机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在公主坟站了四年柜台的一位赵姓老板对记者说,“品种花样很多,但除了几款明星机型,价格越来越没有保证,摩托罗拉新出的低端彩屏手机都不到1000元,哪里像当年。”当年的情况是,手机厂商少,手机型号也少,一款明星机型(比如摩托罗拉的V998,诺基亚的8210)能够长时间畅销不衰,给厂商、渠道商和终端经销商极大的利润回报。

  所以,已经拿到手机牌照的厂商特别支持信产部的“5号令”(199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编者注),这个文件明确限制颁发新的独立手机牌照。“这里面的玩家可不能再多了,”坐在记者身边的某合资手机企业的代表对记者说,他甚至更强烈地认为,国务院开“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电视电话会议”时真应该把手机行业也加进去,“现在的市场绝对投资过热”。

  而在当天的通报会上,信息产业部娄勤俭副部长的讲话也在微调着宏观指导部门的市场预期。娄勤俭说,“今年计划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20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4.5%;计划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000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23.5%。”点击信息产业部的官方网站(www.mii.gov.cn),可以查询到2003年的相关统计数字:2003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增长6268.8万户,截至2003年底,中国移动电话普及率20.9%,用户总数为2亿6869.3万。

  增量从6268.8万户微调到5200万户的预期,既显示出信息产业部的务实态度,也确实反映出市场形势的变化。

  变化的明显特征,一方面是增速的停滞,可以理解为市场需求已经进入平台期;另一方面则是供给的继续膨胀,各家厂商的市场、生产投资力度大多丝毫不减。还有苦等牌照4年而不得的明基,积极和中电通信(CECT)等牌照持有者合资成立新公司,“曲线救国”打入市场;再如联想,在手机市场迟到之后,今年要将移动子公司全部人马搬到厦门,“我们要持续扩大自己的研发生产能力,”联想移动公司智能手机事业部负责人关伟对记者说。

  变化的必然结果,是供给膨胀和需求增量停滞走向严重的不平衡,这种“滞胀”虽然和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的“滞胀”不一样,但是同样会对整个产业链的上上下下施以极大的压力。在波导和TCL这两大国产手机巨头的最新财务报表中,压力之下的危机感已经非常明显。

  已经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名的波导(根据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的统计――编者注)在2月21日公布年报,主营收入达到108.41亿元,净利润2.45亿元,2003年共销售手机1175.59万台。考察波导从2001年到2003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是28.16%、23.84%、17.17%,呈下降趋势。而估算其在2003年的每台手机的销售单价为919.21元(108.41亿/1175.59万台),每台手机的净利润只有20.84元。

  TCL凭借手机业务这块优质资产实现了集团上市,并在今年继续运作TCL移动单独海外上市,但是从其财报来看,TCL移动公司在2003年的纯利润已经出现了大幅缩水,降幅35%,结果为7.82亿港元。两三年前,整个TCL集团正是凭借手机市场的丰厚利润为其彩电业务、IT业务和集团海外拓展战略赢得了宝贵的腾挪空间。

  调控与升级

  波导和TCL面临的问题肯定是共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加强宏观调控,这是短期的治标;二是积极引导产业市场的重大升级,这是长远的治本。升级的企盼,聚焦于3G。

  “我们如果看不到市场的实际情况,今后的市场调节和生产就会出现混乱,”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王秉科副司长对记者说,“信息产业部将加大力度对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防止过分投资现象的产生。”

  长期工作在信息经济运行第一线的王秉科对记者说,“从产能来看,我们还不算过剩,因为产能不断增大的同时需求也不断增大,最理想是达到动态平衡,2003年手机产销率为也达到了98%。但由于企业进入市场的技术和投资门槛降低,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频繁,不断有新的企业在加入和加盟手机产业,始终是供大于求。”

  王秉科尤其提到,“跨国公司都看到了我们国内的市场非常巨大,都在不断进入,跨过企业会很在一些开放优惠政策和劳动力成本上取得优势,日本、韩国的众多企业就非常积极。中国台湾省的手机企业也很想进来。这些厂商进入国内市场,必然要引起产能、供需的变化,也必然要加速整个市场的竞争。从而使国产手机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王秉科表示,信息产业部更审慎地制订手机年度指标性计划。即将在四月份召开的一年一度的组织召开手机生产协调会,也会为产业过度投资进行预警。

  但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这种调控应该是解决一时问题的治标之法。因为在现有的市场格局中,三十七家手机厂商已经将空间挤得满满当当。在2003年由通信工业协会组织的一次会议上,时任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的欧阳忠谋曾大敲警钟:“2003年上半年,国产品牌的手机在中国市场上所占的比例达到了55%。但实际上,这个统计数字中统计的国有品牌销量是制造商卖给代理商的手机数量,制造商,就是在座各位了,我们把手机卖给了代理商,对于我们来讲是已经销售出去了,但是代理商是否销售到了零售商,零售商是否又销售到了用户手里呢?。”

  “2004年春节我回农村老家,发现我们那里的人买的手机基本都是黑白屏的,而黑白屏产品现在几乎都不生产了,可见农村市场消化的还都是以前的库存。”一位业内人士对于手机厂商的库存不无忧虑,“大部分库存都积压在渠道里,厂商自己不说,很难完全统计出来。”

  所以,对于手机这样一个集技术与时尚于一身、并能产生极高服务附加值的产品来说,技术和运营模式的重大升级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提升。现在,升级的路径非常明确――

  就是3G!

  跟上3G

  宣告自己的3G战略,已经成为国产手机终端厂商在2004年春天热衷的交响曲。但实际上,政府和运营商却比终端厂商更着急。

  2004年2月下旬,国产手机终端厂商们争先恐后地宣布自己的3G方略。2月20日,在2003年抢摊势头很猛的康佳率先公布了自己的3G计划:在2005年年中推出自主开发的3G样机。“3G时代,康佳要做领跑者,”康佳通信总经理黄仲添信誓旦旦,黄引用研究机构的数据预计,“从2005到2010年,3G手机销售额将由每年2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六年累计达到4500亿元。”

  康佳发布消息之后,拥有台湾大霸电子股东背景的迪比特旋即爆出“2004年七八月份就拿出3G样机的消息。”大霸电子是摩托罗拉在台湾最早的代工伙伴,其专业技术背景一直很深,目前迪比特在伦敦的3G实验室主要跟踪WCDMA标准,而大霸电子又是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芯片厂商凯明公司的董事成员,迪比特因此在TD-SCDMA和WCDMA两条战线上双面备战。

  2月24日,联想移动在北京发布了其最新款的智能电脑手机“智旋ET560”。该款手机全套采用当前智能手机最高标准的硬件配置,同时在工业设计、商务应用、娱乐应用等方面拥有多项创新。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手机事业部负责人关伟表示,智能手机就是3G手机的前奏,联想目前已经做好了全面挺进3G手机时代的准备,一旦国家3G标准确定,将会在3-4个月内推出成品整机。

  就在国产手机终端厂商纷纷亮相的同时,通信设备商华为已经悄然把自己的3G手机摆上了嘎纳3GSM大会的展台。这款采用WCDMA标准的手机,应该算作第一台国产3G手机,其目标主要朝向海外。

  在2002年曾创造出“一款手机拯救一个企业”的夏新,在2003年增势不减,估计销售规模在80亿元以上,夏新总裁李晓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2年下半年夏新就开始关注3G标准、系统、终端和业务的发展状态,2003年已经完成了一些重要的准备工作,也贮备了充分的资金,2004年将展开具体的研发工作。”李预计,“夏新在2005年上半年能够提供WCDMA、CDMA2000标准的手机终端。在TD-SCDMA方面,夏新表示将会紧密配合产业联盟的需要,力争在2004年内提供测试样机。”

  从运营商方面看,虽然2004年2100亿的固定自产投资不可能包含3G网络的巨额费用,但目前已经有运营商开始贴牌生产手机,并利用自己的渠道销售。可以视为从末端抢占3G阵地的一个信号。

  可以肯定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终端厂商高调发布自己的3G路线图。在这一幅时代图景的背后,既有中国政府有望在2005年中期确定3G标准、发放3G牌照、建设3G网络的拉力拽动,更有信息产业部在背后积极推动的推力使然。

  2003年底,在通信工业协会举办的一次内部的手机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上,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赵波谈到3G时情绪有些激动,“在3G技术实验的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一家咱们国产品牌的终端,全是国外的,欧美、韩国、日本的厂商。目前我们的终端厂商没有在做3G产品的。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手机厂商,可以说没有做3G产品的。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华为、中兴,在系统里表现得也非常不错,虽然跟顶尖的厂商还有一些差距,但是已经可以拿出来和它们拼一下市场了。可是我们的终端产品根本见不着,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赵波话讲得很实在,“如果两年以后,我们的3G投入商用,这又将面临当初移动通信发展时候的一个问题——我们没有自己的终端产品。我们也一直在考虑,怎么结合国家3G发展的规划,把我们自己的3G终端产品研制出来,当市场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给市场使用。”

  确实,纵观国际市场,国外手机厂商在3G研发领域的百花齐放已经是“正在进行时”。在已经大范围展开3G应用的日本和韩国,NEC、索尼爱立信、LG、三星等品牌已经推出多款适用于CDMA2000 1X/CDMA2000 1XEV-DO和WCDMA标准的3G手机,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超级大佬,更是都早就在2003年的中期发布了其3G旗舰机型。其中,诺基亚一直被认为对3G态度偏于保守,但也在进入2004年后公布了积极的3G手机开发计划。

  形势逼人!

  所以,去年底的手机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政府的急迫心情,“对于一直缺乏核心技术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3G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打翻身仗的机会!”――信息产业部张琪司长在当天的发言和总结中甚至多次用了“拜托”这个词,言词凿凿,其情可表!

  3G缺口

  标准的悬而未决,研发资金的强力投入,是处于市场竞争第一线的终端手机厂商面对的两个最大缺口。

  别看面子上手机终端厂商嚷嚷地凶,私下里,至少有四五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出心里话,“我们还是等等吧,运营环境只要出来,造终端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标准还没定,我投那么多钱研发,得多少风险呐!像2002年上CDMA一样,赔了还不是自己的?!”

  显然,标准的悬而未决,研发资金的强力投入,是处于市场竞争第一线的终端手机厂商面对的两个最大缺口。

  国家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唐和TD-SCDMA标准当然是义无反顾地支持,并且在积极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建设。在这方面,作为TD-SCDMA前一代技术的SCDMA的发展也许会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在2003年末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主办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建设报告会上,张琪司长曾向运营商强力推荐SCDMA,“SCDMA是TD-SCDMA的中间产品,是很好的技术,很好的产品,……可以覆盖农村……是可以服务三农的一个途径,有利于解决农村问题的……呼吁运营商考虑这一点。”在日前信息产业部下达的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中,SCDMA被推为实施接入技术手段的首选。再看看SCDMA的终端厂商情况,在拥有政策上的强力支持的情况下,SCDMA已经将产业链布局完毕,信威正在组建SCDMA自己的产业联盟,在终端方面已经和深圳普天凌云,创维,重庆信威,TCL,CAPITEL及一些较小的公司签约共同生产CDMA手机终端。这些厂商中的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与大唐有血缘关系。

  终端手机厂商对大唐和TD-SCDMA的态度其实很微妙。大唐的标准费用低,但是手机厂商心怀疑虑,有厂商直言不讳:“大唐毕竟是新标准,究竟怎么样我们还得看看再说。2002年联通上CDMA的时候,我们就响应号召,结果压在手里多少手机?最后赔了还不是自己的?”也有些厂商选择观望的原因是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国内上3G,不可能一下子上一张网,更多的还是双模的方式。况且,即便3G正式运行以后,仍然会有一段时间的2G到3G的过渡期,那时我们在调整也来得及。”

  “3G肯定会很大地改变终端市场的格局,双模、多模手机的应用会更多,终端厂商也面临更多的选择:用哪个标准,与哪个运营商合作,不同的资源加上不同的选择都会为竞争格局增加很多变数,”大唐电信终端事业部程家平先生很中肯地对记者说。

  不妨拿日本3G市场做参照,目前日本3G的规模居世界首位。它不仅开放了3G网络,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各种丰富的3G数据业务,成为3G商用的领头羊。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是全球3G市场地的“晴雨表”。日本于2000年6月以招投标方式颁发3G牌照,NTT DoCoMo,KDDI和J-Phone三家移动运营商分获经营许可。获得许可证后,三家先后推出了3G业务,2003年,又有1家运营商进入市场,使得市场中3G运营商的数量增至4家。在这四家运营商中,采取的技术有三种:WCDMA、CDMA20001X和CDMA20001XEV-DO(见表1和表2)。

表1 日本各3G运营商采用的技术及速度(截至到2003年7月)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3G运营商

技术

速度

NTTDoCoMo

WCDMA

384kbps

KDDI

CDMA20001X,CDMA升级版

144kbp

 

CDMA20001XEV-DO

2Mbits

J-Phone

WCDMA

384kbps

Multimedia Research Institute Corp.

7月以后才开始运营)

-

表2 日本3G用户市场份额(截至到2003年7月)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3G运营商

采用技术

用户数(万)

市场份额(%)

NTTDoCoMo

WCDMA

65.87

6.67

KDDI

CDMA20001X/CDMA20001XEV-DO

915.64

92.67

J-Phone

WCDMA

6.58

0.67

Multimedia Research Institute Corp.

7月以后才开始运营)

-

-

  可见,双标准或多标准共存的3G时代,看起来更像一个实际的未来。在这种形势下,怎么押宝,押谁的宝?就成为资源有限的国内手机厂商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像日本,就是CDMA2000 1X占据绝对优势,但是谁能预料中国市场的未来呢?

  在韩国同时扮演了电信运营商、系统方案提供商、终端制造商三重身份的LG认为,从3G被中国信息产业部提上议事日程之日起,中国3G就成为了整个国际信息产业的焦点话题。而相关政策迟迟未能出台,使得中国在加入“全球3G大家庭”的日期不断推后,但这种延迟也更使潜在的中国3G市场成为了国际范围内整个产业籍以扭转颓势的关键。“目前,从各种渠道透露出来的信息,都预示着中国的3G将会出现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不同标准共存并展开竞争的格局,”LG中国公司负责手机业务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国的3G牌照迟迟未能下发,但是进入2004年以来,整个产业的趋势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三种标准共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使得不同阵营的生产商都打足十二万分精神,针对中国市场展开一系列战略举措。各个标准阵营都在加强自身的技术竞争力,并且加紧与中国的各级运营商合作进行商业化测试和运行预演。LG长期以来进行3G手机的不断研发,具有WCDMA手机和基础设施领域最先进的技术,目前,LG已经开始着力开发3G的CDMA20001X系统和TD-SCDMA终端的研发。”

  夏新则认为,按照3G系统在中国的规模性商用时间表,要到2006年才会大规模商用,夏新从2004年开始具体的开发工作,应该完全可以赶上市场的需求。

  审慎态度的背后,则是资源的有限约束,虽然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流水营业额都高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利润也可观,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运转率,使得拿出一笔不菲的长期研发经费不是那么简单。而在这方面,宏观调控部门的态度也很明确,赵波副司长明确表示,“国家资金毕竟是有限的,主要的研发资金还是靠企业自己投入。”

  “前期投入太大了!”某手机厂商给记者算了一笔帐,3G终端研发的前期投入非常大,单只购买国外的芯片和解决方案的费用一项便是少则100万美元,多则四、五百万美元。而现在国内手机厂商生产一部手机的利润大概在100元左右,销量最大的国内手机厂商手机年销量大概在百万部左右。这笔费用对国产厂商来说委实很高。夏新方面则告诉记者,CDMA2000 1X、WCDMA的专利全是国外公司的,国外厂商可以进行专利互换,但国产厂商需要付更多的专利使用费。如果国内厂商可以与专利所有者达成一致,将有利于国产厂商的发展。

  除了高昂的入门费以外,还有人才压力,研发人员必须熟悉3G环境,但是这方面的人才数量极少。这些多需要费用支撑。有趣的是,现在已经有国际巨头如摩托罗拉,把3G时代的标准认证和人才培养视为下一个“金矿”。摩托罗拉工程学院(MEI)的经理张伟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升级摩托罗拉网络工程师认证(MCNE-Motorola Certified Network Engineer),随着中国进入3G时代,人才的巨大缺口会迅速显现出来,如果能在这一点上抢占制高点,那么将对摩托罗拉全面树立在中国3G市场的核心优势大有帮助。”

  显然,3G是一次全面的竞争,也带来了全面的机会,从严肃的研发、制造、培训,到轻松的娱乐、影音、生活,锻造着整条产业链的含金量。所以,手机终端厂商的态度并不代表一切。

  赵波副司长在去年底的手机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上,就这样“刺激”过国内手机终端厂商说,“现在我们国内的手机厂商没有做,并不表示我们国内的其他厂商没有在做3G产品的研发,比如华为就在做WCDMA终端的套片,预计2004年出来(华为已经在嘎纳3GSM上展出样机――编者注)。我们还有大唐、普天,还有跟诺基亚合资成立的上海凯明公司,在做TD—SCDMA和WCDMA的双模芯片。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司也在做这方面芯片的研发,比如东南大学的重点实验室。另外浙江的华利也在做CDMA2000的芯片。东南大学重点实验室明年还计划安排做WCDMA的芯片。在TD-SCDMA方面,除了凯明公司要求它是双模芯片之外,有大唐、移动、还有飞利普、三星联合成立的公司也在做这个TD-SCDMA的芯片。因为只有首先解决了芯片的问题,才能在芯片基础上提出参考设计做出商用终端来。这是我们在3G终端研发上面的一些考虑。2005年中期,或者年底的时候,TD-SCDMA的商用化终端应该拿出来。这是一个发展的规划。希望我们终端的厂商加大这方面的研发投入。”

  3G究竟会在多大层面上改变现有的格局?LG认为,由于3G技术是一种能力增长型的电信技术变革,因而原有电信产业竞争格局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日韩企业在3G技术的开发、尤其是3G终端的研发相对早一些,会具备很多先发优势;其他的国际巨头,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依然会将他们技术领先和与中国本土运营商的多层次合作带入3G时代;而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企业,则在TD-SCDMA标准上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同时在WCDMA标准中,现已建成相关产品的庞大生产能力,如华为、熊猫等,也必将形成不容忽视的竞争势力。但是在3G初期,由于国外厂商已经在技术上领先一步,竞争格局不会产生太大的突破,在之后的发展,就有赖于市场的变化了。

  配文 记者观察:3G将是一块试金石

  围绕3G终端的研发上,很多手机厂商的态度是“光说不练、等待观望”:各种联盟、研讨会积极参与,但要我掏钱做研发,那先等等再说吧!

  这方面企业有自己的考虑。国内围绕3G,现在看到的就是三个标准,四至五个运营商,可能会建五到六张网。中间的变数众多,用哪个标准,跟哪个运营商绑定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稍有不慎,跟错了标准,或者跟错了运营商,对于抵抗力不强的国内手机厂商来说,所受的打击都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真地是如很多人预测地一样,未来国内3G市场将三个标准并存,那么,选择权就完全落在了用户手里。谁的通话质量好,谁的网络稳定,用户就选择谁。只有经过用户的检验,局势才可以明朗化,局势明朗化了,再跟踪相应的标准来生产手机终端,对于大多数国内手机厂商来说,不啻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实际上,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企业跟政府的立场往往很难统一起来。政府计算的是群体利益,希望提升整个手机产业的技术能力,而对于每个企业来说,他们计算的则是个体利益:自己的企业是否有利可图,如何才能付出最低的成本,攫取最大的利润。企业往往更倾向于追求直接可以产生销售,带来收入和利润的投入。一款适应现在的运营环境的一般手机,从电路板层面开始研发,所需的费用大概在1千万-2千万人民币之间,研发周期是一年。如此投入之下,所研制出的产品还要经受市场的检验,一旦市场反映不佳,便意味着厂商的这笔钱打了水飘。相反,如果同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厂商反而可以更直接地获取利润,并且没有前期的投入风险,企业认为这是一个捷径。

  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政府也大可不必心急。竞争格局的形成,真正的主导力量仍然是市场,政府的推力再大,也要顺应市场规律,否则才是汗牛充栋也枉然。企业在取得了一定利益之后,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与国家号召无关,而是完全基于企业积攒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营业额的10%投入研发是很正常的比例,但是对于大部分国内手机厂商来讲,研发投入远远低于这个比例,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企业很难积攒到核心技术,何谈未来?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

  可以肯定地是,3G将会是一块试金石,不仅对于标准,对于手机厂商也是如此。一个想要在激烈的3G市场中获得优胜的企业,必须在科学技术、研发能力、战略规划、人才储备、抗风险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文/侯晓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