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中电飞华上市急刹车专题 > 正文

沧浪客:谁将左右电力线上网的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6日 10:53 ChinaByte

  文/沧浪客

  最近,有关电力线上网的话题又开始多了起来。和其他的新生事物一样,它的产生也得到了业界最大程度的关注。不同的是,电力线上网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政策的阻挠,几乎重复了小灵通走过的历程。技术的双刃,政策的倾斜,加上消费者的呼声,谁将左右电力线上网的命运?

  技术的优点与缺陷

  电话线未必家家有,但电线却是家家有,而且电源的插座肯定比电话多得多,这就是电力线上网的便利之处。家庭用户通过电力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电力网上后,能够获得不错的数据传输速率,信息传送速度可达到10Mbps;而且能够将整个家庭的电器与网络联为一体.

  然而,对于电力线上网,缺陷也是致命的。现在大部分电力线上网的用户都是通过电力调制解调器实现的,而目前这种特殊的调制解调器的价格在800元至1200元之间,这与目前中国电信的入网接入成本相比,显得偏高。另外,电力线上网很难保证数据通信的稳定性,因为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服务.

  电力线上网还可能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目前正在推广的宽带接入技术,不论是以太网还是ADSL,它们的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但利用电力线上网,目前很难保证它的信息安全,因为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和使用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开放性结构,虽然采用了技术保护措施,但还不能保证其信息的安全。

  政策的阻碍:

小灵通的“榜样”

  其实早在2001年5月18日,国家

信息产业部就正式批准了电通的ISP业务申请,而电力线上网之所以至今仍只打雷不下雨,除了自身的技术缺陷,政府的行政干预也起了很大作用,这点和小灵通惊人地相似。

  小灵通已经被视为过时的技术,目前在中国还能有市场只是在特殊的市场中的特殊产物。PLC的技术也没有一个完全可行的验证,而且技术上有很多壁垒难以克服。PLC能不能实现人们最初的技术设想,现在还不能肯定。在这种情况下便展开商业运作风险自然很大。

  还有一点,就是主管部门的态度。小灵通推行时期,很多专家都认为是违规经营,但主管部门一直不表态,既不封杀,也不给一个真正的名份。小灵通也低调做市场,从农村包围城市。

  中电飞华目前虽然有北京地区的ISP执照,但电力线接入的技术主管部门还没有给一个定论,中电飞华以前也一直在做一些传统的、成熟的宽带接入,对于电力线接入,中电飞华也就借着这块ISP执照开始经营了。对于中电飞华的做法,主管部门仍是不愿表态。但如果中电飞华客户顺其自然的发展到一定数量级,也许就会像小灵通一样得到默许。

  留给PLC的时间和空间

  应该说,电力线上网和小灵通在技术上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小灵通的PHS是落后的技术,而PLC则处于科技行业的前沿,许多发达国家都投入巨资开发这个行业。可以预见,在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后,政府肯定不会设置人为的阻力。说到底,电力线上网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来自几大电信运营商的压力。

  应该说,几大运营商感到了电通无所不在的压力。在中国,用户家里可以没有5类线,可以没有CABLE,也可以没有双绞线,也可以没有DDN,但是谁都不能离开电力线。电力网是最基础的网络,它的规模之大,是任何其他网络不可比拟的。

  因此,电力线的改造实验一旦进入商业化阶段,将会对中国电信市场改革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在中国,电话业务被中国电信所垄断,而宽带建设目前才开始,ADSL更是因为中国电信的原因,迟迟不能进入家庭。在这种时候,电力线上网如果能够实现商业化,肯定会对现有的市场格局产生强烈冲击,将会是中国互联网接入方式的一次革命。

  但从目前国内宽带网建设的情况来看,留给PLC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宽裕。2000年以来,中国电信在北京、上海、宁波、深圳、青岛、大连等地都先后启动了宽带城域网的规划和建设,加上中国网 通、中国联 通、中国吉通等运营商也在规划和启动本地城域网建设,全国在建和已建的宽带城域网项目超过上百个。各大运营商在建设城域网的同时都在大规模推出ADSL、光纤,无线网络等多种宽带接入业务.

  他们的意图就是在电通和未知的竞争对手进入之前,先完成市场布局,让电通没有切入市场的余地。事实上,留给电力线上网的生存空间,已经移不断被其他接入方式压缩。所以,2004年对PLC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如果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改进,也许它就会成为电信市场的一个过客。因此,尽快推出成熟的技术和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措施,是电力线上网的当务之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