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为何难“通”武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3日 11:44 IT168 | ||
文/高峰 【IT168专稿】小灵通在武汉放号已近半个月,其是否真的如商家所宣传的“都市人的无线市话”?昨日,笔者在部分小灵通销售点看到,绝大部分销售点显得泠泠清清,销售点仅有的少数市民也只是持观望态度;与商家前期宣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小灵通为何难“通”江城呢? 通话质量成鸡肋 “小灵通只能在武汉市区通话,而且信号又不稳定,经常会出现掉话。”接受电信运营商赠送小灵通的杨小姐如是说。 据了解,由于小灵通采用的是微型蜂窝网络技术,手机发射功率较低,每隔数百米就需架设一个基站,而在通话过程中,在两个基站中间移动切换时,会出现短暂的“嘀嘀”基站切换信号音,有时可能存在暂时的闪断、停顿等现象。这时通常要1-2秒后才会恢复正常通话。而小灵通基站还未通达的地区,或是有些单位和地区拒绝安装小灵通基站,这些地区就会成为信号“盲区”,无法使用小灵通。 “对像武汉这类大城市而言,因小灵通技术起点低,高楼多,人口又密集,部分地区信号不好、打不出,经常掉话,这是难以避免的。”武汉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通信专家认为,“因为小灵通基站的覆盖面积只有10多公里,而流行的手机的一个基站则到至少能覆盖100多公里。这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商家,不可能会投资巨额去多建基站。再者,武汉目前手机用户已趋近饱和,很难预计小灵通用户会达到的规模,这是个孕育很大风险的未知数。”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市民会被小灵通的资费而心动。”该专家这样认为。 资费真的很实惠吗? 据了解,小灵通的定位,是本地电话网的补充和延伸,它提供的是在本地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移动通信服务。因此,商家主攻的目标也是那些经常在本地范围活动的低端用户(业内人士指的低端用户是指每月通讯费在50元左右,拨打电话在50分钟左右),像办公室行政人员、学生等。 “其实小灵通资费并没有很大优势。”一业内人士一语惊人。该人士给笔者算了一笔帐:小灵通现行资费是月租费25元、无来电接听费、短信每条0.08元(仅限小灵通网内发送)、市话前3分钟0.22元,以后每分钟0.11元;而目前武汉移动、联通的最低收费是月租费20元、每月16元来电包接费、短信每条0.10-0.15元(移动、联通均可发送)、市话每分钟0.25元。也就是说,两者(按不打电话计算)每月仅相差11元。而对于每月通讯费在50元以内的用户来说,主要是接听电话和发短信。因小灵通不能和移动、联通用户发短信(这样只能拨打电话);再加上小灵通只能在本市使用、以及易掉话。两者一比较,每月相差的费用也就不多了。 虽然资费相差不大,但小灵通毕竟还是有优势;如果移动、联通不再降低资费,这无疑会成为小灵通吸引用户的强项。 小灵通生死尚不明确 “发几百、上千元买个小灵通,倒时会不会没用呢?”持观望态度的马先生对此提出质疑。 一通信专家称,目前小灵通占用的是3G频段。如果一旦3G推开,小灵通就得让出。 据悉,3G发展方案技术层面已经制定完成并报送国务院,发放3G牌照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发展3G,国家将清理3G相关频段资源,小灵通正在被清理的频段之列。如何处置小灵通不可避免地将成为一个现实难题。 有业内人士称,且不说国家没有正式支持过小灵通,至多也只说是固话的补充而已。即便如此,与移动、联通的利益相比,一项小小的业务改变起来应该不在话下。 他认为,不论是运营商还是消费者,在对待小灵通问题上应该谨慎、清醒一些,不要被一场很可能是昙花一现般的闹剧,而拖进纠纷与官司的泥潭!几年以后,当手握3G手机,再回过头来反思小灵通问题及其现象时,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