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2003年国产手机将遭遇过度开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3日 11:42 南方日报 | ||
1998年国内手机市场完全被国外品牌瓜分占据;几年过去,国产手机从跨国公司对市场的绝对垄断中成功突围,由科健、波导、TCL、东信、南方高科等品牌组成的国产军团已令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著名跨国品牌不敢小觑。 然而,去年岁末盘点国产手机的“发家史”后,不免使人忧心忡忡,将“夺回半壁河山”定为近期目标显然过于乐观。更值得思考的是,在众手机厂商的扩军备战中,2003年国 适应中国特色的手机市场 “2000年我们年产手机4万部,前年30万部,去年达到150万部,正式赢利,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1个亿。”南方高科有限公司副总裁汤锦基接受记者专访时自豪地撂出了近年的业绩。与南方高科一样,国产手机厂商在2002年大多赚了个盆满钵满。 有意思的是,国产手机的成功与国产冰箱、彩电、空调的成功之道截然不同。后者是仰仗当时存在的或多或少的关税壁垒,以及本土品牌相对于洋品牌的廉价优势。而手机行业则不然,洋品牌不仅在中国苦心经营多年,而且早就开始积极推行本土化,与国内厂商合资建厂,巧妙地绕过了关税壁垒。奇怪的是,国产手机厂商居然活了下来,而且偏偏在手机高端市场活得有滋有味。统计表明,国产手机中销售最好的是中、高端手机,价格在2200元以上的手机销量约占60%。 在国内手机厂商云集的国家863计划通信高技术研究十周年研讨会上,下辖首信、波导等数家手机厂商的中国普天集团副总裁陶雄强向记者道破天机:国产手机成功的法宝是个性化的机型、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以及花血本做广告。 陶雄强对记者说:“中国厂商虽然没有核心技术,但有‘次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外观上,欧美系手机多为直板式,键盘裸露、头重脚轻;而国产手机大都定位于小巧轻薄的折叠机,而且还善于把握国人心理,外形华丽。”中国科健董事长侯自强话语更加直白:“手机就是时装!要漂亮,要赶时髦,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手机市场。” 国产手机的制胜点也体现在灵活的市场反应上。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款手机半年甚至3个月之后就会过时。国产手机制造商与市场距离较近,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反馈快速进行产品计划调整。 泡沫很可能在两三年内显露 业界流行着这样一个比喻:几年前,手机在中国可谓是“沙漠中的水”,生产出来就马上被增长需求所吸收;而今,手机在中国几乎成了“长江里的水”,随时有可能造成洪灾。理由很简单,新增用户逐渐接近极限,未来国内市场的手机需求可能是一个平缓增长的平台。 据统计,去年7月北京市手机普及率已达55·47%。按照“十五”规划,到2005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达到2·6亿到2·9亿。鉴于我国城镇人口不过4·5亿,剔除孩子、老人等对手机没有需求的人口,2002年到2005年0·6亿至0·9亿的手机用户增长额意味着手机几乎在中国城镇已接近饱和的极限。在现有的GSM和CDMA模式下,国产手机很可能刚刚迎来初春时节,就隐约闻到冬天的味道。 上月17日,波导宣布今年手机总产量突破1000万部;去年9月中电通信宣称今年手机产销将达到五六百万部;TCL也决心将手机生产能力从每年的300万部提升到每年1200万部。不算海尔、联想等众多国产手机品牌,光上述3家企业今年的预计生产能力就将达到2700万部以上。由于国外手机市场已近饱和,今年手机将卖给谁,又该怎么卖呢?目前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国产手机的大举扩军是一次危险之旅,手机泡沫很可能在未来两三年,甚至一两年内显露。 国产手机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但这个市场容量有限,不可能挤入为数众多的国产手机厂商。目前,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分别在25%左右,西门子约为11%,留给其他厂家的市场份额不足40%。国产手机若想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将不得不杀入现在由洋品牌握有的低端市场,与洋品牌展开正面交锋,国产手机能否在技术、研发、市场、资金等方面全面与之对抗,实属难料。如果说过去几年国产手机的“小阳春”可归功于个性化设计、市场渠道等方面,那么在下一阶段,国产手机将在洋手机擅长的技术等领域面临对决。 鸡蛋放在哪个篮子里 除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外,国产手机面临的最严峻形势就是技术前景不明朗。 凭借外壳的精美、通畅的销售渠道和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国产手机在与国外公司的短兵相接中暂时领先,但缺少手机制造核心技术毕竟是国内厂家在2G时代“心中的痛”。我国在3G标准上的成功突破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曙光”,一时间国内厂家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手机销售利润中分得大头。 然而,WCDMA、CDMA2000、TD—SCDMA,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对3G标准这3种模式的取舍前景不明朗,令国内手机生产厂家“爱一个人好难”。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作为TD—SCDMA的推动者,心态自然与其他厂商不同,TD—SCDMA是其未来移动通信篮子里的惟一鸡蛋。公司副总裁李世鹤说,TD—SCDMA作为中国公司推出的标准,肯定会在中国市场生根发芽,到时我们就能掌握手机利润的大头,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 大唐的自信和其描绘的美妙前景没能让其他手机和设备制造商吃下“定心丸”。中兴通讯公司在3G的重点就是WCDMA和CDMA2000,公司高级副总裁何士友说,在国际市场上WCDMA和CDMA2000占优势,中兴通讯着眼于未来全球市场的竞争,肯定不会把宝只“押”在TD—SCDMA上。 中兴通讯公司的做法代表了多数手机制造商的心态。目前,多数国产手机制造商表示会未雨绸缪,在每个篮子里放一枚鸡蛋,3种模式兼顾并举。南方高科副总裁汤锦基坦承,在手机科技变换速度奇快的今天,决策稍有差池,就会给手机制造商带来灭顶之灾。由于现在还难以确定3G模式,公司只有作好三手准备,要等运营商表态,等待将来局势明朗。不过无论如何,都要先赚好眼前2G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