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驻京记者庞瑞锋
为了赌赢CDMA,联通为50万部手机买单,将手机生产商不愿承担的风险揽到自己身上
对于CDMA手机厂商慢吞吞的供货速度,中国联通开始失去耐心。3月上中旬,联通的发言人证实,中国联通将直接采购50万部CDMA手机,以解决市场上供货不足的问题。采购范围 将锁定此前由国家计委圈定的19家定点厂商。
业界将联通的这种做法,总结为“运营商采购”模式。但如果洞悉目前联通和手机生产商之间的微妙关系,联通此举更可能是出于无奈。因为联通打算在4月8日大规模放号。
“大规模采购不可能经常发生,这次主要是为了拉动大规模放号。”浪潮CDMA手机主管销售的负责人刘航军分析说。他认为,联通先有50万部的手机订单,正是未雨绸缪之举,以防届时销售渠道里没货。
是以有人将联通此次大规模采购,喻为救市。
无论如何,作为移动运营商的中国联通,直接插手CDMA手机的终端销售,算得上赤膊上阵。为了和中国移动GSM网络争锋,联通开拓CDMA新市场,要付出比中国移动更多的代价——至少,中国移动目前不需要担心GSM手机的供货问题。
厂商隔岸观火
在联通总部承认直接采购的同时,事关联通的另外一条消息也同样引人注目。
3月12日,上海联通宣布:从即日起,至4月8日,推出优惠计划,奖励CDMA手机用户,面向中高端用户促销CDMA服务。其具体实施办法是:客户须预先一次性缴付CDMA手机的售价,再加上500元通话费,便可得CDMA手机一部。但客户必须承诺每月一定的话费额以及36个月在网。
此次促销以浪潮和三星的CDMA手机为主。如浪潮CDMA手机售价为3080元,则客户须先缴付3580元,并承诺每月至少128元的话费,以及36个月每月50元的月租费。这样坚持下来,手机就可归客户所有。
如果是三星CDMA手机,市场价是4800元,客户则须一次性缴付5300元,并承诺每月不少于228元通话费和50元月租费以及36个月在网。
姑且不论有多少人不怕麻烦地打算享受这种服务,但买部手机,能让上海联通搞得如此复杂,确实是煞费心思。不过,上海联通赶在4月8日前,急于推出这项促销活动,其苦衷和中国联通总部是如出一辙。
无论是促销,还是运营商采购,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自1月8日正式放号以来,到如今已两月有余,联通对CDMA客户增长状况并不满意。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联通CDMA全部用户尚且不足100万。
这其中,令联通不满的是手机生产商配合不够,市场供货不足。因为如果CDMA手机厂商不能大批供货,不能向市场提供可以满足多种需求的CDMA手机,中国联通即使再卖力气建网、大规模放号,努力也是白费。
1月8日联通放号之初,当时真正能批量供货的只有三四家企业。记者日前采访国内CDMA厂商的负责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19家CDMA手机厂商中,能够实现大规模供货的约占1/3;仍在观望等待、按兵不动的接近1/3。
也就是说,事过两月有余,供货状况有所改观,但进展缓慢。
记者的实地调查也与此吻合。在北京最大的手机销售市场———西单科技广场,上千平米的销售大厅里,基本上是GSM手机的天下。CDMA手机寥寥可数,只有摩托罗拉、海尔、海信、浪潮、科健等偏居一隅,款式不多,外观平平。且价格不菲,多在3000元以上。
据说联通高层对手机厂商的批评是:“数量少,质量差,价格高。”语气相当不满。
去年9月,几十家企业参与角逐CDMA手机的生产牌照,最后19家企业胜出。彼时大家觥筹交错、共庆胜利之际,无论是联通还是当时刚入选的各家CDMA企业,大概都不曾料到,CD-MA市场的供货居然是今日之情形。
摩根士丹利公司倒是有所预料。今年1月,这家公司的一名分析师就发出警告,称由于手机厂商供货能力不足,将延误中国联通的市场进程。
鸡、蛋困境
单以生产能力而论,业内人士承认,19家厂商要实现大规模供货,基本上都不存在困难。困难在于,谁愿意惟中国联通马首是瞻,真正开足马力去生产。
“现在不少厂商都是在观望。”一位手机生产商的负责人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位负责人表示,联通和CDMA手机厂商之间,似乎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联通是电信运营商,19家企业是手机生产商。前者负责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后者提供终端产品。本来二者之间,也不需要更为复杂的关系,像GSM网络运营商和GSM手机生产商那样,各司其职就是。
症结在于CDMA是新兴市场,而不是早已成熟的GSM市场,因此情况就有所变化。
和GSM手机相比,CDMA手机有音质好、辐射低、不易掉线、保密性强等优点。但是从资费水平上,中国联通CDMA和中国移动的GSM已无区别。其他方面,窄带CDMA并不比GSM更有优势。
此外,为避免和联通自身的低端GSM用户冲突,加上GDMA技术上的优势,联通将CDMA手机用户定位在中高端。这些人一般都已拥有手机,并且多数是中国移动的用户,如何说服中国移动的GSM用户放弃以前的号码,改用价格并不便宜、目前款式稀少的CDMA手机,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毕竟技术领先未必就意味着市场上的成功。
联通的想法是,希望CDMA手机制造商能大批量生产,使供货不成问题。货源充足,花色齐全,联通大规模放号就有了底气。
手机制造商的如意算盘则是,等联通先将CDMA市场炒热,市场明确传达出对CDMA手机的需求,届时他们才大规模生产。因为厂商们怕货品积压。
有厂商认为,中国联通在中高端市场的推广上,和中国移动相比,经验还略有不足。生产10万部手机,就需要上亿元的投入,如果真要积压上几个月,厂商的压力就会非常之大。而且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一旦被积压数月,厂商们能走的,大概只有挥泪甩卖一途。
是以联通虽然不断督促,希望加快生产,但是按兵不动者依然有之。何况19家手机生产商固然是由计委圈定,负责给联通供货,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包销协议。
即使在19家厂商中,情形也不尽相同。波导、中科健、TCL、海尔、摩托罗拉、康佳、厦华电子、杭州东信、南方高科等还握有GSM手机的生产牌照。是生产前景尚不明朗的CDMA手机,还是生产市场上热销的GSM手机,有些厂商可能在反复掂量。
据记者了解,在目前同时持有GSM和CDMA牌照的手机制造商中,有数家还处在观望阶段,其中包括在GSM上投入巨大的波导和TCL。或者说,GSM业务如日中天之际,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不愿将筹码太多地押在CDMA上。
不过,浪潮的刘航军表示,至少从心态上讲,那些只持有CDMA牌照的企业,由于没有别的选择,似乎更要支持中国联通。大唐CDMA项目副总赵滨则表示:“结果将取决于市场的一种判断。有人认为好,有人认为坏,都是商业行为,没有人会拿出数亿元来单纯地捧场。”
所以,具体到CDMA市场上,鸡和蛋的难题就变成了:是联通先炒热CDMA市场,还是厂商先大规模供货。据记者了解,目前真正能为联通大规模供货的,主要包括海信、摩托罗拉、浪潮、海尔、中科健等。
赤膊上阵
据业内人士透露,自正式放号以来,为解决供货问题,中国联通已经数次召开CDMA手机厂商的会议。有些协调会议甚至由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联合出面。
数次的会议都带有督促意味,最近的一次是在3月8日。联通向手机生产商们传达出明确信息,表示将在4月8日大规模放号,希望能予以配合。因为到4月8日,3个月的试运营期满,联通打算大展拳脚,如果供货状况再像以前那样,则中国联通断不能忍受。
这期间,中国联通曾想到过从韩国和日本进口CDMA手机的对策。但是进口CDMA整机需要经过审批,还将涉及到产业政策方面的考虑:CDMA手机到底是依靠本土生产还是进口。最后权衡再三,联通决定放弃进口。
但是联通已经不能再等了。
为了解决鸡和蛋的争论,联通想到的办法是:运营商采购。放下运营商的架子,直接向手机厂商们订货。据估算,50万部手机订单需要联通拿出10来亿元的资金。
联通凭借如此运作,将手机生产商不愿承担的压货风险揽到了自己身上。为了赌赢CDMA项目,尽快启动这个市场,联通只能再次下注———与200亿元的CDMA网络建设投入相比,在手机上再下注10来亿元,也不算大事。
从理论上讲,50万部的订单,19家企业可能会“利益均沾”。
大唐的赵滨则表示,至于哪家厂商能获取多少订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联通的行政性的分配。这中间需要双方面的谈判,在对产品满意度的基础上,供货手机厂商还要和联通定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来。据了解,联通订购手机,将通过其直属的一级分销商进行。由其负责和手机厂商谈判,以分别确定采购价格和数量。
接受采访的手机厂商们都相信,联通的“运营商采购”,不过是权宜之计。作为运营商而言,不可能把这种采购变成一种经常性的行为。更多的人把这种采购行为理解为市场启动的信号。
据称,联通在公布采购方案的同时,也向手机生产商们发出警告,称联通大规模放号在即,如果再迟迟不见行动,就会失去市场先机,要有掉队的危险了。
当然,联通的这番苦心,还是希望手机商们能跟紧自己的步伐。如果通过50万部手机订单,带动CDMA市场真正破冰前行,在与手机商的博弈中,联通也许就不需要以此口吻,后者就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不过好在CDMA的市场开局不久,联通还有机会赢得主动。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