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小灵通暴露我国电信管制的危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6日 17:36 eNet硅谷动力 | ||
eNet特约记者 金岭 【eNews消息】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廷杰日前指出,小灵通问题折射出中国的制度设计不是面向竞争的,当移动电话资费降得与小灵通一样的时候,小灵通就自动退出。 吕廷杰说,中国电信会在小灵通上投资,是因为中国电信有很好的推广资源,只需要付出一个增量成本,不需要重新去建传输网络。况且在目前的管制环境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没有移动牌照,而固网的盈利能力又比较低,所以上小灵通是业务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样在日本,小灵通的退出也很简单。由于小灵通存在着难以向更高标准的移动通讯技术平滑过渡等先天不足的缺陷,技术上是落后的,而且它的投资不少,单位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当移动电话资费降得与小灵通一样的时候,小灵通就自动退出,因为毕竟在功能和服务方面它不及移动电话。 吕廷杰认为,如果现在信息产业部放松对移动电话资费的管制,任由移动电话取消双向收费并将资费降到和小灵通一样,小灵通必垮无疑,而且还会波及到固定电话业务,因为毕竟小灵通与现行固话资费标准相同。但与此同时,两大移动运营商也会元气大伤。在这种双败格局下,事实上就出现了管制的危机,暴露出原来的制度设计不是面向竞争的,包括管制的结构,许可证发放和业务经营领域等方面。 吕廷杰表示,近年来,电信行业已经引入了竞争,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竞争都是国有控股、国有独资公司之间的竞争。因此目前的竞争不可能是完全竞争,因为政府监管部门还要站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上来协调问题。这就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顽症之一:所有者缺位加所有者错位。所以现在有一种观点,即信息产业部不要管企业和用户之间的问题,比方说资费的问题要多管一管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问题,比方说互联互通问题,这些观点说都有一定道理的,都是对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个前提,信息产业部前一段时间为什么还要管,甚至于大家都觉得它在限制市场竞争,但其实这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现在我国通信行业的运行机制还不是按照完全自由竞争的机制来设计的。 吕廷杰强调,放开资费管制,从长远讲是必然趋势。但是在做这件事之前,必须回顾现有的管制结构,包括许可证、业务领域是否适合放开资费管制。所以有时候这些观点在理论上趋势讲是对的,但是在操作上,也许首先要做到全业务经营,允许经营领域的交叉进人,然后再放松资费管制。否则,不同层面上的竞争只能通过锄强扶弱来达到势均力敌的目的,而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赶走了狼,又来了虎,容易形成新的垄断,永远没有有效的竞争。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