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三大指数考验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 15:02 通信信息报 | |
导读:从制度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这三个指数来看,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在整体上还不强。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电信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我国电信业面前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本报记者 李华 在2004年初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提出了建设“电信强国和电子制造强国”这一战略性的奋斗目标。今年是我国进入WTO的第三年,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然而从制度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这三个指数来看,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总体能力还不强。因此,深化电信改革和完善监管政策,提升我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 在电信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加速我国电信业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电信业国际化成为全球电信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我国电信业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正日益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电信巨头进军国内电信市场。面对电信业国际化这一趋势,中国电信业惟有置身于国际市场,主动出击,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市场,但是我国电信业大而不强,离电信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电信市场竞争,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战略已成为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再次,目前,我国电信业虽然整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但是其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增量不增收现象依然严重。为了解决我国电信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电信业也亟需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在结构调整中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总之,随着电信业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电信业将面临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挑战,为此提升我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通过对制度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这三大指数的综合分析来看,我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整体上还不强,离世界电信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 电信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概念,包括制度竞争力(宏观)、市场竞争力(中观)和企业竞争力(微观)。通过对这三大指数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我国电信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水平。 制度是电信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从制度竞争力层面上看,我国电信监管改革不断深化,电信法制建设和管理已取得明显成效。如《电信法(征求意见稿)》已送有关部门和企业征求意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政府对电信业的管理水平还不高,电信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电信监督体系尚不健全,电信管制改革的一些深层目标还未达到。据《2003年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统计表明,2003年我国电信业制度竞争力综合排名第27位,与发达国家的制度竞争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电信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电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上。从市场竞争力层面看,我国电信业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3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1.12亿户,用户总数已达5.32亿户,居世界首位。据《2003年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统计表明,我国电信业市场竞争力综合排名第2,仅次于美国,这与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双双位居世界第一,因特网用户数位居世界第二的市场规模是一致的。 但是,在国内电信市场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分业经营模式致使电信市场结构失衡,尤其是固网市场前景堪忧。与此同时,无论是固定电话业务还是移动通信业务,增量不增收现象严重,收入增长率约为总量增长率的一半左右此外,虽然我国电信市场规模巨大,但人均基本电信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从企业竞争力层面看,目前我国电信企业坚持海外上市发展战略,不断加快进军国际电信市场的步伐,从而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我国电信业三大上市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福布斯》2003年全球500强公司排名榜上名次突出:中国移动排列第100位,中国电信排列第185位,中国联通首次进入500强,排列第390位。虽然我国电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国际市场拓展能力等与管理水平关系密切的指标方面与世界一流电信企业相距甚远。据《2003年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统计表明,2003年中国电信业企业竞争力排名是最后一名,位居第31位,与2002年一样。这反映我国电信企业的竞争实力较弱,电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随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提高。 据《2003年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统计表明,通过对组成电信业竞争力指数的三个子指数:制度竞争力指数、市场竞争力指数和企业竞争力指数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第13(17国)。总之,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在整体上还不强,离世界电信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 提升我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缩小与世界电信强国的差距,这需要我国政府和电信企业的共同努力。 面对我国电信业综合国际竞争力还不强所带来的考验,我国政府和电信企业要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提升我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将电信业做大做强。 首先,政府应加速电信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建设,增强电信产业的制度竞争力,力争早日出台《电信法》,为我国电信业的国际化经营确定法律依据和法律基础。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和提高对电信业的监管水平,形成依法行政、高效运转、配套完善的行业管理体制,提高电信监管和产业政策制定的效率和透明度。让市场机制在电信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效率,取消非对称管制,实施全业务经营,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对我国电信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引导,鼓励电信企业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培育立足中国本土,面向全球市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信企业。 其次,电信企业要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加快上市步伐,在电信业的产业链上实施合作战略,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和现代化企业制度,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参与国际化竞争、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我国电信企业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如采取适当的企业经营模式,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等。 总之,我国迈向“电信强国”任重而道远。面对不断开放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电信市场,我国电信业要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考验,以在国际化竞争中谋取主动权,缩短与世界电信强国的差距。《通信信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