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灵通欲破冰重生还存在哪些困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26日 09:05 eNet硅谷动力 | ||
eNet特约记者金磊 【eNews专稿】小灵通一直以价位低、信号差、技术落后的形象存在着,但是,随着小灵通开始向一线城市突破,随着运营商逐渐放开手脚,小灵通开始了浴火中的重生。--题记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小灵通已经逐步开始暗中破冰,被认为是小灵通禁令的最后一道防线--北京也突破在即,甚至已经有人认为,小灵通突破原有限制发展禁令已经指日可待,甚至有传闻言之凿凿:小灵通将在今年5.17电信日彻底解禁。不管传言是否确切,小灵通在年内解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向低性能说再见 在推出伊始,小灵通在市场上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其极高的性价比,那个时候用户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话功能,小灵通和普通手机都能够实现,但是普通手机,也就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受到各方限制迟迟难以解决资费问题,于是,中国电信的小灵通把价格当做探路者,一举在无线通讯市场上撕开一个大口。但是,随着手机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功能的不断丰富,手机的使用不再仅仅局限在通话功能上,短信、无线上网等等都成为了市场上新的热点,小灵通的价格牌越来越不好使了,而小灵通自身在技术上的落后的劣势逐渐开始凸现。“过去的小灵通甚至在菜单上都是英文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早期的‘大哥大’,只是体积小了点。”一位小灵通的用户这样评价早期的小灵通终端。 “再打价格战肯定不是办法,技术上提升被摆上了议事日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电信地方官员这样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电信小灵通向多元化发展的第一步,西安小灵通开始了试运行增值业务,随后浙江电信跟进,杭州的小灵通用户一觉醒来发现他们手中原来支持短信功能的小灵通已经可以正常使用了,小灵通用户之间实现了短信互发。尽管这对于本来就低价的小灵通以及早就使用上短信功能的手机用户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这毕竟是小灵通向涅?重生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小灵通便开始了雪崩式的发展,64 Kbps上网和定位用户位置等等噱头已经开始苗头崭露,而在终端设备上,拥有彩色屏幕,拥有更多丰富功能小灵通早已出现在电信市场的柜台上,生产厂商在外形设计上也更加注重美观大方,小灵通正在逐渐发力改变自己低端、廉价、平民化的形象,力图全线发展,尤其是在性能上的突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感到如芒在背。 现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能够数落小灵通的似乎只剩下了信号较差、不能漫游两点,“其实小灵通能否漫游对我来说影响并不大,我也不是经常到外地。”一位小灵通的用户这样看待小灵通的漫游问题。而他的看法似乎是绝大多数小灵通用户的看法,有相关数据统计表明,中国电信小灵通的用户90%的时间都在本地,另一个例证是,中国GSM话务量中统计下来漫游费用占10%,“‘小灵通’提供一个漫游功能,可能对客户来说从心理上觉得不错。”日前在接受采访时,UT斯达康总裁吴鹰如是说。而对于小灵通的信号差问题,最早“小灵通”全是10毫瓦的微蜂窝基站,覆盖面积只有一、二百米,现在是500毫瓦的基站,覆盖面积到了七、八百米,而目前更有传闻说,中国电信在未来欲统一成为更为先进的CDMA450M制式,在这个制式下,一个基站的覆盖面积将以公里计算。比起中国移动GPRS和中国联通CDMA近乎疯狂的宣传轰炸来说,中国电信小灵通正在静悄悄地向低性能说再见。 互联互通成为大难题 如果说小灵通自己已经得到了非同一般的提升,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功能上都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小灵通要想真正获得更大的发展还是需要周边环境有力的支持,互联互通只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一点。 “用小灵通给朋友打手机,经常要反复拨几次才能接通。”这是一部分小灵通的用户反映比较多的原因之一。除了自己的信号不好以外,运营商之间互相在技术上做手脚是否也是原因之一?但是,记者在中国移动、联通的内部员工那里得到了否定性的回答。只是,在记者对部分小灵通用户的采访结果看来,尽管现在小灵通的信号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又该归咎于谁? 尽管浙江杭州的小灵通用户现在已经享受到了短信的便捷,“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给普通手机也发短信?”这些小灵通用户似乎有些“得寸进尺”,但是这的的确确是市场真实的呼声,只能互通于中国电信小灵通内部用户之间的短信相比起其低廉的资费实质上形同鸡肋,但是如果一旦实现了小灵通向普通手机短信发送的互通,届时小灵通的用户与手机用户的联系将转换成为短信的方式,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收入上又要狠狠地减少一笔。但是,目前互联互通成为电信监管最大的重点之一,信息产业部正在逐步制订和完善一系列解决互联互通问题的方案,互联互通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这在技术上基本上不是问题,只是看运营商之间如何看待了。”一位长期工作在无线通讯领域的技术人员这样认为,而来自小灵通用户的看法更为直接:“以后(小灵通)肯定能够向普通手机发送短信,这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这个时间问题要等待多久? 资费如何定? 小灵通在技术上重生,在资费上是否也要重生?这是大多数小灵通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毕竟低价位是当初吸引他们购买小灵通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小灵通增值服务开始提供,各种各样的新式小灵通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现在小灵通的手机从480元/部-2600元/部,但是现在拥有短信收发甚至简单上网功能的手机也已经降到了500元以下,而1500元以下的彩屏手机也已经出现,并且在功能外观上都没有打很大的折扣,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吸引力。反观小灵通,目前其增值服务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不少小灵通的功能还难以真正实用,比如说小灵通的短信功能,受到用户群体和价格因素的限制难以得到用户的青睐,其彩屏和铃音噱头也因为得不到有力的内容支持也难以成为有力的卖点。与许多针对低端市场的普通手机相比,小灵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高价”,拉着其继续发展的动力除了单向、低廉的收费,似乎已经找不到第二匹好马。 现在,随着小灵通无线上网和短信功能的发展,如何对其资费制订一个合理的标准也成为了关键所在。订价偏高,小灵通的这些功能就极有可能成为市场上的鸡肋;订价偏低,相对于小灵通用户65元的ARPU值中国电信似乎又获益不大。“培育市场才是目前关键所在。”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道出了关键所在。目前无线上网在国内还没有形成气候,各大运营商都还处于培育市场的初级阶段,小灵通自然就更不能例外了,“中国电信要么等移动、联通等把市场培育好了再进来,要么自己也参与进来培育市场。但是前者需要负担的是中国移动和联通垄断市场的风险,未来中国电信想要介入这块市场可能会遭受极大的阻力;而后者则需要中国电信放弃眼前短暂的利益。”这位业内人士这样看待小灵通的部分增值业务。对于短信业务,他一再强调,互联互通才是根本所在。 无论如何,小灵通已经成为中国电信在无线通讯领域市场上一张重要的王牌,随着小灵通逐渐突破禁令发展,自身技术的提升,这张牌的份量还在不断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