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网通“三驾马车”布置妥当 2004年决战上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5日 10:17 互联网周刊

  【eNews专稿】2004年初,中国网通已经初步完成了公司重组,并为将来的发展完成了最初的战略部署。融合资源、积聚力量的最初阶段已经走过,现在到了需要表现力量的时刻了。张春江说:“网通集团发展最关键的一刻到了,一个决定网通集团发展的决战的时刻到了”。

  中国网通融合、改制以至到最后上市的完成,将使得中国电信市场上出现四家不同
类型、不同背景的上市公司。从最初的市场垄断到今天,十年之中中国电信业改革将要完成其最初的布局阶段,但是,这一刻并非是这一改革的终点。

  从最初的组建到后来的融合重组,再到将要到来的上市,比起前三家,中国网通经过了更多内部融合的考验,难度相对来说要大很多。这个过程惊险刺激但同时又美妙无比,这个过程属于中国网通,也属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实践,以及所有致力于推进这一改革的人。而在中国网通上市之后,中国的电信业改革的最初序曲已近尾声,而新的改革大戏也要马上登台开演了。

  2004,就此成为中国网通,甚至也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又一个关键之年。

  网通:革命性的融合

  2004年1月15日。中国网通集团南方通信公司正式成立,直到此刻,网通集团才初步完成了对自身内部资源的融合重组。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网通的员工要说清楚自己所属的“部队番号”恐怕得费一番工夫。

  2002年5月,新组建的网通集团宣布成立后,还是由原北方十省电信公司、小网通以及吉通三个相对独立运作的公司组成。在网通集团22万名员工中,北方10省(区、市)通信公司占21万多,网通(控股)3500人,吉通2300人。一时间,新网通、老网通、大网通、小网通夹杂着网通(控股)、吉通公司以及通信公司等等称呼让包括用户在内的很多人感觉到糊涂。品牌不统一,尤其是名称的不一致无疑让各个成员公司的经营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在网通国际的成立大会上,张春江直言,网通在融合重组的问题上支付了较大的成本。融合重组工作迟迟没有结果,让小网通、吉通得不到发展造成了这两家公司尤其是吉通的严重亏损。吉通2002年收入不足8亿元,负债却达28亿元之多,以吉通全部10~13亿元的净资产来计算,已是资不抵债。自并入网通集团开始,吉通的发展实质上已陷入停滞。网通最初试图将吉通“先破产再重组”,将吉通资产通过财政审计,划入新成立的国资委,再由网通集团择优收购,以甩掉吉通的债务包袱,但这一办法最终没有被国资委所认可。

  眼看着三大运营商在中国电信市场上一路呼风唤雨,而网通集团却在融合重组问题上拖延。不知不觉之中,老三的位置就要拱手让给联通。张春江上任不久便迅速地完成对吉通的收编。而由此开始,人们渐渐听清楚了网通集团融合重组的脚步声。随后的事实证明,网通集团真正要做的是通过重组的契机,完成企业自身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一次规模不小的革命。

  一场晚会 一次革命

  网通集团一高层在2003年初就曾表示,2003年所有工作都会围绕整合而展开。2003年7月15日,中国网通的北方融合重组工作座谈会备受各界关注。在这次内部会议上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北方融合重组工作开始全面实施。重组的具体内容是网通控股公司北方10省分公司从网络、业务、人员、资产各方面整建制融入当地通信公司。

  2003年8月11日晚,在大兴的亦庄开发区网通(控股)北京宽带中心举办了“融合创造力量-2003网通之夜”联欢晚会。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的三位副总裁冷荣泉、田溯宁、张长胜一齐到场,同网通集团总部、网通(控股)的300多名员工一起参加了活动。在公司重组的攻坚阶段,大家都能从这场经过集团与网通(控股)精心安排的联欢晚会中体会出集团高层的用心。

  在目睹了吉通公司三天即告“消失”的狂风暴雨之后,很多人都没有料到,以一场联欢晚会开启了原北方电信同网通(控股)的融合。北方电信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再辅以网通(控股)的市场经营理念和全新的管理方式,这一融合过程肯定不是两种力量的简单叠加。

  股权结构异常复杂的网通(控股)(注:俗称“小网通”)也曾让人感觉困惑。小网通的注册资金为1.98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2亿元现金和7800万元固定资产,2001年2月,小网通海外私募,包括新闻集团、高盛、Dell、新鸿基集团等海外投资方共为小网通注入3.25亿美元,占有网通香港12%的股权。根据当时签订的协议,小网通再次进行股权转让的价格必须高于此次私募的价格,以确保股东利益。以此推算,网通集团收购小网通至少需要213亿元股本金。尽管小网通资产规模达168亿元,但2002财年,其资产负债率已达90%,亏损14.3亿。

  从长远的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网通(控股)一直为大家所称道的市场理念和独特的人力资源正是急于进行企业改制、完成资本市场上市的网通集团所急需的。网通(控股)过去在国外市场成功的并购案例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有评论认为,“张春江的战略中,重组不是谁吃谁,而是借此大动手术,实现体制创新。他很推崇小网通的体制。”也有报道说,张春江在主政后频频表扬田溯宁和小网通,号召网通集团向小网通学习先进的机制和管理方法。现在,田溯宁身兼网通国际、网通南方两公司的总裁,并兼任网通集团上市工作准备小组组长要职,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这一体制创新过程当中,网通集团的融合重组被赋予了更为积极、深刻的内涵,这无异于一场自发的革命。2003年9月,张春江在网通集团内部开展的人事竞聘让人们见识了这一革命过程的力度。网通集团总部包括市场经营部、财务部、基础网络事业部在内的12个部门的总经理(相当于省级公司总经理)职位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此,华尔街日报评价道:“他(张春江)宣布了一项在中国大型国企中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措施。”

  去年年底,中国网通集团重组架构基本完成之时,网通集团的一位高层明确表示:“我们已经实现了平稳顺畅的过渡,一个产权明晰,管理透明的现代企业正在形成,中国网通集团将成为我国电信运营商中改革比较彻底的一个。”

  三分网通实为合

  2004年1月15日,中国网通集团南方通信公司成立之后,网通集团的重组前期工作初步完成了。而张春江、冷荣泉、田溯宁等网通高层多次阐述过的融合上市的思路中,网通国际、网通北方、网通南方都已经成立,只剩下如何搭建一个上市载体公司-中国网通股份-还深藏闺中。在上市完成之后,网通集团计划到2006年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国网通股份有限公司并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一计划清楚地勾勒了网通集团最近几年的发展脉络。用张春江自己的话说是“必须要成立一个融合公司,才能使三家公司完成整体上市有了依托的母体。”

  网通北方、网通南方、网通国际三家公司支撑起了整个网通集团的轮廓,通过资本市场这一平台最终完成网通集团的重组。而在2006年之前,这三家公司的业务区域划分也基本解决了曾经让用户和企业员工苦恼无比的网通内部品牌、产品不统一的难题,也根除了网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竞争关系的存在。

  2003年11月6日,田溯宁领军的网通国际率先挂牌。网通国际将成为中国网通集团经营国际业务的惟一窗口,统一运营相应的国际网络资产,经营所有的国际业务。

  2004年1月8日,冷荣泉掌舵的网通集团北方通信公司正式成立。网通北方是在中国网通集团所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10个省、区、市通信公司以及原吉通公司和网通(控股)在北方10省、区、市的分公司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在网通集团拥有的22万名员工中,15万人属于北方公司。网通北方公司拥有目前网通集团所有的优势业务。网通北方固定资产超过2000亿元,集团近1亿固话用户中的绝大部分和全部1000万小灵通用户均划归北方公司。2002年,网通集团收入为748.4亿元,其中北方十省收入705亿元。可以想见的是,网通北方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网通集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2004年1月15日,网通集团南方通信公司成立。在网通南方成立之后,网通集团的基本构架也宣告搭建完成:北方10省(区、市)、网通(控股)和吉通网络的业务、人员和资产成建制地并入各地通信公司;南方公司吸收了集团在南方15省的子公司和网通(控股)在南方21省(区、市)的分公司;网通国际公司则整合了三方所有的国际通信相关资产、网络、业务和人员,统一经营所有业务。中国网通集团形成了北方、南方、国际三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公司,而集团则全部控股。

  三家公司的背景不同,经营策略也各有不同。张春江、冷荣泉等网通集团高层简短阐述为:南攻北守。在2003年底网通50亿人民币企业债券的发布会上,网通集团副总裁田溯宁系统地说了三家公司不同的经营策略:北方重“防守”,而南方、国际重“进攻”。他认为:“目前网通的家庭宽带用户主要集中在北方十省区市,宽带业务是北方公司的发展重点,凭借在北方固话市场的绝对优势,网通集团将继续推广以ADSL为主的宽带接入服务,力争在2006年实现20%~30%的固定电话用户成为宽带用户的目标。南方公司则将目标放在争夺大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将积极发展针对企业客户的、以光纤以太网为主要方式的宽带服务。而网通国际将担负起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国际化,以我国为中心的亚洲区域性经济逐渐形成,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国际公司将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实现国际化经营。”

  有评论认为,网通集团的重组类似1997年日本电信运营商NTT的重组。当年,NTT分成了东NTT、西NTT和NTT DoCoMo移动公司,最终成就了NTT“全球老大”的称号。不知道网通集团在经过一番类似的拆分重组之后能否也在全球电信市场演绎新的传奇。

  北方:网通大厦的支撑

  在中国网通集团北方通信公司成立大会之后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北方公司提出了加快发展步伐,确保上市成功的口号,并向网通北方全体员工发出“决战2004”的号召。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总经理兼网通北方董事长张春江更是强调:网通北方2004年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网通集团上市成功与否,也决定了中国网通集团今后的发展。

  而北方公司的成立大会,中国网通集团高层几乎全部出席,这足见网通北方在网通集团中的重要地位。有媒体分析,网通北方将有可能构成未来网通控股公司资产的主要部分。

  在网通集团北方通信公司的成立大会上,北方公司总经理冷荣泉宣布,2003年1至11月网通北方通信公司完成业务收入676亿元。网通北方拥有近1亿电话用户(其中包括小灵通用户1000万),1800万上网用户,300万宽带用户。舆论分析,网通北方极有可能作为首批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冷荣泉表示:“我们争取让增长率保持在8%到10%,在2004年网通北方十个公司争取全部实现赢利。网通北方2004年收入将达765亿,利润要增加70%达到45亿。”这样底气十足的表态之下,不禁让人们猜测冷荣泉手里到底拿到了哪些好牌。

  在网通北方1月8日的工作会议上,冷荣泉指出,中国网通北方将加快主辅分离改革,为主业整体改制上市作准备。在把固定市话作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来电显示、电话Q吧等固网增值业务,继续开展长话回流等工作,大力发展卡类业务和黄页业务,加强互联网内容服务。而中国网通的宽带接入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新的业务重点,小灵通也早已经成为网通北方的一张王牌。

  宽带互联网时代的生意经

  “宽带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这是网通集团副总裁、网通北方总经理冷荣泉多次提到的一个观点。

  从用户量来看,宽带用户大概是1000万,而且宽带已经出现了很多待装户。从互联网骨干网层面来讲,1995年开始发展互联网时,国内互联网是两兆带宽,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是64k。现在互联网基本上已达到了2.5G的带宽。更重要的是,现在互联网的内容和应用发生了变化。最早的互联网50%以上的应用是电子邮件,后来互联网用得最多的是外部浏览。现在正在过渡到第三个阶段,大量的视频、大容量的软件、游戏等等。现在很多专门经营宽带内容的公司也在不断出现。

  对于宽带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原因,冷荣泉进行了分析:第一,市场驱动。市场的需求驱动了互联网的发展。第二,技术驱动。ADSL的价格以前是几百美金,现在是几十美金。这两个轮子带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同时,经营互联网的公司更加理性和成熟,互联网产业链、利润分成模式基本被大家接受。由于这些原因的驱动,可以说互联网的宽带时代已经到来。

  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的基础上,冷荣泉表示,中国网通把宽带业务作为其核心业务,并将在宽带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网通计划在2004年新增宽带用户500万,在三年之内,将用户总数从目前的300万扩展到2000万至2500万。网通希望通过对宽带网络的大力拓展,将目前仅占总收入的5%~6%的宽带业务提高到占总收入的20%~25%。

  网通市场部总经理左风也承认,网通的宽带业务还要进一步提高,经营方式将会细化,并且要用产业链的方式带动起宽带市场。除了提供优质的网络平台给内容提供商和用户,还要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与终端商和SP共享价值链利益。

  “我曾经仔细研究过美国在线的运营模式,”冷荣泉说,“网通公司也将推出一个类似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九州在线’网站服务,主要经营频道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同时提供宽带接入平台服务。”

  这家由网通联合数家风险投资基金组建的“九州在线”,与电信“互联星空”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提供的服务除宽带网增值服务外还包括语音增值服务和无线增值业务,是集宽带、声讯及移动小灵通三位一体的门户,是全国性的电信增值服务平台,并集合了大量的电信增值服务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面向大众的宽带频道化(面向网通及合作伙伴)服务。

  小灵通成大“王牌”

  2003年12月16日,信产部发文批示《关于明确短信互联用户范围包含无线市话用户的请示》,首次同意固网与移动网短消息互联的用户范围包含小灵通。这让网通、电信感觉到非常的惬意。但是,面对移动和联通并不积极的态度,网通不得不准备面对小灵通短信互通可能的困难局面。有报道称,网通已经准备2004年在北京地区开通固定电话的短信业务,以扩大与小灵通短信互通的用户群。

  12月23日,网通在济南召开北方十省小灵通短信互通仪式,宣布明年初将实现小灵通短信的南北互通,明年底实现与移动、联通的短信互通。冷荣泉宣布,网通集团北方10省、市、区小灵通用户达到1000万,并实现短信互通,今后网通将把数据业务作为小灵通新的发展点。

  分析人士指出,短信业务一向被视作有效的利润增长点,一旦小灵通与移动电话实现短信互通,将对网通上市产生积极影响。

  小灵通很可能将要成为网通北方旗下的一张王牌。用户数量呈10倍增长,让移动、联通也只能望其项背。另外,小灵通的品牌的整合也在加快进行。小灵通的增值业务平台-“灵动e线”正式启用。

  2004年2月5日。中国网通同UT斯达康签署了总价值约为4000万美元的新合同,旨在山东省内部署更多的小灵通设备。而这还只是网通北方新的小灵通发展计划中的一部分。一个庞大的小灵通网络即将在网通北方的阵营内搭建完成。

  虽然有分析师认为,今年小灵通的发展由于3G牌照的临近在下半年可能有所减缓。但是在3G牌照发放日期明晰之前,小灵通依然有机会成为网通北方的王牌。

  集团:换四挡上市

  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网通集团首次资本市场上市的日期应该快要临近了。

  2004年1月8日的网通集团北方通信公司的成立大会上,张春江面露喜色,被问到上市的话题时,只是笑言:“快了、快了……”。随后,在网通集团南方通信公司的成立大会上,张春江的心情看上去也是相当的不错,戏言现在网通上市是“一档换四挡”的时候了。

  中国网通集团终于到了一个决定将来发展进程的关键时刻。

  2003年3月。时任信产部副部长的张春江就曾预言,2003年底中国网通将被中国联通超越,排名将从第三降为第四。而一个月后,张春江入主中国网通集团。这也就不难理解张春江为什么在后来的集团融合重组的问题上不能再容许一时的拖延。

  “在组建完成网通北方、网通南方和网通国际三个有限公司后,下一步,我们将发起设立中国网通股份有限公司,并力争尽快在境内外上市,”张春江的话说得斩钉截铁。上市对于中国网通、对于中国的电信公司来讲已经成为一个避不开的情结。

  网通的上市情结

  信息产业部电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博士认为:“当前,国内电信业普遍存在‘资本’情结。就是企业对资金的强烈渴求和对外部直接融资方式的严重依赖。”

  竞相到资本市场上市是这一“资本情结”的一个集中的表现。中国电信(香港)公司的组建掀开了国内电信企业改制上市融资的新局面。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经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国外上市,中国联通同时还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此外,还有一批电信设备制造公司、电信增值运营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基础电信运营商上市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上市资产总额已经占据国内电信业经营性资产的60%左右。

  在中国这个超高速发展的电信市场当中,资金短缺将让运营商痛苦无比。资产重组、网络拓展以及将来的移动网络投资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网通集团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这一问题。

  2003年9月9日,中国网通集团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在北京签署了《银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家开发银行以优惠条件向中国网通集团综合授信550亿元人民币,以帮助中国网通集团用于资产重组和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

  2003年12月,中国网通开始正式向公众公开发行总额为50亿元的“2003年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企业债券”。按规定,本期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中国网通集团省际长途网改造、省内长途网增容扩建以及本地网建设项目。

  陈金桥认为:“正确看待国内电信业的‘资本’情结,要克服其消极影响。电信企业必须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学会利用国内国际两类资本市场;电信企业通过改制成为公众上市公司是必然趋势,但‘融资’不是唯一目的,‘融智’和‘融制’可能更加重要;电信企业应当逐渐形成内部的金融管理人才队伍,避免对商业银行和专业投资银行的过度依赖;灵活的资本运作是配合业务经营、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但不能由前者决定后者;政府部门和管制机构要客观对待电信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表现,出台重大政策不必考虑短期的价格波动,而应该关注对企业长期业绩和竞争能力的影响。”

  在2003年年底的债券发行仪式上,田溯宁谈论最多的是发行企业债券对中国网通未来发展的影响。纯粹从资金上考虑,该项目工程总投资为454亿元,50亿元的企业债券不过占了一成略多的比例。田溯宁认为,发行企业债券最重要的意义是将帮助中国网通更好地适应资本市场,进而建立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运作相配套的企业制度。

  田溯宁说:“中国网通集团2002年底统计的总资产为2058.84亿元,当时包括了北方十省、区、市通信公司、网通(控股)和吉通公司,是基础电信运营商中资产结构最为复杂的一个。发行企业债券,首先有利于中国网通集团理顺资产体系、优化债务结构,确定企业的优良资产,实现资金分配更加合理的目标。”

  “50亿元企业债券的发行让中国网通在国内股市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掌握了择机上市的主动权。”一位证券界人士这样评价。

  更有评论指出,中国网通集团大约在两年前即开始了发行企业债券的相关工作,并借此对过去的财务模型进行了整合,优化了内部的财务治理,企业的管理者也经历了一个在资本市场受教育的过程,在将来应对资本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波动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实际上是在上市之前进行了一次小“热身”。

  上市早已是中国网通的既定战略。不仅因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三家电信公司已经完成上市,甚至也不仅仅是为了公司发展融资,更重要的是中国网通需要通过上市完成一个“融制”的过程。上市对中国网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商,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由于海外上市的标准十分严格,投资者对于财务报表的主要财务数据非常看重,因此,网通除了在政策层面上积极争取3G牌照之外,更围绕着收入、利润和负债率等核心指标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坚战。一些投资商的眼光已变得很“挑剔”,不仅看公司后三年趋势、更要看前三年业绩;不仅看用户数、业务量,还要看其效益、利润;不仅看业务增长率,还要看投资回报率、现金回转率、劳动生产率和EBIDTA率。

  网通上市,此其时矣?

  2003年底,田溯宁表示,希望在借鉴其他几家运营商经验的基础上,网通的上市能成为准备最充分、最完善的一次。但是,现在看来,网通的上市工作将有可能成为最最迅速的一次。

  有消息称,网通股份有限公司将是网通集团海外上市的主体。具体方式将与先期赴海外上市的中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模式类同:注入部分优良资产的中国网通股份有限公司先期登陆H股,同时在美国发行ADR(美国预存托证券),然后再分批回购网通国际、北方和南方公司三个有限公司的资产。

  网通集团高层人士称,采用哪种模式到海外上市,集团内部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小中国电信”的方案:即向中国网通控股有限公司先期注入北京、天津、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六省市的电信资产到海外上市。另一种方案将强调中国网通集团国际化运营商的角色,向中国网通控股有限公司注入网通国际全部资产的同时,再加上部分北方公司和南方公司的优良资产。

  在2003年底网通集团的副总裁冷荣泉还表示,目前上市方案依旧在集团决策层的讨论当中,还没有最终的定论。

  诺盛电信咨询的王克瑞认为,现在中国运营商股票在资本市场表现都不错,去年中国股票在国外资本市场的优异表现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更多的关注,资本市场大环境也正在回暖等等客观因素都使得人们有理由看好中国网通的上市表现。

  但是,也有人担心中国网通2004年上市的计划有些着急。陈金桥认为:“中国网通集团刚刚初步完成了集团内部资源的融合重组工作,年中上市的说法过于乐观,如果那样的话恐怕网通集团很难有时间做好充足的上市准备,而影响到上市融资的效果。”

  毫无疑问,中国电信当初的流血上市的教训给大家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当初美林在承销中国电信时出现两个重大失误:一是大势不好,2002年全年全球电信市场都异常低靡,投资者很难对中国电信这样的固话运营商产生兴趣;二是定位摇摆,投资者看不清中国电信今后的发展方向。

  中国电信上市之时,最初将小灵通业务和未来的3G牌照作为卖点之一,但是却遭到投资者质疑,又改以高派息率力图塑造一个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固话运营商形象。

  有投资银行专家指出,网通近三年来的利润一直处于下滑的态势,即使主管部门在今年年底下发3G牌照,网通要在移动业务上实现盈利也是两年以后的事了。因此,网通集团需要慎重考虑的是什么样的方案、什么样的定位能在满足自身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不管怎样,网通上市已没有悬念,而更大的决战在2004-这个重组之后、上市之前的关键的时间点上。

  中国电信改革的阶段性胜利

  中国网通融合重组、并最终实现上市将会成为中国电信改革历程当中的意义非凡的一个环节。网通的成败更将直观地验证中国电信业10年以来的改革思路。

  许多学者认为,与其他传统垄断性行业相比,在中国,电信市场的改革步伐明显要快很多。从当初一家电信公司的市场垄断,到即将就要出现的四家上市公司同场竞技,中国的电信业改革将完成其最初的布局。

  在这一改革的过程当中,中国的电信市场在规模上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特别是三家已经成功上市的上市公司也迅速成长起来,而这种成长不仅仅表现在其网络规模、用户数目,也不仅仅是其经营收入和利润数据,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其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完成或者初步完成了从垄断企业向市场竞争中的上市公司的转变。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网通也将很快完成这一转变。

  现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已经认可了中国电信上市以来的经营思路、经营业绩,而在近期市场上表现优异,逐渐让人忘却了其最初上市时的不如人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上市公司在过去的2003年频繁地通过资产回购的方式扩大上市公司的盘子,以使自己在竞争当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运营商的身份变了,随之而来的是运营商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上的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姿态也更加积极了。各种营销手段营销技巧不断涌现出来,电信市场真正成为一个大的消费市场。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博士将目前的六家运营商共存的局面从网络规模和盈利能力区分,描述为“两大两中带两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居于第一阵营,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次之,中国铁通集团公司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再次之。

  陈金桥认为,在目前的电信市场还并没有真正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固网、移动两个市场都是如此。他认为:“在中国网通完成融合重组直至完成最终的上市之后,中国的电信业的改革仍旧不能说已经是到了瓜熟蒂落的阶段。但是,疾风骤雨式的市场化改革阶段可以说已经是基本完成,接下来的许多工作将是和风细雨式的推进。在监管层面,完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要更多依靠市场化的手段。”

  如何监管四家上市公司,将是现实地摆在监管者面前的一个问题。现在,有报道称,监管部门已经加快了《电信法》的起草工作,这将会对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一些关系到各运营商利益的重大敏感问题,比如小灵通的问题、3G牌照的颁发时机问题,运营商的上市公司的身份无疑让决策者更费一番思量。

  有专家指出,电信业的重组与放松管制缺乏时间表和具体步骤,法律框架尚待完善等因素都会对投资人的信心产生不小的影响。如何为已经完成上市和即将完成上市的运营商创造一个让资本市场的投资人感觉到足可信任的市场环境,这一难度似乎不比某一运营商上市融资容易多少。(明叔亮)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