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金错刀专栏专题 > 正文

贝殷思加快在华步伐 西门子猴年“猴”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7日 13:11 财经时报

  他向《财经时报》证实,西门子2004年将在中国采取一些新的行动,包括对较高端研发领域进一步投资;提高在华本地采购量;增加研发人力投资;成立软件开发公司等

  本报记者 金错刀

  “走近未来”,这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及CEO贝殷思的口头禅,他也喜欢用
一堆眼花缭乱的数字向人描述西门子眼中的未来之路。但走进贝殷思位于北京望京宽大豪华的办公室,你会发现,这里充满了复古的气氛——明清家具、镂空的巨大屏风、传统味十足的办公桌,对面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书法:《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朝李白的这首诗也正是西门子时下境遇的写照。作为为数不多的在中国已赢利的跨国公司,贝殷思2003年度的业绩可谓“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2003年年底,西门子公司公布2003财年中国地区业务的财务报告,西门子在中国的销售总额达到301亿元人民币,比2002财年增长8%。新订单额增长9%,达到313亿元人民币。西门子也是在华拥有最多员工数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拥有2.1万名员工。同时,截至2003年9月底,西门子在中国的长期投资总额约为5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

  但繁华背后也有隐忧,西门子正面对越来越多后入的竞争者。近日,贝殷思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展望2004年,“我们要在中国采取一些新的行动”。

  独特的“柔性”管理之道

  56岁的贝殷思带有浓厚的日耳曼气质,但在中国市场浸淫多年,而且娶了位中国太太,他自认为在管理上属于激情一派。

  贝殷思的信条是“公开和透明”。他说:“我希望尽可能的公开和透明,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和我知道的一样多,所以,能够在公司内部尽可能地分享这些信息,这样也能阻止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流言。”

  贝殷思非常强调柔性管理之道,并积极推行人才本土化,在西门子2万多名员工中,仅有不到1%的外籍员工。

  西门子的这种柔性管理颇有渊源,至今,西门子不少管理层仍信奉西门子公司创始人冯·西门子的一句名言——“我绝不为短期利益而出卖未来”。早在150年前,西门子公司就为员工成立了医疗基金,并在此后成为全球第一家为员工实施养老金计划的公司,它对人才的关爱流传至今,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也都秉承了这一传统。

  西门子遵循“为发展而不仅仅为工作进行培训”的原则,提供多层次培训,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职培训。贝殷思说:“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员工知道,公司给员工的再教育和再培训,不是给他的一个好处,而是在提升他们的价值,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公司成为更好的公司,而你是那个幸运儿,被选来接受培训,听起来不那么好听,但事实的确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理解。”

  像许多传统型经理人一样,贝殷思信奉一些传统道德,“很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领导,你应该说到做到,如果你有这样的诚信,别人才会尊重你,这样你这个领导才能做下去,绝不能说,我坐在漂亮的办公室里你才尊敬我,而是我作为一个人,你尊敬我”。

  贝氏决策:以技术换市场

  在中国,贝殷思的作用不可忽视。自1997年10月起至今,贝殷思担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CEO已有六年多时间。期间,贝殷思的一项重要决策对西门子中国居功至伟,这就是实施更开放的技术转让策略。

  据贝殷思介绍,从1997以来,西门子(中国)一个最大的决定,就是在技术转让方面比很多公司都要走在前面,而且是以非常开放的态度进行技术转让。他说:“我们非常清楚,技术转让会带来更多的本土竞争对手,但我们已经经历了150年的竞争历史,所以,我们必须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环境下生存。”

  虽然技术转让带来诸多风险,但贝殷思仍然有着自己的底线,那就是,技术转让要使整个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足以大到能够容下所有的竞争者。

  但现在,西门子的这种“技术换市场”策略也开始受到批评,有人把西门子在中国定义为“技术输出”的典型公司,虽然这是很多跨国公司的做法,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简单的技术输出势必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有针对性的本地研发被提上日程。

  更致命的是,西门子许多先行一步的优势正在慢慢丧失,作为一个多元化公司,西门子在多个方面同时受到强敌挑战。如在通讯领域,有劲敌思科、朗讯;在自动化与控制领域,霍尼韦尔在旁虎视眈眈;在交通领域,阿尔斯通、庞巴迪发动了新一轮进攻;在电力方面,不乏强者ABB;在医疗和照明领域,一个更大的对手GE正在攻城略地。

  贝殷思坦言挑战:“最大的挑战是,每个业务集团的客户群非常的不同,买手机和其他部门的用户需求不太一样。但从另一方面上讲,我们也非常骄傲,我们有这么多业务集团可以把他们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西门子开始“猴”急

  在中国,西门子一直是一个稳健型代表。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西门子就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共同发展业务的协议,是与中国政府签订此类协议的唯一一家公司;西门子在中国组建了45家合资企业,其中大部分由西门子持有多数股份,并且转移了大量技术,建立了庞大的生产基地,部分业务的本地化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75%。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行业,西门子更是渊源深厚,中国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也为西门子带来了不少机会。

  但是,为了尽快将西门子现任CEO冯必乐的一大远见计划——西门子全球价值链更多地转移到中国——付诸实施,西门子正开始加快步伐。

  2004年伊始,西门子信息通讯网络集团中国公司投资2400万美元,增持在华最大合资企业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BISC)的股份;1月26日,西门子CEO冯必乐向《华尔街日报》透露,西门子将在中国发展软件业务,不同于SAP或甲骨文Oracle,西门子将开发测控、电信、自动化及医疗应用软件。

  贝殷思则向《财经时报》证实了这则消息,他说:“我们会在中国采取一些新的行动,比较重要的是,我们会对比较高端的研发领域进一步投资,我们在中国的本地采购量也会有较大提高,研发方面,不仅会对硬件增加投资,人力投资也会增加。在软件开发方面,我们会成立一个新公司,在现址建一个新楼。”

  据悉,中国已成为西门子全球第三大市场,也是在欧洲之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而西门子(中国)的远期目标是,到2005年收入翻上一番。

  □贝殷思(Ernst H.Behrens)个人小档案

  1948年3月4日,出生于德国北部海港城市不来梅;在当地上大学并取得电力工程学位;在德国海军服役4年后,于1972年加盟利多富电脑公司,做电脑工程师

  1976年,被派到香港工作;5年后,接受香港捷成洋行聘书,并被派驻北京,作为西门子有限公司在中国的代表

  1984年年底,离开北京到马尼拉,负责西门子在菲律宾的业务;之后又回到中国

  1997年10月起至今,担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曾当选驻华德国商会主席,并被德国政府于1993年6月授予十字勋章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