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刘昆
作为2.5代移动通信业务的助推器,MMS的推出可能刷新手机市场格局——一直徘徊在二线的日韩厂商将有机会突进一线,国产厂商则形势严峻
“手机短信(SMS)已经被中国移动培养成18岁的漂亮女孩,完全可以自己出去吸引人了 。”崔健笑言,崔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移动梦网中心主任。“我们的下一个培养对象是多媒体信息(MMS)。”他笑着说。
此前已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将在今年10月左右推出MMS服务。而MMS的使命在于挑起GPRS应用的大梁。GPRS是2.5代移动通信业务。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鲁向东曾承诺要营造“有声有色”的世界。他所指的“有声有色”就是MMS。
“多媒体信息服务是2.5G最有吸引力的服务,非常类似于短信。”业界认为,MMS融合了包括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短片和动画在内的各种多媒体元素,为电信运营商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MMS出手搅动手机格局
今年年底支持多媒体短信服务的手机将针对不同的用户分档次推出。对年轻人来说,3500元以下是可以接受的价位,所以会推出2000至3000元左右的MMS手机,32音轨带摄像头。而索尼爱立信则有主要面向高端商务人士或互联网发烧友的价位在4000至5000元的MMS手机。可以预见,9、10月份以后手机市场格局将随着MMS的降临而更新。特别是明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真正的竞争将在那时展开。
按照崔的预测,支持MMS的手机将会以日韩和欧洲品牌为主。特别是日韩厂商手机将在国内将有突破,改变他们在GSM终端上处于二线军团的状态:“日本的LCD和芯片技术发达,特别是声音的制作很有一套”。
国内厂商虽然也希望有所突破,但是生产线还主要是话音手机,研发也主要是技术买断和技术合作,考虑到开发实力,国产MMS手机在四季度赶上很有难度。
外界很怀疑人们为了MMS而换机的可能。崔健强调MMS强烈的传递性:“一个人用还不觉得什么,当身边有一些人用时就按捺不住了,特别是年轻人。”
巨头们也寄希望于借MMS掀起二次购机的高潮。诺基亚承诺,今年年底其移动终端中有一半支持MMS,明年发布的全部移动终端都支持MMS。
人们普遍关心的资费标准预计八九月才会出台,可以确定的是按条收费,而且是主叫收费、被叫不收费,资费标准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是SMS的5到10倍。
在内容提供上,中国移动与爱立信发起了MMS应用大赛,着力于SP们的合作。中国移动与滚石唱片合作,双方将推出所谓滚石移动网,借助滚石旗下的歌星吸引用户和用户消费。中国移动还与EMI等五家唱片公司合作,如共享明星图片。
运营商低投入高回报的选择?
据了解,中国移动今年上半年的投资与去年相差无几,主要还是GSM网络的扩容,GPRS则投资规模不太大。
尽管在整体电信业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短信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业务量也十分大,但是由于其价格低,在电信收入中比例甚小,国外运营商收入4%左右,国内更小。
崔健承认,运营商大手笔投资的是无线基础网络和交换。而MMS前期投资较小,MMS中心一般是集中建设,再不断地裂变,投资成本不算大。但是收益却很可观,而且按照日韩的经验,对提升ARPU也很有效。
联通亦称将在今年10月左右推出1X服务,而MMS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但是由于起点不同,联通的策略与移动也不同,不是全网,而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率先推出。消息称,联通已建成一个数据平台,在该平台上开发基于WAP的网络浏览、JAVA业务和MMS等服务。
设备商欢迎MMS
叫卖MMS最凶的似乎却不是运营商,而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设备商。
西门子有关人士道出了设备商的苦衷:电信业的不景气,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慎之又慎,厂商很难随便拿到大的系统单子,所以纷纷往服务上转(如MMS、JAVA软件的开发),虽然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都远不及系统设备大。
爱立信(中国)中国移动全国业务部市场总监华文博也坦称:“MMS等新业务的普及,会给运营商网络带来更多的流量,如此运营商就需要对基础网络追加投资,需要采购基础网络设备。”
华承认:“MMS这样的‘业务网络’的设备量需求毕竟不大,当然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基础网络’设备的订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MMS带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可以让大家看到现实的收益,在半年至一年内得到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