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联通强力阻击 小灵通还要打硬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4日 11:46 南方都市报 | ||
自身存在技术缺陷,移动联通强力阻击小灵通还要打硬仗 小灵通风风火火闹九州之说法 小灵通的通话质量到底怎么样?它还属于落后的技术吗?在广州放号以后,市场接受程度又将如何?移动联通会有怎样的动作?日前,本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和
技术仍然相对落后 有专家分析,虽然小灵通的设备提供商近年来在提高小灵通技术先进性上做了很多文章,但毋庸置疑,小灵通与目前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GSM以及CDMA相比,仍然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技术。小灵通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小、容易掉线、不适宜高楼密集地区使用等先天缺陷,像广州这样高楼林立的地方将出现什么样的通话效果,现在还很难确认。 在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小灵通刚开始放号的时候,应者云集,但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通话效果不太好,许多用户放弃小灵通而重新拿起手机的现象。 引发移动资费大战 一直以来,小灵通扮演着拉低当地移动资费的角色。但也遭到了其他运营商的强力阻击,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小灵通放号的石家庄、成都、重庆、西安等地,各种变相的单向收费愈演愈烈,有的运营商甚至推出了“大灵通”、“超灵通”,从名字上看就有与“小灵通”分庭抗礼之意。 而在广东,在小灵通开通的城市,移动和联通均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阻击。记者获悉,在即将上马小灵通的广东佛山市,佛山联通已经开始向市民做手机单向收费的公开推广。 移动和联通的阻击行动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导致了收益的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数字显示,2002—2002年,广东移动的月均用户收益由150元降到122元,广东联通则由94元降到85元。 移动联通积极备战 对于小灵通的到来,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有关人士均表现出了“冷静、淡然”的态度,但是他们私下也承认:“目前我们正在做市场调研,也准备了多套方案正面应对小灵通的挑战。” 一位移动人士称:小灵通并不可怕。他举例说,今年1月25日,广东的汕头地区成为今年广东电信小灵通第一个开通的地区。“由于当地移动分公司采取了多种应对竞争的措施,到目前为止,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汕头市的小灵通用户也只有两千人”。至于移动究竟采取了什么样的竞争措施,这位移动的市场人士并未透露,但他表示,资费下调仅仅只是一种手段,移动将会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竞争。 广东联通有关人士表示,今年联通将通过CDMA1X的数据服务内容来和小灵通进行差异化竞争。即将在广州推出的小灵通将面临什么样的境遇,到时就见分晓。 本报记者顾晓芳 -链接 对抗小灵通移动联通出绝招 “虚拟专网”用户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从已经发生的情况来看,移动和联通对抗小灵通的一个绝招是“虚拟专网”业务。也就是说依靠现代通信技术,把集团内部人群做到一个“虚拟专网”里面,享受话费优惠。从实际推广的情况来看,能够享受虚拟专网的用户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比如说一些重要政府机关、大的企事业单位用户的亲戚、好友等都做到了“虚拟专网”中。 顾晓芳 -各方说法 小灵通冲击移动低端用户群 中国电信及中国网通提供的小灵通服务近期积极发展,已对中国移动的低端用户层造成影响。————中国移动(香港)董事长王晓初 一半手机用户将兼有小灵通 小灵通的竞争力是资费低廉。至今,各地小灵通仍按照市话价格收费,这成为小灵通抢占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潜在市场的法宝。预计今后五年,中国手机用户最多只能发展到占人口总数的30%,而手机用户中的一半将同时是小灵通用户。 ———中国人大博士生导师郭教授 小灵通需要加强管理 “小灵通”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政策“擦边球”,因为有市场,所以发展到今天很大规模。又要做,又不能大张旗鼓地做,这种出身经历决定了“小灵通”自身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信息产业部一直在观察研究这个市场,到了现在,应该是到了出台相关配套的总体政策的时机,以促进全行业发展。 ————信息产业部电信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宋彤 亟需出台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 从长远来讲,应该是每个运营商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和自己的特色,形成一种差异性竞争,这种差异性竞争才能产生合作的动力。监管部门应当与时俱进,赶紧出台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只有把运营商、政府和三方的力量协调一致起来,避免形成博弈态势,中国电信业才能进一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杨培芳 (据相关媒体报道) -专家建议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称小灵通是垄断的产物,建议——— 单设小灵通运营商 日前,面对已成燎原之势的小灵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院教授、电信评论家阚凯力建议国家再单设一个电信运营商专门做小灵通。 电信业可能再次重组 阚凯力称,全国大上小灵通的运动将可能引发中国电信业新一轮重组。 “我的建议是,国家再单设一个电信运营商专门做小灵通,把现有的1000多万用户接走。”阚凯力说。据悉,在台湾,有一家叫大众电信的公司专门在做小灵通业务。 小灵通免费“搭车” 阚凯力称小灵通是中国电信和网通固定电话垄断的产物,“这是他们挟消费者的利益为人质,企图恢复垄断地位,并以此要挟政府承认。”阚凯力说。 他说,中国电信和网通做小灵通有先天优势,电路是现成的,不用计入成本。“小灵通便宜的实质是固定电话网用户支付了电路成本,小灵通免费‘搭车’是不正当竞争。这就好像高速公路公司开运输公司,别人要交过路费,自己的公司却不交。”阚凯力说。 小灵通技术源于日本,光大于中国,但阚凯力批评它是“一种盗版光盘”,它之所以在全球慢慢被淘汰是因为不适应大规模公众网的应用。 凸显电信监管真空 近期,中国电信在上海、中国网通在北京筹建小灵通网的消息爆出,在监管层微妙的沉默中,小灵通业务的最后两个禁区开始破冰。 这个博弈过程在阚凯力看来凸显了电信监管的真空状态,“电信拆分前,监管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现在,他们既当教练又当裁判,可是他们既不敢掏牌又不敢吹哨。” 阚凯力评论说,小灵通受欢迎与单向收费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外地的价格战早已打到了信产部规定的标准之下,有的地方都在半价以下了。 据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