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移动的GPRS迈开了商用的脚步,其热门应用————多媒体短信(MMS)也日渐升温。来自中国移动方面的消息说,MMS服务目前正在进行试商用,快的话将在10月份推出,慢则要等到年底。
然而,业界对于MMS的热情,已经远远不止于对一项电信业务的关注。
抢先行动构筑应用优势
MMS即多媒体消息服务,它是SMS(短消息业务)的自然演进,可支持文字、音乐、彩色图片或动画的同时传送。按照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鲁向东的说法,MMS“将会给移动用户带来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用户不但可以给朋友发送带有音乐的彩色动画图片,也可以用带摄像头的手机拍下彩色照片,发送给其他用户。单纯从应用上讲,其魅力将远远超过SMS。
实际上,中国移动对MMS业务寄予厚望,并不仅仅是看中其发展前途,而是有其战略考虑。
自联通今年推出CDMA之后,中国移动如芒刺在后。但CDMA的前期发展并未给中国移动造成太大的市场压力,联通目前已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了CDMA 1X网络建设上。今年10月,最迟今年年底,CDMA 1X可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率先启动。届时,联通将拥有和中国移动GPRS同等的2·5代产品,而且“CDMA 1X比GPRS的数据传输速度还要快”。
在联通CDMA的追赶下,中国移动的唯一选择是快速启动应用服务,构筑起强大的内容优势和先发优势,抵御联通的进攻。在这个意义上,MMS正是中国移动千挑万选的应用“武器”。再铸短信业务辉煌?
鲁向东信心十足地说,MMS业务将会成为“移动梦网”诸多业务中成长最快的业务。诺基亚(中国)公司也估计说,到2005年,MMS的收入就会与普通的短信收入持平。
中国移动留给人们的悬念是,MMS服务是否能够营造像SMS那样的繁荣呢?据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SMS发送量达到了280亿条,稳定的短信业务用户已达3000万,全年将可为中国移动创造50亿元以上的收入。即将推出的MMS,在发送和接收上与SMS并无区别,而中国移动在发展MMS时,也将延续与SMS同样的商业模式,与内容提供商(SP)以利益分成的办法合作拓展业务。
目前,为了丰富MMS的内容,中国移动已经悄悄行动起来。最近,中国移动与滚石唱片合作,双方将推出所谓滚石移动网,借助滚石旗下的歌星吸引用户和用户消费。中国移动还与EMI等五家唱片公司合作,以共享明星图片与音乐等。
而网易、腾迅、新浪、搜狐等公司通过参与“移动梦网”,已经在短信业务上赚得眉开眼笑。对于即将启动的MMS,这些尝到甜头的网站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已着手准备在MMS的内容提供上再次掘金。两个价格悬念
MMS能不能火起来,还牵涉到两个至关重要的价格问题。
一是MMS的资费标准。目前,中国移动尚未确定相关的收费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将和SMS一样按条收费,由主叫方收费。此前,中国移动在一次市场调查中曾设置了“MMS每条收费1元你接受吗?”的问题,外界由此猜测MMS的定价将是每条1元。
不可否认,SMS目前的繁荣,与每条1毛钱的低收费标准有直接的关系。业内人士分析称,不排除中国移动为了尽快启动和推动MMS业务发展,将收费调到低于1元/条的水平,如0·5元。
也有业内人士称,即使中国移动定价为1元/条,也未必会成为MMS发展的障碍。因为年轻一代为了追求时尚,常常不惜代价,应该不会太计较1元和0·5元的差别。事实上,目前许多网站上的不少SMS内容定价已经是1元、2元,定制发送仍然很火爆。
另一个障碍可能来自更换手机。目前,国际市场上主流MMS手机主要有索尼爱立信的T68i、诺基亚的7650和7210、松下的GD67和GD87及NEC的515等。这些MMS手机在国内面世的价格肯定会在四、五千元以上,如加带摄像头可能更贵。
由于目前的手机基本上都没有MMS功能,人们是不是会为了享受MMS服务而更换自己的手机就成了一个问题。中国移动同样用时尚的理由来排除了这种怀疑:“一个人用还不觉得什么,当身边有一些人用时就按捺不住了,特别是年轻人。”(巫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