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燕
伙伴增资频率划拨联盟成立大唐获救
由国家三部委联手操办由八家知名企业加入的TD-SCDMA产业联盟的成立,正式终结国家对TD-SCDMA标准未来发展规划的暧昧态度,使我国这个自被ITU(国际电联)承认即陷入长期 纷繁猜疑困境的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标准终于柳暗花明。虽然这个联盟所建立的从系统设备到终端的完整产业链仍显幼细,但这次我国产业界的首次整体响应将初步解决一直困扰TD-SCDMA标准的产业化进程,也使3G(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争再次陷入新的利益分割。而TD-SCDMA虽然峰回路转,却进入新的发展考验期,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悬而待决。
牵引3G布局重新组合
其实不仅是我国的TD-SCDMA长期处于暧昧状态,另两个标准虽分别有不同的利益阵营不遗余力地鼓吹和支撑,形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繁荣和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我国对于发展3G的态度和政策方向却牵引着3G布局重新组合。
目前世界上三个3G标准并存,大多数欧洲国家支持的WCDMA标准和以美国高通公司为代表的CDMA2000标准相对比较成熟,而由西门子和大唐电信自1998年开始联合研发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相比之下不但显得势单力薄,其产业化进程的滞后尤其令人担忧。从第一代模拟手机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造就的火热市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份额有限,而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就更是凤毛麟角,大唐集团提交的TD-SCDMA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后,我国移动通信业迎来了利用自己的技术培植市场和企业的机会。虽然TD-SCDMA标准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上具有战略意义,我国也毫无疑问会支持自己的标准,但在国家有关部门慎重考量过程中,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使大唐电信一度陷入困境,更使运营商和相关厂商处于跟踪观望谨慎投入状态,但最近连续发生的几件事使TD-SCDMA未来发展渐趋明朗。
首先,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9月初明确表示,国家对大唐的支持肯定不会动摇。
其次,在信息产业部正式通过的有关频谱规划方案中,为欧洲WCDMA标准和美国高通CDMA2000标准共留了60M×2的频段;为TD-SCDMA标准留出了155M的三个频段,此中前两段正是国际电联确定的全球3G通信核心频段,使其较快商业化并影响到周边及亚太地区成为可能。
随后,西门子信息与移动通讯集团董事保利在上海公开表示,西门子将在从现在起的未来一年内再向TD-SCDMA项目投入5000万欧元,此前西门子已经在TD-SCDMA项目上投入了1亿~1.5亿欧元。
最后,大唐电信、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8家企业作为TD-SCDMA产业联盟首批成员,签署了致力于TD-SCDMA产业发展的《发起人协议》等三份核心文件,并做出重大承诺:TD-SCDMA技术专利在联盟内部许可使用;联盟发起人将对其注入必要资源、保证TD-SCDMA标准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顺利开展。
这一系列事件解救了大唐电信,中国标准虽然整装后入,但因其具备的自身优势和中国目前在移动通信产业拥有的绝对话语权,却有望改变并引导此前3个3G标准事实上只有欧美两个标准拼死竞争的局面。
整合问题考验产业联盟
标准虽然重要,但它仅仅是一个开始,本身并不能带来利益。虽然TD-SCDMA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得到了解决,但其市场化前景仍有很多环节有待突破。
客观地说,三个标准各有其优势,TD-SCDMA除了得到上述的政策关照外,其在技术上的优势也具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TD-SCDMA能充分利用频段资源,在三种技术中频谱利用率是最高的。欧洲的3G频率每兆带宽拍卖价达到了3亿美元,在移动通信频率资源已经非常紧张的今天,哪种标准占用的带宽少,它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而国际上的3G频率的分配情况也非常有利于TD-SCDMA的发展,在TDD模式下的TD-SCDMA和在FDD模式下的WCDMA和CDMA2000相比,似乎市场空间更大。目前欧洲及亚太地区绝大部分国家频率拍卖采用的是FDD+TDD的方式,美国频率管理非常混乱,要清理出符合FDD模式要求的成对的大块频带不是一件易事,目前已经清理出的31M中最大的一段频段为4M,而这样的频段只有TD-SCDMA能够使用。由于存在着绝对的竞争,欧洲不会允许CDMA2000进入,而美国即使有了FDD的频率,也将会控制WCDMA的进入,而TD-SCDMA在北美、亚太、欧洲都已经有了可用的频带资源,应该说在三种技术制式里,TD-SCDMA是唯一一种可以在全球漫游的技术制式。
尽管如此,从一项优秀的技术到带来现实利益还有许多事要做,TD-SCDMA也是同样。
首先,欧美国家标准的产业化进程不仅已经先行一步,且已获得相对丰富完整的产业链。很长时间以来,包括诺基亚在内的一些外国公司在北京拼命展开游说活动,向公众展示自己的3G技术和手机,今年五月诺基亚与业界其他公司已达成共识,诺基亚提倡在行业范围内最多收取不超过5%的WCDMA累计专利费,9月26日,诺基亚又拿出了全球第一款WCDMA/GSM的双模手机6650。相对于另外两项标准,TD-SCDMA在商业运用的成熟度方面比较落后,而中国目前的情
况似乎暂时并不需要3G,2.5代已经能够满足目前的需要,3G能否让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还是一个未知数。
其次,不管未来3G向何种技术标准演进,已有的用户基础非常关键。在不同技术所拥有的移动用户数量方面,GSM占有绝对的优势,在2001年有81%的新用户都是GSM用户,诺基亚尤其相信,到2006年全球将有85%的用户会选择基于GSM的技术;目前中国联通的CDMA用户也一直暴涨不停,虽仍不能与GSM抗衡,但相对于尚属白纸一张的TD-SCDMA来说境况就好得多了。
在此基础上,无论是3G标准的研发、设备厂商和终端厂商的投入、现有运营商的网络测试支持及应用内容的开发都以用户基础成为衡量取舍的重要标准。通俗的说,无论上述哪种类型的企业,都会更愿意选择在已有的庞大用户网络上投入而非设想状态下的网络。
另外,中国现有的两家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使用WCDMA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它的2.5代技术是GPRS,据预测,TD-SCDMA也会被用来作WCDMA的补网之用;而目前正在加强网络建设的中国联通据说正在试图将其GSM网上的用户转至CDMA网上,虽然该公司否认目前有此计划,但据业界分析,中国联通可能最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两个网络就意味着两套网络业务、两套收费系统、两套营销班子以及品牌混乱等诸多麻烦,但不管结果如何,中国联通应用CDMA2000的几率较高;而中国市场肯定会出现的第三家或第四家运营商则最有可能使用TD-SCDMA标准,因为他们没有2G网络包袱,可采用更为灵活的建网策略,但从实验网的情况看,他们都倾向于WCDMA。这也许要靠政策指令了。但是更麻烦的事还在后面,三个标准都被引用后的网络间的兼容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也是剑在弦上。
最后,TD-SCDMA产业联盟是否仍同此前我国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产业联盟一样只博得形式上的喝彩也有待时间检验,TD-SCDMA技术标准还有许多具体推进工作等待他们去完成,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它是一项涉及电信运营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等的巨大工程,能否整合好技术、资金,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对这个产业联盟是个考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