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维护互联互通关键在适度竞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6日 09:27 通信信息报 | ||
本报记者 林敏 下一轮电信改革箭在弦上,追求网络价值是电信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互联互通是竞争条件下实现电信网络价值最大化的途径。那么,在竞争性的市场下,怎样才能发挥网络的最大价值,如何做好互联互通?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追求网络价值的最大化是电信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互联互通是实现电信网络价值最大化的途径,但互联互通具有双面性即合作性与竞争性,二者是一对矛盾。对此您怎么看? 韩德强:这个问题恐怕是个误区。因为在竞争性市场下,电信网络价值的作用恰恰不可能最大化。事情很显然。当有多个电信公司拥有多张电信网,而服务于同一个客户群时,公司间的竞争性最强,但电信资源却会被极大地浪费。当不同电信公司拥有同一个电信网的不同部分时,电信网络的价值有可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作用,但各公司却可能垄断所在地区的电信服务。当同一电信网的不同部分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又可能出现复杂的互联互通问题。当同一电信公司拥有完整的电信网时,网络的物理价值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但市场却将被该公司完全垄断。 也就是说,至少在电信市场上,充分竞争导致的是充分的资源浪费,垄断才能使资源效益最大化。当然,垄断者可能会借此索取高价,使消费者受害。但这是另一个问题。你现在问的是追求电信网络的价值最大化。 记者:在竞争性市场上,互联互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监管的手段必须体现企业和用户利益。基于此,您认为该应如何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互联互通机制? 韩德强:中国电信网现在被分割成南北两张网,南北公司各自垄断所在地区的基本电信服务,相互间需要互联互通。移动和联通以及其他经营增殖服务的公司都需要与基础电信网打交道,也需要互联互通。问题在于,这些需要互联互通的公司又是相互激烈竞争的对手。因此,毫不奇怪,他们会既合作又竞争。竞争激烈时,互联互通功能就会受到损害。要使这种情况不出现,或少出现,惟一的办法是通过政府管制和公司间协议(亦即行业自律)降低竞争烈度,但是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强各公司的联合垄断能力。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两难问题。折衷的办法是适度竞争,亦适度垄断。这个度,正是各公司可以接受,消费者也可以接受的休战点。 记者:由于电信业具有网络资源共享的规律,所以有人认为,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要实现网络价值的最大化必须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对此您怎么看?应如何才能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做大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价值? 韩德强:所谓激励相容机制,其实恐怕正是这个度。现在有一种倾向,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有一个完美的机制来解决。但我看,这种万能机制不但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不但中国没有,西方也不可能有。机制必须与随情况而变化,而机制的形成、维护和变革又依赖各种经济力量的互动,依赖执行者的道德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