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电信与广电 > 正文

高通转让技术助推CDMA 移动联通竞争聚焦数据应用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26日 10:39 通信信息报

  本报实习记者 彭瑞财

  今年联通在市场竞争中可谓不遗余力,特别是在CDMA项目上动作频频,从举办高层论坛,连横厂商代理商,携手中国银联,结盟韩国SK,再到与高通公司合作,共推CDMA网络无线应用服务。与此同时,联通在与移动角逐中针锋相对,从移动梦网、联通在线,银行手机业务,再到GPRS、CDMA,移动、联通竞争愈演愈烈,硝烟弥漫,竞争已白热化。

  CDMA1X+BREWCDMA数据优势显现

  CDMA手机的优点很多,尤其是其辐射量只有现在GSM手机的1/10,是真正环保的“绿色手机”。相对于GSM手机,CDMA手机市场将会是一个迅速膨胀的市场。中国联通CDMA的市场策略也取得了成效,大众对CDMA的心态已从陌生到接受到喜爱。同时,CDMA也已升级到CDMA1X,为了使网络升级后有的可用,联通还敲定了高通的BREW平台。高通的BREW是为无线数据应用开发与执行提供一个急需的通用平台,是专为无线设备设计的精巧而有效的应用程序执行环境。BREW占用很少的闪存并可以在应用程序运行时为其动态分配随机存储器。如果必要,制造商等可以在任何时候对BREW环境进行扩展,提供更多无线应用。通过CDMA1X+BREW,能够为应用开发商、手机制造商提供进行无线应用开发、设备配置、应用分发、计费和支付管理的完善的开放式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对联通而言,BREW使联通可以向用户提供众多的无线数据应用、内容和服务,BREW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赢利契机。实质上,它通过把一个基于BREW的手机放在顾客手里,使运营商变成了软件零售商。通过让终端用户无线下载并运行他们选择的应用,BREW创造了一个消费者市场驱动的商业模式,增加用户使用时间,运营商也能将竞争对手区别开来。BREW将使每一个细分市场,甚至可以是每一个用户,自由选择所需的应用程序,推出无线领域的“杀手级应用”。“我们给了中国联通一个杀手锏武器,”高通也如是说。CDMA1X+BREW,对于联通来说是一次新挑战,无疑会给国产手机厂商带来机会。通过与亚洲其他的CDMA运营商合作,如韩国的KTF,BREW让这家公司的用户月消费值上扬了6倍,而日本的KKDI也因此在几个月里突然增加了上百万手机用户。CDMA1X+BREW将使得中国联通更有竞争力,尤其是在无线数据应用上,在电信业“应用为王”到来的时代,中国联通并不一定会输于中移动。

  联通对阵移动聚焦数据业务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数据业务需求增长强劲。移动数据通信作为移动通信与数据通信的结合点,是对移动通信与数据通信的补充,有着广阔的市场与发展前景。当今电信市场上最具发展前景的电信业务就是数据业务。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在资费调整幅度大、竞争激烈、外部环境复杂的不利情况下,中国通信业业务收入比增呈下滑趋势,而中国电信数据通信业务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成为2001年拉动总体电信业务收入的亮点。另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05年,中国的数据用户将超过5000万,到2010年将超过2.8亿。就拿短信息来说,2001年中国短消息业务总量已超过140亿条,短消息数量每月已超过12亿条以上。到2005年,移动数据业务将占到无线业务量的70%,数据业务已经成为各大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关键。

  随着中国电信的分拆,中国移动成为中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在移动领域开始挑战中国移动的霸主地位。目前,中国联通是惟一的全业务运营商。但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称霸一方,新中国电信及网通在固话及传统服务领域根深叶茂,联通果断出击CDMA是欲在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方面取得先机,新的移动通信的竞争将是GPRS与CDMA的正面交锋,这将是双方竞争的主战场,谁能取得先机就能占据市场的主动,就能在数据应用业务上更胜一筹。中国移动在推出GPRS上,采取“谨慎推进”策略,从1999年就开始搭建GPRS实验网,经过三次的不断扩大试商用,至2002年5月17日正式推出GPRS移动梦网业务。并且,中国移动还与诺基亚就移动数据应用领域开展合作,利用诺基亚无线接入模式,大力推广面向3G的数据业务,使GPRS的无线数据服务触手可及。意识到移动数据通信的大市场,再加上中国移动率先推出GPRS,来自中国移动的压力,中国联通不得不推出移动数据业务,以保证自己的用户不至于流失,同时开拓新的业务和客户。中国联通加速发展CDMA1X技术,加快了二期工程的建设步伐,力争尽快推出CDMA1X,并将CDMA1X作为以后的王牌。中国联通借高通之力,携CDMA1X与中国移动抗衡,争抢数据业务市场。

  虽然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GSM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但新一代通信领域竞争的重点是数据业务,移动、联通在数据业务上都还较空白,都还有极大的攀升空间。在保住既有优势下,发展客户、新业务,移动、联通都不遗余力在争抢数据业务这块市场。在GSM基础上,移动、联通为抢占2.5G制高点的较量已展开。中移动GPRS上网连接速度快,可高速传送图片、话音和视频多媒体等多项业务,还可实现无线移动。另外,中移动抓住了业务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合作,并进一步强化。现在,中移动的GPRS已经可以支撑初期的移动数据业务。对比GPRS,CDMA起步上是慢了半拍,但从技术上讲,CDMA也更能有效支持高速分组数据通信。中国联通和SK合作,与高通共推“BREW”,就是要在数据应用服务市场,尤其是在无线数据业务方面更有作为。虽然,联通CDMA网的建设和运营将给这一市场增加更多的变数,但是无论移动还是联通,抢得数据业务的头筹就更能在以后的格局中走得更好、更稳。

  要竞争更要合作

  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在不断演变升级。电信重组后,非对称管制政策继续延续,政府仍大力扶持中国联通以期形成有效竞争格局。现在,中移动最大的竞争者是联通,由于联通享有定价优势,中移动的竞争形势将更为严峻,中国联通在未来1-2年内都将是中移动最大的收入和利润争夺者。

  移动、联通竞争模式在优化。中国联通在推广CDMA时,大造声势,显示强大的卖点,让中国移动着了慌。于是,中移动便借助媒体的力量,向联通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至今还让联通隐隐作痛。中移动从“出拳”开始,主动自觉地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开展市场竞争了。今年市场上的开局不利让中国联通醒悟过来,中国联通出现了迅速演进的迹象,要联合CDMA产业链上,甚至市场价值链上的所有力量,并借助非对称管制,挑战中移动。事实上,中移动早已抓住了市场价值链上的各个要素,并且中移动在反击CDMA的运作中,又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价值链中的传媒等薄弱环节。与之相比,联通不仅需要在CDMA 1x网络上打造核心竞争力,更需要在市场价值链上打造核心竞争力,因为市场运营仅有技术上的先进是不够的,更需要拥有对市场的控制力,而市场控制力已由运营商转到了市场价值链上来。在竞争策略上,中移动一改往常,开始注重整合营销,并非为建网而建网,为竞争而竞争,它们开始建立合适的商业模式,并配合短消息业务与移动梦网的发展来推GPRS业务。中国移动着重于内容的建设,引入许多ICP/ISP参与内容建设,用社会力量来创造更多的新业务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实现共赢。联通与高通的合作推出“BREW”也正是对商业模式的探索。

  不容质疑的是,移动和联通对市场的敏锐性,已经不再坐等市场的需求来推动,而是自觉推动市场的需求。竞争会使总的移动电话使用量增加,用户普及率增长,最终令所有人都获利,因为它是这个市场活力的源泉。随着竞争的愈发激烈,移动市场的风险也会呈现出来,恶性竞争不是出路,会阻碍电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运营企业受伤,用户权益受损。而适度和有序的竞争,将给产业本身带来巨大的生命力。移动、联通作为在移动市场上的双寡头,市场竞争也是同样的道理,各种市场牌,只要出得及时、出得适时,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能规避市场风险,一起将市场做大。


发表评论】【通讯论坛】【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 寻情记之水上艳情
· 发短信不但获积分,还拿大奖
· 加入新浪短信联盟 有钱一起赚!
· 中美越洋短信,万里传情
· 爱情快递,快递你的爱情!
· 下载短信铃声图片 获手机、珠宝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图片  铃声  言语  自写短信  游戏  订阅分类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华语歌手快速查询
[ F4 ] 流星雨
[许绍洋] 薰衣草
[郑秀文] 眉飞色舞
[莫文蔚]
[Kenny G] 回家
更多精彩铃声>>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投影商城全面打折
  • 买SONY投影机送SONY DVD
  • 全数字便携投影机
  • 流行图书火爆热销
  • 十大禁书超值特价
  •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   数码科技时尚
  • 300万像素DC降价啦
  • 网络MD又出新型号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