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移动调整了GPRS资费,许多媒体预言今年一季度有望大规模对外放号并开始正式商用。眼看一季度还剩下4天,诸多媒体的预言显然将要成空。日前,本报记者对中国移动就GPRS迟迟未能正式商用一事进行了独家采访。
中国移动有关官员对记者说,本来早在2001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就打算推出GPRS应用,后来为了谨慎从事,在2001年7月份推出GPRS试商用时,从全国遴选了2900个“幸运儿” 。“试商用”这种形式是国际上成熟的电信运营上推出新网络和新服务时比较通行的一种做法,但在国内尚属首次。中国移动改变我国电信运营商“建网即开通,开通即放号”的传统模式,这表明中国移动更加成熟,对客户采取更加负责的态度。
现有的GPRS资费标准分为四档,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档是自由套餐,无月租费,0.03元/K;二档是经济套餐,20元月租费,每月有1兆的免费流量,超过部分是0.01元/K;三档是时尚套餐,月租费100元,免费流量是20兆,超过部分0.01元/K;四档是商务套餐,200元不限量包月。中国移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项1月21日出台的资费政策,到目前为止仍是试商用的资费,大规模放号后会出台新的资费政策。
中国移动表示要谨慎推进GPRS
WAP的教训是深刻的。直到今天,某位业内人士还这样评价它:“它是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和网关销售商的阴谋,用来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经济利益!”
众所周知,GPRS也是基于原有GSM网络的改良,也是过渡技术,这注定了它的先天不足。比如无线终止接收信息的功能。启用GPRS服务时,用户可以通过GPRS的浏览器浏览、收发信息,并根据流量支付费用。但是,如果缺乏终止接收来电的功能,一些未经授权许可的内容一样会不经过滤地发送给终端用户。更糟糕的是,用户一样要为这些垃圾内容付费。
此外较为突出的是挤占信道的问题。有些可能要在将来才会出现,比如计费系统问题。这些问题,在试商用时已经暴露。这些底层技术和管理系统技术没有解决好,一旦推向用户实际应用,隐患很大。
早在2001年11月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跃访问香港CSL公司、和记电讯有限公司和数码通公司时就分别与三家公司签署了GPRS漫游协议。此外,李跃还与台湾大哥大、中华电信、和信电讯三家移动通信运营公司签订GPRS国际漫游服务。截止到2001年底,中国移动的GPRS本地网已经达到237个。除此外,中国移动目前缺乏开展GPRS业务的多种应用软件;急需开发新的基于分组数据业务的费率及计费系统来保障GPRS业务市场发展;移动数据卡也亟待推出。
这都是正式商用一再推迟的原因。
在采访中,中国移动有关人士说,“谨慎推进”是中国移动对GPRS的态度。在一项技术尚未成熟之前,把它推向市场是对用户不负责的表现。
希望能在今年“电信日”正式商用
中国移动有关人士透露,希望能在今年的“电信日”开始GPRS的正式商用。目前由华为、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四家公司提供GPRS系统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服务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针对目前内容与应用的不足,中国移动的各个分公司正与多家内容供应商接触,力争早日推出移动商务、位置服务、移动银行、移动多媒体等业务。
以往的技术资料告诉我们GPRS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30K,但目前的网络设计中只开放了8个信道中的4个,而且每个信道的容量还在优化之中。中国移动表示,最后正式商用的时候这些状况都会尽力让用户满意。据了解,目前在国外,AT&T Wireless、Cingular Wireless和德国Deutsche Telek.com等移动通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是免费GPRS服务。
无线领域分析家认为,提供免费GPRS无线上网试用服务是为引起市场关注和兴趣,对于这种旨在为3G技术投石问路的2.5G技术而言,一味争论优劣并无实质性意义。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无线运营商能否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以及这种技术的服务性能能否不断趋于完善。
GPRS能否成为中国移动进一步占领市场的杀手锏恐怕还有待市场检验。(刘葳漪)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