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听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联通推出“世界风”双模服务专题 > 正文

蒋明全:中国联通双模手机的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 11:53 ChinaByte

  文/蒋明全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联通将于今年年中推出CDMA/GSM双模手机。据悉,双模手机将于今年7月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推出,然后再在全国选择性铺开。双模手机是与联通GSM1X技术配套的产品。众所周知,联通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多个网络的运营商之一,长期以来都在为如何实现GSM和CDMA两个网络的融合发展而焦头烂额,因为C网是它的未来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无限下载MP3你作K王
和发展重心,G网则是它现阶段的主要收入来源,无论哪一个都不能舍弃。GSM1X技术的出现似乎帮助联通解决了这个天大的难题,因为这种技术集成了CDMA1X和GSM的优势,实现了向一部手机上同时提供GSM的话音业务和CDMA1X的数据业务的功能。

  在3G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联通对GSM1X和双模手机可谓是寄寓了厚望,公司董事长王建宙表示,“双模手机将成为联通2004年的主推业务”,因为“双模手机的发展对联通来讲非常重要”,能够“让GSM用户可以享受CDMA1X的数据业务”,达到“CDMA的用户可以到GSM制式的国家和地区去漫游”的目的,解决“两网覆盖不足的问题”。业内分析人士也指出,双模手机既解决了联通GSM用户一直无法使用无线数据业务的难题,避免了有此需求的用户流失,又能够帮助联通将自己的GSM用户转移到CDMA网络上,实现向未来3G的平滑过渡,完全称得上是一石二鸟之计。然而,联通双模手机要想真正赢得市场,实现预期目标,恐怕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烦恼。

  手机的烦恼

  联通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忘记当初推出CDMA时的尴尬:手机价格奇高,品种相对偏少,使得相当一部分愿意使用CDMA网络的用户仅仅是由于没有中意的手机或者是嫌手机太贵而选择了放弃。事实上,这也是CDMA初期发展极为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数据表明,截止到2002年10月1日,CDMA用户发展速度还停留在每月增长速度10万至15万户的偏低水平,与联通最初GSM开通时每天新增用户约15万的速度相去甚远。而整个2002年,联通都在为了扩大CDMA用户群而疲于奔命,后来总算依靠“预存话费送手机”、“零首付购机”等促销手段发展了700万用户,不过却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财务负担,因为每发展1位CDMA用户联通就要亏损约141元,最后不得不在2003年全面取消了手机补贴策略。

  双模手机遇到的麻烦显然比CDMA手机还会大得多,因为愿意生产双模手机的厂商实在少得可怜,目前仅仅只有摩托罗拉、三星和京瓷等屈指可数的几家手机厂商加入到了这一行列。显然,大多数手机厂商出于风险的考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会持观望态度,不会贸然生产双模手机。这就可以想象,将来上市的双模手机品种会多么单调!至于双模手机的价格,联通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据,只是表示“如果订购达到30万~50万左右的量,那么它的价格比同类的CDMA手机高15%~20%”。这又是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在价格上跟普通手机的拉开了太大的距离,双模手机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将会大大降低。王建宙说,“双模手机的推广关键是量做大,量做大以后,价格就能够降下来。”话虽如此,但要做到这一点是何其艰难?

  用户的烦恼

  联通最初在推广CDMA的时候,为了避免和面向低端用户的GSM业务发生冲突,采用的是麦肯锡提供的“争夺中高端用户市场”方案。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联通发现该方案似乎并不可行,后来干脆推出了CDMA“如意133”预付费业务争夺低端用户市场,等于放弃了CDMA高端策略。易观咨询(Analysys)电信分析师朱敏认为,撇开预付费业务对中国联通的贡献率不说,该业务的全面推出恰恰否定了先前联通公司“定位中高端”的CDMA网络诠释。联通的CDMA和GSM经过多番降价后,目前在资费上已经没有了明显差距,两个网络之间用户的区别正在日益模糊,现有的CDMA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数量就是中低端用户。能够体现出CDMA尚是“高端”概念的,恐怕只有数据业务。

  2003年3月底,联通CDMA网络平滑地升级到2.5代的CDMA1X,新增容量2000万户,整个CDMA网络容量达到3500万户,与此同时,联通的无线数据业务推广也全面启动:先是在3月28日推出“互动视界”、“掌中宽带”、“彩e”,接着又在7月22日推出了“神奇宝典”和“定位之星”,再加上原有的“联通在信”,最终形成了包含六大业务的“联通无限”品牌。尽管2003年联通在无线数据业务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昂贵的资费把这些业务局限在了高端用户领域,没有超过1300万的C网用户也让联通在打造无线数据业务产业链时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向超过7000万的G网用户提供数据业务迫在眉睫,而双模手机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桥梁。然而联通G网中绝大部分都是中低端用户,仅仅为了使用数据业务而花费高出普通手机15%的价格购买双模手机,可能性似乎不是很大。更何况高端数据业务并不普及,大多数手机用户只需要使用一些价格低廉的简单数据业务,而这完全可以在中移动那里得到满足。至于G网中的需要使用数据业务高端用户,直接选择CDMA手机无疑是更为恰当。那么双模手机的用户究竟在哪里?

  时间的烦恼

  尽管3G牌照迟迟未能发放,但业界普遍认为离发放之日已为时不远。据悉届时电信、网通、铁通等公司也将获得移动网络运营资格。可以预见的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增加,在未来的3G移动通信市场上的竞争将比现在激烈百倍。3G时代会有多个标准并存,TD-SCDMA、WCDMA和CDMA2000很可能共同出现在国内市场上。2G向3G的过渡,注定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兼容GSM和3G标准的手机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手机市场上的主角。从目前来看,除了联通的GSM与CDMA双模手机外,WCDMA双模手机和TD-SCDMA的双模手机也已经出现。倘若联通的双模手机如果未能在3G到来前在市场上站住脚跟,那么在数家运营商共同争夺数量有限的GSM用户的竞争中,它恐怕难以完成将自家的GSM用户悉数转移到CDMA网络的重任。

  也许,联通的双模手机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近日电信专家在阚凯力在谈到双模式手机时指出,如果三年前联通刚刚上CDMA的时候搞双模手机意义是很大的,因为“一下覆盖300多个城市,在短短一年半年之内工程质量不可能好”,“当时如果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它缩短战线只覆盖几十个大城市,这个时候不但可以大量的缩小投资规模,降低投资风险,而且确实在这几十个大城市里面,可以把网络质量做的好上加好,真正做成精品,服务质量做到最好”,大城市的CDMA的用户漫游到外地时,就可以通过双模手机发挥GSM网络覆盖全国的优势。遗憾的是联通没有采取这样的策略,而是把GSM和CDMA都建成了全国覆盖的网络,所以阚凯力认为“现在的双模手机再推出,无论对用户或者对联通自己的发展,意义都不大”。

  结语:

  对于联通来说,推出双模手机,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自身的两网相争的难题,是为了实现G网用户向C网用户的平稳过渡,是为了完成双网融合的目标以缓解业已沉重的资金压力,是为了在3G到来前在市场上占据最佳的位置,但是双模手机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吗?答案是一个字:悬!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