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灵通”缘何受挫上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2日 12:57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实习记者 文照谋 自5月17日开通放号以来的10多天时间中,“小灵通”在其最后“解禁”之地上海并没有引来排队申请、蜂拥抢购、热烈谈论等人们所期待和想象中的场景。 5月17日,第35个世界电信日,上海电线“小灵通”率先在上海两个郊区松江区和奉贤 “小灵通”上海开局不利,放号范围小是主因 “目前还没有最新的统计数据。现在所知道的也是17号和18号两天的统计情况。”上海电信新闻发言人郑建平说,“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公布这方面的情况。” 记者从奉贤电信局了解到,这10多天中,在奉贤申请的用户大概有几百人。“具体要说到几百,现在还没有统计。”奉贤一位电信局办公室负责人说。松江电信局营业大厅的一位营业人员也告诉记者说:“现在来申请的人不是很多,不用排队的,很快就办好了。”但是要说到具体有多少人来办理了,她也表示“现在好像还没有具体统计。” 上海“小灵通”初次登场就遭“冷遇”,并不像其在广州等地开通时迎来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对此,上海电信新闻发言人郑建平解释说:“我们的做法和他们不一样的,他们在此之前做了大量的宣传,我们没有做什么宣传。”而且,他表示,上海电信“小灵通”的这一次放号也是试验性的,并不像广东等其他地方是大面积放号。而记者问到是不是因为移动和联通接连推出低价的“准单向收费”业务对“小灵通”的放号有很大冲击时,他表示:“现在还不知道。” 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灵通”在上海开局不利的主要原因是放号范围小。在松江,现在只有4个基站,信号覆盖的地理范围是:东至通波塘、西至玉树路、南至沪杭铁路、北至大学城,主要集中在松江城区(松江镇)。在奉贤,目前也主要是覆盖奉贤县城和奉浦乡。松江和奉贤电信局都表示,“小灵通”目前在上海市区和乡下都是收不到信号的。 通话质量不是很好是用户顾忌的重要原因之一。奉贤电信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在室外还可以,在室内的大厅还可以听得见,但是在厨房和卫生间这样的地方就听不到了。”至于说到是否有退货的问题,松江电信局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估计肯定是有的吧,但是我们都会很好地给他们解释、办理。” 本身功能的不完全也影响了上海“小灵通“的推广。目前,松江、奉贤两地“小灵通”提供的主要是语音通话及来电显示、三方通话、呼叫等待等补充业务,而短消息、数据业务、虚拟小交换等功能还没有办法提供。 另外,松江、奉贤两地的“小灵通”系统设备分别由中兴通讯和UT斯达康两家公司提供,在互联互通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上海,对“小灵通”比较垂青的用户大多正处在观望之中,甚至有人说:“‘小灵通’出来了,移动和联通肯定会再降价,说不定还可以单向收费,还是先等一段时间再说吧。”奉贤电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说:“如果你想要通话质量好一些,覆盖范围宽一些,那你过一段时间再来也可以的,我们到11月份肯定可以覆盖全县的。” 上海“小灵通”,放号前后的艰难抉择 “小灵通”在上海开通放号之前已经成功地走过全国20多个省份、400多个城市(其中10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用户1500多万。“小灵通”的这些成功经验本应该促成其在最后“解禁”之地厚积薄发、一炮打响,但事实恰好相反———“小灵通”在上海没有大规模放号,也远没有像它在其他城市那样激起层层波澜。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部电信市场分析师王战强分析说,上海“小灵通”的开通之所以是小规模的,主要是因为上海的“小灵通”和其他地方还不太一样,它更敏感,因为此前“小灵通”用的CDMA450MHz被信息产业部叫停过,而上海的“小灵通”现在用的大都是CDMA1.9G,这两者差不多,所以上海“小灵通”肯定不好在这样的时候贸然地大规模放号。“它这样做是比较谨慎的,”王战强说。 而对于上海电信在松江、奉贤两地开通的“小灵通”是PHS制式的,王战强表示怀疑地说:“这不太可能。如果真是这样,那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策略。”因为,上海现在的“小灵通”网络都是CDMA的,如果再去建一个新的PHS网络,投入会很大,划不来,也没有意义。 目前,国内的“小灵通”只有两种制式:PHS和CDMA制式,采用CDMA制式的“小灵通”只有两个频率可用:450MHz和1900MHz。在传统意义上,“小灵通”大都采用PHS制式,国内大多中小城市都使用这种PHS手机。而据了解,上海电信铺设的“小灵通”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PHS小灵通,而是CDMA网络,业内称之为“大灵通”。曾有消息人士透露,上海电信的CDMA网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了,只是作为内部试验网而已,而且,上海电信在今年初就为“大灵通”定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今年内全市大量放号,2004年可以大规模使用。 但不幸的是,3月25日,信产部以清理频段为由发出清理450MHzCDMA无线市话的通报,坊间即刻震动。这一纸公文使上海电信正在发展的“小灵通”走进了死胡同。 4月中旬,上海电信正式宣布将不发展“小灵通”,并坦言主要是“政策的原因”。还认为,“小灵通”技术起点低,上海高楼多,人口密集,不适合搞“小灵通”;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将会考虑高起点的3G业务。另外,“小灵通”业务不能升级,遭受淘汰是肯定的,所以在今年也无这个计划。 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海电信又决定上“小灵通”。分析人士指出,上海电信的这种抉择也许也是一种无奈,一种艰难的选择。 上海电信新闻发言人郑建平5月27日对记者说,“小灵通”这次在松江、奉贤两地试验性放号,到7月份将扩大到部分郊区和上海市区的部分地区。而至于今年的放号目标,他表示说:“目前还没有计划,要看进展的情况。” 记者从奉贤电信局得到确证,这次上海电信开通的“小灵通”确实是PHS制式的。因此,在上海,目前就形成了两种“小灵通”共存的独特景象———一种是在两个郊区公开放号的PHS制式,另外一种则是在市区内还处在“蕴藏期”的CDMA制式。从上海电信报备的方案来看,上海市区内目前还没有PHS制式的部署,而前一阵就已经在市场中非正式流通的CDMA制式(实际上是占用1900兆频段的“大灵通”)在短期内将维持原状,还没有放开经营。 有分析认为,目前上海电信的大、小灵通各自为政的布局,是上海电信的最佳选择———投资少,见效快,与移动、联通的矛盾也不会激化。同时,这也成为上海“小灵通”在一开始就表现出谨慎小心的深层次的原因。
订阅非常笑话 掌握成人世界的快乐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