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电信与广电 > 正文

恶性竞争种下苦果 美国电信业面临重新“洗牌”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7日 08:21 环球时报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朱国秋

  经过几年的恶性竞争和苦苦挣扎,积重难返的美国电信业依然没有走出崩溃的阴霾。据统计,50万名电信员工在这场有史以来最为悲壮的行业灾难中被解雇,2兆美元的市值在华尔街打了水漂。如何走出困境?美国电信业监管部门痛定思痛,承认以往的电信政策确实“出了毛病”,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急于摆脱困境的电信业主,也正在寻找能够起死回
生的灵丹妙药,而最近开始流行的新名词“全程通信”(AllDistanceTelecom),可能将为未来几年的美国电信业带来“隧道尽头的曙光”。

  不当分拆导致电信企业惨淡经营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麦克·鲍威尔近日公开表示,监管部门要对产业低迷状况承担主要责任。因为1996年电信法出台后,美国掀起了兴办电信公司的热潮,但这些“市场新玩家”的素质良莠不齐,造成电信业只能依靠“烧钱”和“自杀式竞争”来苟延残喘,而主要电信商的实力则在“反垄断”的旗号下被大大削弱,能够赢利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必须在政策上“松绑”,修改乃至取消以往制定的某些不合理的限制。比如说,长途电话和本地电话合流,甚至包括宽带网络服务的“全程通信”,就可能成为电信公司未来实施“全业务运营”的发展方向。

  从历史上看,美国电信业以业务为区别的分拆始于1984年。当时,美国电信业巨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在反垄断官司中败阵,被法院强制“解体”。除长途电话业务外,公司属下的市话业务必须脱离母公司独立经营。打那以后,美国普通家庭的一条电话线上就“拴”着两家不同的电话公司,一家市话,一家长途,用户每个月必须向两家公司付款。在这种所谓“鼓励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一些鱼目混珠的电信公司开始竞相以低价争夺客户,而恶性竞争的结果就导致了电信业今天这种“集体自杀”的局面。

  走进全程通信新时代

  事实上,美国电信业主对监管部门的麻木不仁早有微词,近年来针对FCC的游说也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更有甚者,一些不堪束手就擒的公司早已在政策“松绑”前,迈开了长话、市话以及宽带服务“打包”销售的步伐。

  从商业角度看,“全程通信”的做法可以大大降低公司成本和经营风险,因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几家主要的经营长话及市话的公司,其设备利用率连理想状态下的一半都没达到,而在合理的情况下,设备利用率应该在七成以上。由于大部分公司当初在投资设备时都欠下了巨额债务,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设备扩大运营能力,尽快还清债务并开始赢利,他们的下场就只能是申请破产保护了。

  目前,本来只经营本地电话业务的Verizon公司已经在几个州提供长途电话服务,而本来经营长途电话业务的AT&T公司也在加利福尼亚等州开展市话业务。美国电信业专家指出,这些大公司的举措具有标志性意义,代表了电信业的发展潮流,也预示了过去“分拆”电信公司的做法即将成为历史。南贝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杜安称:“为了走出困境,美国电信业必将在2003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明显,整合所有客户的需要———无线的、有线的、本地的、长途的甚至是宽带的,这将是美国电信业战略竞争的里程碑。”

  作为一个暂居美国的中国人,记者也能强烈地感受到美国电信业竞争的惨烈程度。通常在傍晚时分,促销电话就会接连不断地打进来,推销员会喋喋不休地介绍他们公司的廉价长途电话计划,如果你表示不感兴趣,他们还会花上几分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直到你近乎粗鲁地表示根本不想换公司,对方才会挂断。过了一段时间,记者也学乖了,只要对方一表明身份,就立即说“主人不在,我是房客”,对方只得挂断。一些小公司提供的优惠价确实低廉,笔者接触的一些电信专家认为,按照这种价格,电话公司肯定是在做赔本买卖,但为了熬过电信业的严冬,他们只好如此挣扎。

  记者的住所原来一直使用AT&T的长途电话服务,市话则用Verizon公司的,但为我们公寓楼提供有线电视服务的RCN公司有一天突然上门推销,说他们公司可以提供“一揽子”服务,包括有线电视、上网、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而且月费相当诱人,比往常分开付费要便宜好几十美元。笔者几乎毫不犹豫地完成了“除旧迎新”的手续,自那以后,每个月只需开一张支票,而且不管是电话、电视还是电脑出了问题,只需要和同一家公司打交道。

  另一轮“优胜劣汰”即将开始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美国电信业向“全程通信”的转变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并不足以立即扭转电信业的颓势。一些公司目前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廉价推出上述全套服务,但价格上的优惠对公司本身糟糕的财务状况来说,并没有起到任何改善的作用。因此,有人认为这只是另一轮“优胜劣汰”的开始。许多实力不济的小公司在债务缠身且无法增加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只能宣布倒闭或者投

  靠财力雄厚的大公司。不少电信业专家预测,随着“全程通信”的态势愈演愈烈,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大规模的业内整合,2003年将是美国电信业最活跃的“并购年”。因为只有通过频繁的并购,才会产生几家“航母级”的业界巨头,并能在“三网融合”上先行一步。据说,联邦通信委员会和电信业界目前已经达成初步共识,即必须通过“全程通信”找到突破口,自然淘汰一部分不合格企业,从而遏止恶性竞争,改善幸存公司的财务状况,这样才能逐渐营造产业复苏的温床。

  不过,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认为,美国电信业的萧条状况至少要到2004年才会有所回暖。届时,运能过剩的问题将得到初步解决,“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也已基本鸣金收兵。而预料中的美国经济复苏的整体环境,也会有利于电信业的正常发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