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康旗
伴随世界电信业预期与现实的差异,以及世界电信业经济不景气,全球范围内电信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这些事实让我们明白电信运营商也是企业,也会出现经济性运营和发展问题。
我国电信业虽然一直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但同样不可盲目乐观,我们同样也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巨额投入引起价格压力
电信定价超过50%的比例由资本折旧构成,并且这种情况会持续5年到25年。电信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基础建设需要巨额的投资。这些投资需要在运营中收回来。此外,仅收回投资还不行,企业毕竟要有一定的盈利才能保证发展。基于上述压力,势必会导致较高的定价。
由于这种高定价并非来自暴利企图,所以单纯的价格控制手段难以奏效。因为,电信服务定价的其他构成部分具有刚性,削减也不容易。例如成本中的工资、差旅费、线路租金等,可压缩的空间不大。一般只有在行业调整、非做不可时才强制启用。而其后果往往是企业的剧烈动荡。
高定价在竞争环境中会给销售带来巨大压力。价格过高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为了占有率降价,即使企业不怕赔本,但在市场监管逐渐公正和成熟时,也会违反《电信管理条例》,属于不正当竞争。
对于电信运营商,简单增加收入相对容易,但利润的增长很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利润指标远比收入指标更重要。因此,今后困扰电信业的关键问题将是:为了收回投资、维持利润,势必要保持较高定价。而过高的定价又影响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对发展也会形成制约。这实在是不得不研究的两难问题。
投资分析人才匮乏
科学合理地完成项目建设中的经济分析,是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项目有合理回报的前提。但是,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相当的人力资源,并且这种人力需求的质量要求很高。
从目前现状看,各电信运营企业这方面人才可谓奇缺。
电信投资分析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过去计划体制下的电信建设不计成本,不去对建设项目进行细分的定量化分析。因而,此类人员没有生存土壤。其次,相应的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因没有需求而忽略了这一块。
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因为,从知识结构来看,这类人才需要同时了解电信技术和经济学如财务、会计甚至市场营销知识。因此培养这种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需要更多时间和投入。
如果不下大力气培训这类专业人才,今后甚至马上,电信运营企业可能就会遇到问题。
需建立完善的经济模型
有两项专业工作是建立电信运营商投资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这两项工作是:1.确立收入在电信网络结构中的分配模型。2.建立电信服务产品的成本分摊模型。
在此基础上,可以支撑电信企业的经济性运营。
这两项工作涉及面较广,在国外也不成熟。而且由于国情差异,也很难照搬国外的经验和理论。
这个模型在运营实践过程中可以精确地确定市场策略、定价策略、投资策略,使决策者可以清楚地知道,一个降价政策,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给公司带来多少收入、多少利润或多少亏损。也可以使投资者知道,为了满足一项市场需求,在现有网络资源下,究竟拿出多少钱来购买设备用于投资最经济,最可能赢利。
此体系在任何一家运营商成功建立,就可以推广至其他电信运营商。然而,目前我们没有一家运营商完成了这个任务。所以,目前看,我们一拍脑袋就投资的现象还是普遍的。
挑战是严峻的。电信运营商在看起来一派繁荣景象下面,其实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能会充满曲折,有时候甚至是泥泞的。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